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寒战》解说文案_《寒战》:反传统的“港式警匪片”

时间:2023-11-17 16:00:18 上传:▽痴念 字数:9333 字

中国香港动作/剧情/犯罪电影《寒战》

于2012年上映

由梁乐民 陆剑青导演

梁乐民 陆剑青编剧

影片讲述了午夜的警队

报案中心接到匿名电话称一辆前线冲锋车被胁持

车内五位警员及武器装备成为贼人谈判筹码

事件惊动警队

不知是巧合还是意外

冲锋车内其中被劫持的警员

竟为现任行动副处长李文彬独子﹝彭于晏 饰﹞! 适逢警队一哥外访未返

下任处长选举的两大热门:鹰派人物李文彬﹝梁家辉 饰﹞与年轻的警长刘杰辉﹝郭富城 饰﹞都开始大施拳脚

李立即指挥营救

并将此次行动代号为「寒战」

可贼人竟对警队内部一切了如指掌、洞悉先机

警队精英尽出

行动依然无功而返

处处受制

众同袍均开始 怀疑他的决策

推举刘杰辉接手整个行动

危急时刻

二虎相争

刘杰辉毫不示弱

不同与李的激进手法

他选择主动与贼人沟通

并答应交予贼人赎金

整个交收赎金过程中

刘设法令赎金留下线索

以便追查贼人位置

可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刘非但找不着贼人踪迹

还将巨额赎金失却

跟刘出生入死的同袍徐永基﹝钱嘉乐 饰﹞更在交收赎金过程中殉职

刘内疚不已

香港警队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急与威胁…整场行动令库房失却八千万现金

两位警员殉职

事件不但惊动了政府内部

也惊动了廉政公署

因廉署收到匿名人士举报

怀疑两位副处长

其中一人在此危急关头以权谋私 …香港的安全瞬时沦陷

警队及香港的管治漏洞被抖出

威胁直逼警队内部

矛头直指警队高层

原来

香港被称为「最安全的城市」的原因

只是未遇上真正的敌人!

『时光影谈』2012年第14期《寒战》:反传统的“港式警匪片”影谈嘉宾:薛定谔的猫(影评人

电影记者) 余荽(时光网主笔)雪 隐(电影记者)本期策划:时光网影评频道撰文整理:玄曦皓责任编辑:玄曦皓这两年

各种以“战”为名的港产片鱼贯而出

年初上映的《逆战》

正在热映的《寒战》

即将上映的《毒战》

仍在筹备的《激战》

好像连续剧一般

一集接着一集

对此

杜琪峰说

“这都是我起的头

1999年

那时候可是我先拍的《暗战》啊!”当然

这只是个小笑话

片名并不能代表一部影片的质量

不过

名字有时却能够传达一份信息

比如“寒战”(ColdWar)

这部被宣传成警匪片的电影

并没有传统港式警匪片的刺激场面

反而更像是一部“政斗片”

场面不火爆、人情很冰冷

影片借由一个阴谋

引出权力的博弈

并试图探寻法治精神的内核

《寒战》的观感是值得肯定的

观影过程中

你会被快节奏的叙事紧紧抓住

又好像背后有一双手

推着你不断往前走

让你几乎无暇喘息

更无暇思考

可是看完全片

回头一看

才发现走马观花之后

留下的却是一个个有些单薄无力的角色和一个个不太经得起推敲的转折

郭富城的正面角色有些高大全勇、百毒不侵

彭于晏的反面角色虽藏得很深

但也露得突兀

整个故事建构在香港警察最高领导层的掣肘与改革上

束之高阁得让人有些无力仰望

用当下常说的话就是“不接地气”

相比与《寒战》

我们可能更愿意看到陈家驹(成龙)一边打着匪徒、一边斗着领导;更愿意看到陈永仁(梁朝伟)“三年之后又三年”的无奈抱怨;更愿意看到肥沙(林雪)丢枪后

小队成员们的意见分歧

《寒战》与以往香港聚焦底层的警匪片都不同

它高屋建瓴地试图把整个香港警察体系做一次全方位梳理

就连片头都有种“科教片”的科普感

说《寒战》是“《无间道》之后最好的香港警匪片”

这有些太过于夸大其词了

《寒战》也许好看

但它并没有那么好

它有很多毛病

或许是导演陆剑青、梁乐民首执导筒

略显生涩

然而

这样一部中等投资、制作精良的电影

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无论对于国产片的创作还是整个电影产业来说

都是有一定正面意义的

本期时光影谈

我们就聊聊被高估的《寒战》

下一页:《寒战》是香港十年来最好的警匪片?《寒战》是香港十年来最好的警匪片?余荽:要说《寒战》是十年来

或者说《无间道》之后最好的香港警匪片

严重不同意

我觉得它连前十都排不到!薛定谔的猫: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

从我个人来讲

还没有看林超贤的那几个片子

有股子香港电影的劲儿

《寒战》有点四不像

不是我们传统上很熟悉的警匪片

余荽:它更多的像是揉入了动作、爆破场面的推理戏

雪隐:如果过正儿八经的传统香港警匪片

这十年来最典型的可能就是《新警察故事》《男儿本色》

余荽:偏一点的就是杜琪峰的《PTU》

比较个人风格的

能说出来的这类电影不在少数

绝对不能说《寒战》是十年来最好的港产警匪片

数一数

二十名以内都不一定能数到它

像《男儿本色》那种就是非常简单的

非常典型的香港警匪片

就是打啊什么的

薛定谔的猫:还有《大事件》

一队警

一队匪

就对战

这多明显啊!两个阵营是泾渭分明的

谁看都知道

这就是警察打匪徒嘛

雪隐:香港警匪片

还是林超贤、陈木胜他们这些人在拍

余荽:或者像杜琪峰那种个人风格化的

比如《神探》是多么有趣的电影啊!它能不是警匪片吗?就是两个人

林家栋和刘青云

他们塑造了多少东西在里面?他们也不正面交锋

一直到最后才揭晓

这才是好警匪片

【外一则】内地八九十年代警匪片尺度不亚于港片八九十年代

很过火的警匪片

内地拍了很多

我举个例子

就这片名

现在可能都不会过审

叫《威警猛龙辣椒妹》(1993)

我那次是在电影频道看的

这个电影里头就是各种的大尺度

女警被抓

被绑架

穿的衣衫不整的

半裸着被抓到匪徒那边去了

警察就去救她

警察端着冲锋枪

匪徒也端着冲锋枪

就在一个仓库里面

各种激烈的火并

这个在现实中

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你说现在要是拍这种题材

写出剧本直接就给你毙了

那时候的尺度就是很宽松

搞一些激情戏的、擦边球的

太多了

数不胜数

李少红的处女作《银蛇谋杀案》(1988)也算是个典型例子

当然

这个片子有警匪的元素

但叫做“犯罪片”更贴切一些

这个戏里有连环杀手诱杀摩登女郎

甚至细致地表现了犯罪过程

其中还有一段警察在地铁站缉捕匪徒的戏

都是那个年代很少见的暴力动作戏

尺度相当大

滕华涛的父亲滕文骥

算是内地最早涉猎纯商业电影的导演之一

他曾连拍了几部警匪片《飓风行动》(1986)、《霹雳行动》(1988)等

他第一个把香港的武师用到了片子当中

也首度引入了“动作设计”这个概念

拍摄了几段非常精彩的飞车撞车的戏份

令内地观众大开眼界

80年代

武打片盛行一时

内地干脆在“警匪片”中加入了大量的拳脚功夫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部《峨眉飞盗》(1985)

为了表现各种武术打斗的场面

甚至有违常理地让警匪对峙时同时丢掉枪械

赤手肉搏

纯粹是为了打而打

剧情设置莫名其妙

成为观众的笑柄

还有周晓文导演著名的“疯狂”系列

《最后的疯狂》(1987)和《疯狂的代价》(1988)

在营造出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之外

情欲和暴力场面也是层出不穷

后者的开场甚至有一段长达三分钟的“姐妹沐浴戏”

还有很多内地警匪片

单从片名看

就明显受到了香港电影的影响

什么《赤裸红尘》《猛警神探》等等

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

这些片子充满了大量“不和谐”的元素

大胆程度丝毫不输给一些引进电影

但多数制作粗糙

剧情东拼西凑

难以登上台面

现在也很难看到了

(9条命)下一页:《寒战》不是警匪片

而是政斗片《寒战》是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内斗”《寒战》不是警匪片

而是政斗片余荽:《寒战》的价值观就是一切要服从组织、服从规章、服从法律、服从权威、服从秩序

而恰恰这些是香港以往的警匪片要打破的

这些东西往往是和黑恶势力一样讨厌的桎梏

文艺作品就是要讲这些东西

情和义两难全

忠和孝不能得兼

这才有戏剧冲突

这个片子滑稽就滑稽在这个问题上

最重要的就是梁家辉为什么马上就认怂了呢?雪隐:就是为了塑造郭富城的高大全形象

薛定谔的猫:我觉得香港警匪片的这个演变

还是挺有意思的

《无间道》之前的警匪片

以前我们都说港片“尽皆癫狂

尽皆过火”

它那时候就一定要拍得很火爆

打得很激烈的战斗

比如说反派实力很强

火力很猛

警察就搞一个大袋子

装了很多的重武器

就跟匪徒砰砰乓乓就打起来

一定要有这样的戏码

到了《无间道》的时候

真正就开始内敛了

就开始沉下来

要拍一些跟以前那种流于表面的激烈的东西不一样的电影了

仔细想想

《无间道》有多少动作戏?几乎是没有正经八百的动作戏的

再到了《寒战》

这就更加内敛了

变成了政斗型的警匪片了

余荽:香港的警匪片甚至可以上溯到《A计划》

反抗政府

后来和海盗握手言和

成龙也是在人情和法理间做选择

也是选了人情

之后的香港电影里

一直都有这种东西

成龙是个典型

《警察故事》反的不仅仅是坏人

还是警察体制

《这个杀手不太冷》其实是个典型的港片

最后搞来搞去

最坏的是个警察

雪隐:成龙也演过这样的片子

他和郑则仕演的那个《重案组》也是这样

薛定谔的猫:《寒战》最重要的讲到了香港很多的警察部门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可能涉及到CID、飞虎队啊

都是讲某一种

但是这一次几乎是都包罗进去了

一开始的开场甚至都有点科普的感觉

我要告诉你

香港的警察是要分为哪些部门

余荽:梁家辉不是有句台词嘛

这要在别的地方

你这就是政变了

所以说这个片

不是警匪片

是个政斗片

雪隐:所以也就好多人在说《寒战》不接地气

就是一些警察高层在内斗

看不到底层的警察

也看不到香港市民

一开始

电影院炸了

看不到香港市民的反应

看不到媒体的反应

薛定谔的猫:有点宫廷剧那种感觉

这个严重不接地气是很要命的

你说我们是看《PTU》里面

一个警察丢了枪

满大街找枪吸引人呢?还是《寒战》里头两帮上层领导争来争去更吸引人呢?这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我们更愿意看《PTU》里面林雪的枪丢了

为什么丢了?被谁给偷走了?余荽:但是好玩的地方就在于

《PTU》没有票房

《寒战》有票房

商业片是大成本大制作进行营销

好比说都是饭

我们能很轻易的买到方便面吧

你说牛排好吃

而且是这个馆子的牛排好吃

但是能吃得到的还是一小部分人

不可能在每个街角的便利店都买的着啊!所以这就是一个商品

一个艺术品的区别

下一页:《寒战》具有主旋律情怀

弘扬香港法治精神《寒战》具有主旋律情怀

弘扬香港法治精神雪隐:看完这个片子

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感觉:第一就是剧情太复杂了一点

故事讲得不是特别的清楚

每个人都有局

而且又牵扯到好几个反转

太匆忙了

第一遍看

很难把每个细节都理清楚

第二个就是太主旋律了

香港式的主旋律

这片子里非常自豪的说香港是亚洲最安全的城市

还有弘扬法治的东西

搞得像香港法治精神的宣传片

余荽:很有趣的地方在于

香港其实从来没有主旋律片

以前的香港电影都是反对权贵的

香港片从来都有很市民的气息

会崇拜财富

但是从来不忘去嘲笑权贵、打击权贵

还是那种非常中国底层的锄强扶弱啊、除暴安良啊、劫富济贫的比较多

雪隐:以前像成龙演《警察故事》

包括其他的警匪片

主角都是小警察

而像《寒战》中郭富城、梁家辉这样的高层

一般都是阻碍主角行动的角色

要么就是刻板、迂腐、昏庸的

余荽:就比如说杜琪峰的《暗战》

刘青云已经是非常好的警察了

但是他一定还是要败在刘德华这种草莽英雄的手下

更多的

我们看到的是《警察故事》这样的类型

八十年代的《警察故事》

就是讲成龙这个警察在这个体制内一直被压制

反派就讲

你这个小警察没法跟我斗

我有钱有势

你那个警察体制也不会帮你的忙

成龙就是突破这种种阻碍

一方面是坏人

一方面就是警察体制

都是小人物的这种东西

薛定谔的猫:这个电影有个很特别的地方

说是“警匪片”

其实里面基本上没有匪

就是警察高层的种种权利的争斗、博弈

有点像政斗类的电影

不是那种传统的香港警匪片

余荽:我的感觉是看的时候挺过瘾的

情节很多

喘不过气来

顾不得去细想

就跟着他

一路哐哐哐推着你就过来了

但是看完之后

一琢磨就觉得这个片子太有问题了

它的情节的漏洞已经是个很大的硬伤

这种商业类型片的漏洞其实一直都有

比如说主角总是被抓住以后不被打死、比如说被打中了之后还能跑、比如说几十杆枪打他就是打不死

这些都是商业类型片必须要犯

但是我们可能也能认同的

这个片子问题在于

情节很多都经不起推敲

但是他又做到了一点

就是让你在看的时候

来不及想

不过

只要回过头

仔细一想

全都是扯淡的!完全站不住脚

所有人的行为和动机都站不住脚

我不喜欢这个片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价值观

这个片子特别不尊重人

不尊重生命

一直在死谈法治、法治、法治

其实这个故事就是一部分警察想造反

但他们不想伤人

你像百老汇戏院爆炸了

没有人伤亡

那个巡逻车丢了

除了那个因为心脏病而死的是个意外之外

他们并不想伤害任何人

他们只是想做一个局

让郭富城靠边站而已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金库主管死了

郭富城手下死了

最后天台坏人和警察里的内鬼统统死翘翘

如果只是一个政治上的错误

至于这么死人吗?而且你这个编导

没有怜悯

人都死得很随意

他用郭富来代言

梁家辉因为你儿子涉案了

所以你瞎紧张

但是你根本就不应该紧张

应该公事公办

在以往的香港电影里头是不允许这样的

人情要大过法理

这才有比较好的冲突

但是《寒战》里这个冲突一起来就被摁倒了

就是要法治

你别让私情参与其中

这里头没有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没有对角色的尊重

所有的人好像都被编剧操纵了

你死球就死球

你死了拉倒

当然也可以表现成一个阴谋

慢慢地无心地变成了这么大的阵仗

这里头也有不可避免的悲剧性

但是你感受不到那种不可避免悲剧性

就好像这些人该死就死了

这个片子他不尊重人权

而且法治又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是一个很虚的概念

什么是法治?什么不是法治呢?下一页:郭富城就是个“高大全勇”的政委郭富城就是个“高大全勇”的政委余荽:郭富城表现了一个中国传统主旋律电影的政委形象——高大全勇

不顾私情

我觉得这在香港电影里都很少见

《无间道》里

不管是刘德华还是梁朝伟

都是站在黑白交界的、道德模糊的地带

很纠结

很挣扎

这样的人才好看

他们的故事

你才会想要看下去

但是郭富城完全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格

大公无私

梁家辉本来前面有一点人物立体的成分在

但是马上就急转直下

变成了一个服从大局

听从组织安排的老好人

不知道他想表现什么

薛定谔的猫:我觉得他没有深入去刻画这些人物

从头到尾在讲

一个局

一场游戏

对每个人的设定就是一个棋子

都没有感情

不管是亲情啊、友情啊

都非常弱

所以看下来就很单薄

雪隐: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符号

里面的一个理念

梁家辉就是传统的人治

郭富城就是现代法治精神

包括杨采妮这个角色

警队公共关系科

代表媒体这一块

有知情权

要求梁家辉向公众透露实情

每个人都是符号

薛定谔的猫:对于两个导演来说

一方面想要通过符号化的设定来传达自己的这种观念

一方面还是功力不足

没有方方面面的考虑的很周全

所以讲了一个匆匆忙忙的故事

看下来就好像是不够立体

我觉得警匪片

不管是正还是邪

这个人一定要有血有肉

但是《寒战》里面就很欠缺

《寒战》对人的刻画是很弱的

在我看来

片子里面几场所谓的动作戏

其实是很静态的

你感觉不到有什么张力

就乒乒乓乓的

过去就过去了

没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

桥上那段追车

后面的烟花爆竹

我真觉得都很静态

余荽:有点像老好莱坞的动作片

不精彩

雪隐:这片子可能有一点往《黑暗骑士》那种风格上走

你看诺兰的《蝙蝠侠》哪有精彩的动作戏啊?《寒战》整个片子的范儿都在学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的范儿

动作场面还有快节奏的叙事

包括镜头和叙事片段的组接顺序

各种各样的航拍镜头穿插其中

都有点诺兰的风格

余荽:其实真有这种意思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香港电影人在回应诺兰和海外电影人

你“蝙蝠侠”跑到我们香港来撒野了

我告诉你

我们香港警察其实无所不能

你可别说我们香港是什么犯罪之都

我们这都是好人!《寒战》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戏

这就让我想起《窃听风云2》也是没什么动作戏

只有场摩托车的戏

但是这两个一比

《窃听风云2》的叙事张力就比《寒战》强很多

一步步抽丝剥茧的悬疑设定

包括最后解释吴彦祖的动机

都很让人信服

你看完会很服气

想起来也还是服气

下一页:看上去是双雄

实际上是单雄看上去是双雄

实际上是单雄余荽:这个片子本意是想打“双雄概念”

从宣传、包装、营销

绝对都是在打双影帝

就像海报上郭富城和梁家辉的脸是一样大的

但是你会发现

这个片子开始给了你一个错觉

就是双雄

演到一半就变成单雄了

就完全变成郭富城一个人的戏了

说到双雄

或者说双小生、双主角

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

张彻那时候就开始了

薛定谔的猫:张彻的代表人物就是姜大卫、狄龙

他们经常就是去演一些或者俩人都是正派

或者俩人一正一反

两人对峙

双雄其实也不是香港电影固有的类型或模式

最初还是好莱坞

余荽:对

不是香港片独有的

但是香港片做的比较有特色

薛定谔的猫:可能大家都是从吴宇森开始认识到这种双雄电影的精彩

余荽:香港是华语地区最重要的制造娱乐产品的地方

而且他们又以培养男星是典型

双雄模式是迎合这种经济模型出现的

好莱坞很难去说有很多双雄片

更多的还是体现一个英雄

像那种一黑一白的警匪片

黑主要还是用来衬托白的

很难会有像《无间道》那样的双雄

像《暗战》那样的双雄

甚至说像杨凡的《美少年之恋》那种

两个男主角

这在香港电影中还是非常有特色的

下一页:“神勇双响炮”——香港电影的“双导演模式”左起:梁乐民、郭富城、陆剑青“神勇双响炮”——香港电影的“双导演模式”薛定谔的猫:双导演的组合也有很多不同的情况

像罗启锐、张婉婷

他们是夫妻嘛

还有师徒的

一个带一个

还有两个人本来就是写剧本

《无间道》的麦兆辉、庄文强

他们都是编剧出身

对故事有很强的把控能力

可能到了一定的时机

觉得自己成熟了

就出来当导演

还有彭顺彭发这样的兄弟档

陆剑青、梁乐民他们俩也是编剧出身

陆剑青以前是给王晶做过副导演

梁乐民就完全是个写剧本出身的

没有拍过片子

余荽:还有《全城热恋》《全球热恋》的夏永康、陈国辉也是双导演

好莱坞好多兄弟档

科恩兄弟、法莱利兄弟等等

香港以前的师徒档是很多的

比如说张彻、吴宇森

比如说陈嘉上、林超贤

这样的师徒档多

甚至以前李力持、周星驰

我觉得麦兆辉庄文强、夏永康陈国辉、还有陆剑青梁乐民

他们都是新出来的

他们不是师徒

也不是兄弟档

完全是搭档关系

而且他们就要联合署名

以前很多港片确实是好几个人一起拍

说白了有的就是文武导演

但是都不会署名的

现在这种趋势

就是要把名字署到导演栏上去

薛定谔的猫:他们这些导演一般都没有主次的关系

《寒战》有一场戏

就是金库主管被炸死的那场戏

我当时就在拍摄现场看的

这两个导演其实没有什么主次或者文武之分

两个人就是在一起商量着来

比如说这段戏可能卡壳了

要研究一下

两个人就跑到一边去

和钱嘉乐(动作指导)三个人蹲在一边

点支烟

然后大家商量商量怎么怎么弄

然后再一起来

两个人始终在一起

没有分开过

比如说那段戏

郭富城和何华超

他们两个人的戏

这两个导演就一个人负责和郭富城讲待会儿你怎么怎么演

另一个人就负责和何华超讲待会儿你怎么怎么演

包括麦兆辉、庄文强也是这样

他们就是一切都商量着来

没有以谁为主

下一页:一部电影“导演栏”的署名趣闻一部电影“导演栏”的署名趣闻薛定谔的猫:双导演的话

就是要看默契程度了

如果两个人默契程度很高的话

那么肯定是利大于弊

我觉得既然是两个人在一起

肯定就是利更多一点

余荽:当然

也并不能说看到人家是双导演的搭档

我们就搞搭档

硬搭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薛定谔的猫:就比如说你看之前王晶和叶念琛

他们搭档拍过《猛鬼爱情故事》

就是想试图两种不同的风格混搭在一起

就很不成功

一个拍爱情

一个拍有喜感的惊悚

但是两个人就没有擦出火花

这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

余荽:不妨大胆的设想一下

美国片为什么很少有双导演

因为美国片在导演署名那一栏是很严谨的

你要不是工会或者什么的

你不能随便署

当年罗德里格兹拍《罪恶之城》

为了给原著小说作者弗兰克·米勒署名导演

搞得鸡飞狗跳的

都扬言说要退出导演工会

他们的导演不是想署名就署名的

回过头来说华语圈经常有这种情况

导演署名是两个名字

其实有一些就是把执行导演的名字提上来

让你的履历表更好看

薛定谔的猫:像以前拍成龙主演的《双龙会》的时候

徐克和林岭东一起署名

那是香港电影导演会集体的作品

需要有两个人来挂名

很多导演都参与了

那是给香港导演会筹集资金才拍的

拍《投名状》的时候

署名是陈可辛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导演在里面帮忙

像叶伟民等

《十月围城》也是

因为一些特殊原因

刘伟强过来救火

实际上拍了后面一部分戏但是没有署名

余荽:这是一个典型的香港拍片方式

以前老香港电影人跟我讲

香港电影就是老上海电影延续过来的

他们一直就是这种比较民间性的

还有戏班子的义气

一直有

到现在都有

说起来都是我是谁谁谁的徒弟

谁谁谁是我师傅

还是一种师徒制

这种师徒制可能会打破一些合同的限制

当年洪金宝、成龙他们几兄弟就是经常互相帮忙的

片场互相串的

都说陈勋奇的戏

基本都有八个导演来帮他拍

因为他不是一个很有导演才能的人

但是他人缘特别好

很多人都来帮他导

你拍一段

我拍一段

就拍完了

所以说陈勋奇很神

为什么说《杨门女将》拍的不好呢

可能就是找来帮忙的人不太靠谱

薛定谔的猫:成龙有个《霹雳火》

这里边有很多的导演来给他帮忙

陈勋奇帮他拍飞车

洪金宝帮他拍打斗

然后唐季礼来帮他拍大场面

好几个动作导演一起来给他帮忙

这就是在最后有署名

鸣谢某某某、谁谁谁

余荽:香港电影就是有这种轻工业的属性

这种创作方式在老的第五代也是有的

你拍一点

我帮你拍一点

都是有的

今天就很少

薛定谔的猫:像《一个和八个》这种

正牌的导演张军钊现在已经不见了

美工何群、摄影张艺谋什么这些人反而出头了

其实我觉得《一个和八个》

张军钊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只是统筹一下

大家一起搞出来的东西

就好比说他是这个班的班长

我来抓几个同学过来一起搞这个东西

他挂名导演

手下的那帮精兵强将的创作力可能比他更强

余荽:对商业片来说

双导演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是艺术片就完全不行

你不能想象费里尼和另外一个人一起拍

他每一个东西都要传递自己的想法

像王家卫那种龟毛的

可能别人都看不见的一个花瓶

他都一定要去搞个真的来

下一页:《寒战》得到市场认可

这是一件好事《寒战》上映首周4天就取得近亿元票房

目前内地票房已经突破1.5亿而在香港

《寒战》的成绩同样不俗

已经突破2000万《寒战》得到市场认可

这是一件好事余荽:这个片子尽管做了那么多和以前香港电影不一样的东西

甚至说他的底层的意识形态也不一样

但是乍一看

还是香港的警匪片

很有香港味儿的片子

前半截的层层推进

包括警队的那种环境

就能够唤醒我们对香港警匪片的好感

而且让人觉得

即使他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但是也是一个很有诚意的港产片

《寒战》的市场反响是不错的

毕竟现在这个时期

观众普遍的对华语片产生了不信任

华语电影人也对自己掌握的这一套电影语法、电影规则都开始怀疑的时候

我们的年轻导演都在拍《画皮2》的时候

香港的导演至少还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香港电影的传统

这些年的《枪王之王》《窃听风云》《大魔术师》《寒战》啊

质量可能良莠不齐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香港导演还是在用“中等成本的片子

拍出中上品质的电影

然后获得中上的市场回报”

也不期望整一个什么大片

巨片

豪赌一把

像大陆的那种所谓大制作

也没有说干脆就去做很小的电影

而是还在做商业类型片

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市场的主流

香港的资深导演

还在用这种方式来拍电影

所以说

这也是为什么大陆的电影还是要大多的去学香港电影这一套

他是有楷模作用的

国内就没什么人在拍

可能只有宁浩算一个

但是他太慢了

而且他又太不典型了

没有代表性

尽管《寒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

但是他的市场表现好

还是一件好事

无论对于文化意义上还是产业意义上

对中国电影都是有相对来说

都有比较正面的意义的

也许这两个导演

以后会拍得更好

故事不要编这么复杂

  [时光影谈]往期回顾 第十三期大片·功夫·电影业:关于《太极》的二三事第十二期曝光《二次曝光》:商业文艺混搭的野心与尴尬第十一期三种《白鹿原》的国族寓言与情欲逻辑第十期《蝙蝠侠》《蜘蛛侠》对谈:“侠”在美国第九期《听风者》:缺乏历史根基的港式主旋律第八期《四大名捕》:中国武侠的拿来主义第七期《搜索》:陈凯歌的企图心与无力感第六期《饥饿游戏》:假暴力惹眼球

真人秀引深思第五期 解读《雨果》

从这六个疑问开始 第四期 《赛德克·巴莱》:台湾电影血与骨第三期 《黄金》与《匹夫》:讲好故事才是电影的王道第二期 论说《晚秋》:沉闷拖沓的外衣

文艺气质的内里第一期 经典再现

修复版《新龙门客栈》的多维解读

▽痴念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