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我的影子在奔跑》解说文案_《我的影子在奔跑》:为了中国电影的未来,给我哭啊!

时间:2023-11-23 22:00:19 上传:久夏青 字数:2432 字

中国剧情/家庭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

于2018年上映

由方刚亮导演

疏疏编剧

影片讲述了一位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数学天才与单身母亲之间

17年岁月回放的心灵画卷

以独特的视角描写了特殊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人的母子亲情

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单身母亲的心历路程

特别是对于儿子的爱、理解、宽容与牺牲.

最近基本不怎么去电影院

想看的没上

上的大部分都不想看

尤其是几部国产新片

本来就没什么期待

营销方“不哭不是人”的腔调更加让我生厌

能保证不看枪版和盗版算是我对这些电影最后的尊重了

毕竟

前段时间我才以正当的渠道

去电影院看了一部典型的“不哭不是人”的国产片

看完差点气得我丧尽天良想打人

  这部电影就是《我的影子在奔跑》

我是通过参与众筹观影观看的

全场满座

《我的影子在奔跑》和《无问西东》一样

都是因为某种原因压箱多年

直到今年年初和大家见面的

这个月有部引进片叫《奇迹男孩》

而《我的影子在奔跑》讲的也是一个“奇迹男孩”的故事——一个艾斯伯格综合征(相当于轻度自闭症)患者兼数学天才的经历

而片中饰演这个男孩的母亲的张静初真的让人叹息

她的过气程度比制片兼主演《谜巢》的李冰冰还严重

  其实看着影片前半段的剧情

我总有一种看中国和谐版的《天才少女》的感觉——两者都在表现一个天才儿童和他/她的家庭和社会磨合的过程

其中都有学校/社会对这个天才儿童的排斥

只是《天才少女》让天才儿童融入社会是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学术研究的工具

还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让她成长为一个完人;《我的影子在奔跑》让孩子融入社会的方式

是母亲言传身教地让孩子学会对社会的嘲讽讥笑忍声吞气

孩子偶尔发挥一点才气

竟然被用于向身边歧视自己的人献媚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小成本家庭题材亲情主题电影不容易

不能拿好莱坞的标准要求

咱们做不出好莱坞高大上酷炫的效果……说这话的人敢不敢以影迷自居?《天才少女》也是中小成本

演员中除了同样饰演孩子的监护人的“美队”外

也没有一个是一线巨星

拍摄手法还很朴实

《我的影子在奔跑》不但请了一个香港演员演孩子的亲生父亲

还在表现孩子的内心世界的片段用了不少大广角、慢镜头甚至电脑特效

难道不是它更“高大上”更“酷炫”吗?  而影片致命的问题就出在那个香港演员的角色上

倘若影片按照前半段的调性把故事讲完

那也还算勉强及格

况且主创也没玩什么下跪营销

当然也可能是导演方刚亮老师最近忙着上课

没空玩这一套

可当那位香港演员正式出场(开头的只言片语不算)

剧情便出现了灾难性的走向——原来那个香港演员的角色也是数学人才

他有一个理工领域的圈子

天才儿童通过被亲生父亲的朋友赏识

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人生转运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悖论:这片子体现的意识究竟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是高端人才父母的遗传结果

还是这些有天赋(但有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得有个强大的家长才会有更好的前途?无论影片想表达的是哪一样

都意味着它是伪装成温情的对亲情的侮辱

更别提有没有感动了

我知道还有人会说“这片子讲的不是天才

是亲情”

我也可以说

我那天看的不是电影

是愤怒! 即使是“勉强及格”的前半段

也没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

外界宣传《我的影子在奔跑》是关注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

影片本来也似乎要讲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故事

但不知道是为了让这样的儿童显得有作为有优点

还是想让观众们认同这样的儿童

影片把孩子塑造成了“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数学天才”

这样一来剧情就部分偏题了

当然不计较题材偷换概念的问题

拍一个天才儿童的故事也不是不可以

要么跟《天才少女》那样

既体现健全的人格比天赋异禀更重要

又表现天才儿童面对入世与成杰之间的抉择;要么保守一点

借鉴更早的《马拉松》《阿甘正传》等电影

孩子在家长与朋友的鼓舞和感染下成人成才

在中国环境内这么拍也没问题

可包括方刚亮在内的《我的影子在奔跑》主创偏不

不理性就算了

感性的故事你倒是拍实诚点啊!剧情上

对社会的刻画和影片的镜头语言一样

几乎没有全景式的描绘

就只有那几个符号化、脸谱化的功能化角色左右着主角母子的生活

理论上只能靠对母子的性格塑造和人物弧光让人产生共情;角色上

天才儿童从童年到少年永远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没有七情六欲

连和母亲之间的亲情也要靠旁白表达

母亲更是纸片人设

专注苦情二十年

要不是之后那个“香港亲爸”神兵天降般的出现

估计还要苦到张静初能拿金马奖提名

反正之前她都苦出两个香港金像奖影后提名了

总之

我就想问方老师:当年那部故事类型明确、人物弧光完整、叙事层层递进的《上学路上》是您拍的吗? 本来影片就够膈应人了

点映后的嘉宾交流更加重我观影感受上的不适

其中有一个歌手给一个同样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的青年写的歌词谱上了曲

编成了歌

但歌词本来就很生涩

谱了曲之后就更矫情

而且点映主办方在点映现场播了又播

唱了有唱

歌手唱完词作者唱

“哦呜哦”“哦呜哦”不停

要不是我坐在最后排

够不着舞台

都可以竖中指给他们了(顺便吐槽下点映的工作人员

老是联系不了他们

害我差点拿不到票看不了片子)

紧接着的所谓嘉宾交流我更是听不下去

刚好身旁有个年轻妈妈因为只买了一张票

还带着同样有心智问题的孩子去观看电影

从而大部分时间只能蹲着看电影

于是我把座位让给了她

自己愤而离席

 说到这

我得声明一下:最近我看过的最让我发自内心感动的电影有两部

一部是南韩影帝宋康昊饰演主角的哥的电影

另一部是一部记录一个上海退休老教授和他的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妻的生活的纪录片

前者通过一位的哥面对一个重大危机事件时由事不关己、到身临其境、再到思想觉醒的过程

让人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之伟大

最后他的深藏功与名更让人为之动容;后者通过展现面对阿尔兹海默症的困扰

老夫妻在情感上的忠贞不渝和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不靠苦情

不靠催泪

更不靠任何拍摄技巧

通过希望的力量就可以暖化观众的内心

这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感人因素

在《我的影子在奔跑》里

我没看到

 最后

但愿有人可以帮我给方老师捎个话:希望您在给北电的学生授课时

多鼓励、引导他们通过人物的成长和情节的推动打动人的内心

而不是花心思憋几个煽情点

您觉得可以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疯人院”

微信号:dianyingfengrenyuan

欢迎关注

久夏青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