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贝鲁特》解说文案_[劇透]贝鲁特-中東亂世多方賽局談判難得的最佳解

时间:2023-11-27 18:00:12 上传:小侯爷 字数:3469 字

美国剧情/惊悚电影《贝鲁特》

于2018年上映

由布拉德·安德森导演

托尼·吉尔罗伊编剧

影片讲述了该片讲述了贝鲁特大屠杀事件

1972年美国一外交官家中突遭变故

妻子被残忍杀害

而他不得不撤离黎巴嫩

十年后他在中央情报局特工的帮助下重回贝鲁特

以此解救曾经的同事

但这个地方依然是危机四伏

[時代背景]1943年黎巴嫩脫離法國獨立

這個袖珍小國位在地中海東岸, 風景及氣候宜人, 人口中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各半, 其中基督教勢力獲得法國鼓勵扶持, 獨立後的國家權力分配為: 總統與軍隊總司令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 總理與議長分別為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輪流擔任, 軍隊參謀長由伊斯蘭教德魯茲派擔任; 議會99席中基督教派佔53席, 此後國家享有卅年和平, 在旅遊、銀行、邊境貿易帶來的收入不輸石油國家, 首都貝魯特(Beirut)被稱為為中東巴黎, 黎巴嫩鎊也成為當時和瑞士法郎、西德馬克一樣的國際貨幣

 後來到了冷戰最盛的1970年代中期, 伊斯蘭教人口增長成為全國多數, 對於基督教派繼續掌握軍權日益不滿, 要求重新分配國家權力, 而既得利益的基督教派堅持不讓, 兩派之間的鬥爭逐漸激化

當時阿拉伯世界獲得蘇聯的支持, 對抗英美力挺的以色列和基督教派勢力, 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從約旦被驅趕到黎巴嫩南部建立基地以後, 讓黎巴嫩的局勢更加複雜, 終於爆發了黎巴嫩內戰, 時間從1975年4月13日到1990年10月13日, 費時15年6個月, 整個國家分崩離析, 外國勢力干涉嚴重, 1990年政府軍在敘利亞支持下, 趁著英美忙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對付海珊的伊拉克政權, 終於結束讓無數生靈塗炭的內戰

 同時, 在當時紛擾的國際情勢下, 從1948年到1982年爆發的五次中東戰爭, 其中第五次中東戰爭(1975年6月6日)就發生在黎巴嫩南部, 又稱為黎南戰爭, 以色列出動6萬餘部隊大舉入侵黎巴嫩, 佔領約3000平方公里土地, 在同年8月下旬, 在以軍包圍之下, 巴勒斯坦武裝力量12000人撤出貝魯特, 分散到8個周邊阿拉伯國家

當年8月下旬基督教派強硬領袖當選黎巴嫩總統, 提出解散所有教派武裝, 建立統一政府軍和全國和解, 但被敘利亞及伊斯蘭教派強力反對, 後來這位總統被敘利亞特工暗殺身亡, 卻被當時以色列國防部長夏隆譴責巴勒斯坦人是兇手

為了報復此一行為, 1982年9月16日-18日在以色列軍隊默許下, 基督教民兵進入貝魯特西區難民營內進行大屠殺, 史稱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又名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

聯合國後來出面調查這個「種族滅絕」事件, 認定以色列佔領軍當時清楚意識到大屠殺正在進行中, 不僅沒有阻止還幫助屠殺平民, 因此認定夏隆須對「忽視大屠殺和復仇事件的存在可能性」負有個人責任

這迫使其引咎辭職

可以想見, 雖然後來夏隆出任以色列總理, 在2005年撤軍加薩走廊有益於中東和平, 仍被巴勒斯坦人視為「貝魯特屠夫」

 這部電影發生的時間點, 就是在1982年4~5月間, 在黎巴嫩內戰開打而以色列尚未入侵黎巴嫩之前, 美國的談判專家來到貝魯特, 要營救他的好友暨美國CIA高階主管,被伊斯蘭教民兵綁架後的換俘談判行動

---------------[劇透內容]電影一開始先交代在1972年代有中東巴黎之稱的貝魯特, 男主角梅森·史凱爾斯擔任美國大使, 堪稱是人生勝利組的他在舉辦派對時, 被恐怖分子襲擊而喪失摯愛的妻子, 他在悲傷之際心灰意冷, 遠離這個傷心地長達十年的時間, 變成了酒鬼, 而且原本璀璨的政治生涯也畫下句點

在波士頓他開了一個勞資談判諮商的小公司, 在劇中還被陶侃是40歲的中年鰥夫, 後來中情局(CIA)透過關係找到他, 提供護照、機票和現金, 藉口貝魯特大學一場重要演講要找人代打, 需要他走一趟戰火摧殘下的貝魯特

 梅森抵達後才知道原來是他在大使館的前同事, 同時也是CIA高階主管卡爾·萊利被恐怖分子綁架

這個恐怖分子組織(黑色九月)在1972年9月5日慕尼黑奧運期間, 襲擊參加奧運會的以色列代表團, 結果在營救過程中警察出現嚴重失誤, 導致該代表團11人全部身亡, 史稱「慕尼黑慘案」

以色列情報局(簡稱摩薩德)特工組成「死神突擊隊」, 對黑色九月展開跨國暗殺報復行動, 代號為「天譴行動」, 從1972年10月持續到1981年8月, 把暗殺名單中的11名恐怖分子暗殺了10名, 僅存的主謀阿布.達烏德躲過暗殺, 在2010年於敘利亞因腎衰竭去世

電影中為了戲劇效果, 把慕尼黑慘案的主謀改為阿布.拉賈爾, 最後被摩薩德在換俘過程中暗殺成功

 美國大使館給梅森的任務就是負責談判營救人質, 同時也要確認卡爾是否洩漏重要國家機密

幫助男主角的大使館人員珊蒂·克勞德

是一個深藏不露

冷靜有謀略的美女, 筆者認為敢在戰亂國家繼續維繫外交任務的女性, 可以說是「有血有淚有肝膽

亦狂亦俠亦溫文」的高情商(EQ)人物

在梅森、珊蒂與綁匪秘密碰面的過程中, 知道對方要換回的人是慕尼黑慘案的主謀阿布.拉賈爾

綁匪首領是阿布的弟弟, 本來就認識男主角, 他相信梅森一定可以達成任務, 因為他對於美國大使館的現任官員並不十分熟悉且互信不足, 但是他不會放棄自己的好友卡爾

從一開始綁匪就對梅森展開心理戰, 如果不在短時間內換俘成功, 他的好朋友就會生不如死, 等著被賣給伊朗特工組織, 最後讓美國政府丟臉! 梅森憑藉著他過人的直覺與談判技巧, 飛到以色列和薩摩德頭目談判, 從幾句話攻防就知道綁架阿布者不是以色列特工, 對方趁機要求美國提供衛星照片, 可以知道黎巴嫩南部的軍事陣地

梅森的同行豬隊友CIA官員反而向摩薩德說出卡爾被俘, 會導致美國重要情報失守, 由這一個小橋段就知道美國大使館內各方人員都有心結存在

 在梅森回到貝魯特後, 他被蒙上眼睛帶往綁匪處, 也看到被俘的卡爾, 他在幾句閒話家常之間曉得老友並沒有背叛國家, 而且卡爾還要男主角到他以前的家中去找相框, 顯然裡面藏有秘密

劇情的高潮在於梅森很不受控, 讓珊蒂非常火大, 連換給他藏有發報器的皮帶, 都可以放在綁匪的吉普車中, 沒有暴露真正卡爾被俘的地點

後來梅森在貝魯特大學演講場合發生爆炸, 他在逃出現場的同時, 更進一步認知綁架阿布的關鍵, 可能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伊斯蘭教不同派系內的自己人)

 梅森和珊蒂在度過這幾次危機中, 終於互相攤牌分享情報, 珊蒂說出放在相框裡面的是卡爾抓到他的同事挪用公款自肥的證據, 本來想說把貝魯特內戰危機處理完再呈報給長官, 沒想到現在他被綁架

筆者最欣賞女主角演技的段落, 就是她承認在這樣離家萬里又高壓力的環境下工作, 人很容易變得寂寞, 她不是卡爾婚姻裡面的小三, 況且同事之間的短暫"慰藉"關係總是比較安全吧......

我想梅森在知道這一層關係後, 才打開心胸和珊蒂合作, 兩人一起設計綑綁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內某部長的老婆, 假裝將她拉到臥房內殺害, 接著威脅要部長去協調, 找出綁架阿布的主謀者, 準備用大筆美金來賄賂換俘

 珊蒂的幹練, 表現在她周旋於CIA與大使館長官之間的游刃有餘, 她乍看就像是「花瓶」一樣的乖乖牌, 但是她敢在救援行動中私自提領400萬美金, 跟著梅森一起到部長指定的地點, 開始重要的釋放阿布談判

各位如果有看電影, 應開可以享受一下當中討價還價的過程, 梅森很貼心地跟對方說美方交付390萬美金, 但你只要跟阿拉法特說贖金是350萬美金, 你自己留下40萬零頭, 這個生意很划算

坦白說, 要跟綁匪談判沒有珊蒂掌握的銀彈, 還真的談不出結果, 她的優秀就在細節中展現露無遺! 最後輪到梅森把阿布帶到指定地點去和綁匪換回卡爾

綁匪先把卡爾換回美方, 而梅森跟著阿布一起走到綁匪這一邊, 在阿布兄弟互相擁抱後, 阿布拿著槍指著梅森的頭, 說他侮辱自己, 乾脆斃了他

在這個關鍵時刻, 忽然間槍聲大作, 原來是第三方勢力摩薩德特工利用混亂中狙殺阿布兄弟及其黨羽, 應該有得手, 最後乘著直升機迅速離開現場

梅森在混亂中順利回到美方, 看起來驚魂未甫, 我看螢幕中明明恐怖份子已經拿槍瞄準他的背部, 千鈞一髮能活下來算是命大

 [結論]在亂世中要求生, 運氣的成分是有, 但是最關鍵的地方還是要膽大心細, 從危局中贏得生機

我覺得這部電影還原了人質談判的許多面向, 主責者抗壓性要夠, 對人情世故的了解, 和大是大非的抉擇, 都有值得學習之處, 在此向大家介紹這一部好片, 希望上面的背景說明, 能讓粉絲們不必太燒腦, 自然享受流暢的觀影樂趣!

小侯爷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