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战争电影《百团大战》
于2015年上映
由宁海强 张玉中导演
董哲 刘英学 编剧
影片讲述了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这场战争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格局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
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
也影响到其它国家也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
正面对战
《百团大战》:跟韩国战争电影的技术性差距在哪里文/马庆云关于电影《百团大战》的其它问题
我想
很多评论者已经叙述清楚
我今天只想聊聊这部电影在技术上与韩国战争片的巨大差距
第一项
显而易见的战争场面戏份
差距太大
导演在战争场面的画面构图上
还是属于三流导演水准
国内同期一流的冯小刚的《集结号》和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可以做对比
战争戏份
并非爆破了多少炸药就轰轰烈烈
最重要的
还是呈现在镜头中的场面是否紧张激烈
更细致的批评
期待擅长战争戏的美术师们聊
第二项
剧本上
想要表现的东西嚷嚷过度了
整部电影
实在是使劲强调“百团大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懂剧本的都知道
想要表现的东西
越嚷嚷
是越疲软
这一项上
编剧们用力过猛
反而失去强调力
剧本桥段切忌嚷嚷我们牛逼、我们威武、我们拯救了整个战局之类的话
应该从小处说
说细节
大话不说
等着观众帮着说
才会有成效
第三项
战争戏只剩下开枪放炮了
《百团大战》
抛开意识形态
单独看电影内容
当做战争戏来审美
也是极差的
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战争戏就是开枪放炮
就是各种热火力的叠加剪辑
顺序性极差
拿几个例子做对比
就会更清晰了
比如
去年在韩国引起巨大观影热潮的《鸣梁海战》
这些的好处是
讲求战争细节
朝鲜军队用怎样的战术变换
最终干掉了日寇
战术变换
在电影中拍摄的非常到位
反观《百团大战》
实在是有战斗而没战术
没有战术
就没有敌我之间的攻防
没有攻防
实际上就没有推进故事的矛盾冲突
《百团大战》把这场大战拍成小孩玩打架的混战了
抛开意识形态不谈
拍战争戏
主要还是拍战术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三国演义》里边
关羽斗殴华雄那段大伙估计都记得
怎么写的?很简单
关羽说
酒先不喝
砍了丫草的
回来喝
然后就是大帐中听着擂鼓助威
然后就是拎着脑袋回来了
最后
是酒还他母亲的热乎着
这是三国里边怎么写战斗
甚至于都不交代什么正面怎么打的
怎么抡大刀
砍丫操的
然后
我们看三国里边的战术
赤壁之战那段好了
怎么草船借箭
怎么黄盖诈降
怎么借东风
怎么烧战船……这就是战术
把战术的部分
实际讲
详细地讲!拍战争片
绝对不是让演员们抡斧子、拿菜刀
上去就砍丫的俩小时
一定是
两边都怎么排兵布阵
怎么调度
怎么尔虞我诈
怎么攻坚战
甚至于最后怎么拿下制高点
怎么全歼
怎么……“百团大战”让这部《百团大战》讲的乱七八糟
根本没有两边的战术桥段
所以
没了看点
《三国演义》扣人心弦
正是讲战术
包括韩国的《鸣梁海战》
不愿其烦地给影迷讲海船的战术配合
有战术
才能有胜利
在这方面
《百团大战》差距太明显了
因此
就不得不拎出《亮剑》来说事儿了
这部断尾的电视剧为什么好看?全然就是讲战术的
李云龙如何拿自己的战术打日寇
日寇如何反击
他又如何再反击
这种一来二去
让故事精彩了
战争片
在一定程度上
实在是可以抛开意识形态
用讲战术的方式
把一场战争拍的非常好看
然而
这些基本的战争电影的剧本常识
《百团大战》都没有
他们与韩国乃至中国一些剧作的技术性差距
还是非常大的
技术都不过关
还用得着谈别的吗?更多观点交流
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随文推荐老马观影指南精彩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