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
英国|
美国喜剧/剧情/音乐电影《初恋这首情歌》
于2020年上映
由约翰·卡尼导演
约翰·卡尼编剧
影片讲述了1980年代
都柏林
14岁的康纳拥有许多青少年常见的烦恼:父母亲考量经济因素坚决要他转学、被迫离开原本熟识的朋友、爸妈在家常起争执、到了新学校又被同学与古板老师恶整
对康纳来说
这所学校简直就是一座监狱
而他被困在其中无法喘息
眼看生活毫无意义
直到某天意外遇见青少女蕾菲娜
故作镇定的康纳使出浑身把妹招式
向雷菲娜吹嘘自己是乐团主唱
并耍帅说要邀请她来当新歌MV的女主角
没想到雷菲娜居然爽快点头答应
这下康纳可面临最大窘境:他口中的乐团根本就不存在……
(芷宁写于2016年7月31日) 将影片《SingStreet》的名片直译为《唱街》
比译为《初恋这首情歌》要舒服得多
诚然该片剧情涉及初恋情节
还有大量的音乐相帮
但它并非俗套的讲述音乐少年初恋的纯爱青春片
它更像是讲述少年如何在初恋和音乐的相伴下
完成了心智成长的故事
另外
它仿若上世纪80年代爱尔兰音乐人如何出发的缩影
隐约有着向诸多爱尔兰音乐人走向世界艰辛历程的致敬
青春的酸涩
校园的欺凌
家庭的分崩离析
环境的压抑苦闷
在这样的氛围下
每一个能走出去的音乐人都如片中的少年Conor一样
只凭着音乐梦想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就敢涉过凶险的海峡前往英格兰
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
这样的设定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也易产生共鸣
毕竟仅仅怀抱着才华和勇气就敢外出闯荡的人不在少数
威廉·莎士比亚说:“人为载体
生而有梦
”而梦想在年少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催动力
而渴望中的爱恋、兄长的黑胶唱片及自组乐队的创作表演
都是协力少年趋向梦想的必备条件
通常
约翰·卡尼导演、编剧的电影不以复杂的剧情而以音乐和情怀取胜
从《Once( 曾经)》到《Begin Again(再次出发)》
再到《Sing Street(唱街)》
这三部影片构成了相当耐听又好看的音乐三部曲
曾经的乐队贝斯手、懂音乐的约翰·卡尼以故事引带音乐生成
又以音乐推动故事发展
所采用的配乐和原创配乐都被安置在最适宜的节点上
于是
影片在袒露着青春原色的同时
也彰显着原声的魅力
Conor和他的乐队小伙伴们
仿佛那片土地上的馈赠
又似校园里的另类
当他们形态各异地混搭在一起时
总有那么一丝诙谐的调调
而他们做音乐的态度却又有着无形的魅力
当有才华的Eamon和Conor探讨音乐时
会令人想起少年时代的列侬和麦卡特尼
虽然Conor组建乐队的初衷似乎和撩妹有关
但只要有才华
不论因哪种由头都会被燃起
而有着“伦敦模特梦”的Raphina也是个认真勇敢的姑娘
一群年轻人自制音乐录影带的过程
有种可爱的时代气息和浓浓的怀旧气息
比之片中主角少年Conor
他的哥哥Brendan的形象似乎更能打动人心
Brendan仿佛那些没能走出爱尔兰去实现“伦敦音乐梦”、因滞留而颓废的代表
他外表邋遢
不修边幅
看似活得潇洒不羁
在世人眼里是个宅家的废人
事实上
当初正是母亲的牵绊折断了Brendan梦想的翅膀
现在的他似乎活得满不在乎
但从他讽刺机智的话语中
人们能感受到他曾经的苦闷和挣扎
当一只被囚禁的飞鸟常常以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苟且度日时
观众能感到人生机遇的重要性和命运的捉弄
Brendan这个形象大概也非常具有代表性
毕竟这个世上能实现梦想的是少数
被困在原地的Brendan并没有放弃音乐
事实上
他依旧爱音乐
而且真正懂音乐
他收藏着不计其数的黑胶
对音乐的鉴赏力非同一般
他是弟弟音乐之路的领路人
将弟弟的音乐水准带到了一个高度
在片中
约翰·卡尼对彼时音乐的如数家珍便落在Brendan身上
例如
当Brendan为弟弟解释什么是Happy-sad风格时
他扔给弟弟一张The Cure的专辑
于是这个以欢乐表达悲伤的乐队令人想起了很多彼时的乐坛大小风靡
而The Cure长于揭露人们内心的阴暗苦痛
也很有文学素养
他们受加缪小说《局外人》启发
创作过《Killing an Arab》
还为卡夫卡的同名短篇小说《At Night》写了歌
片中兄弟俩的互动
或有趣或伤感
有场戏哥俩坐在楼梯上
望着门前台阶上母亲的背影聊天
这个景深镜头看似随意出现
实则用意深刻
在这里
幻灭的、破碎的和新生的
同时存在
在黄昏的天光下
在一抹砖红下
显得既悲凉压抑
又有那么一点点暖意
片尾
哥哥把弟弟及其女友送上了爷爷留下的小艇
远远地看着弟弟驾船离去
在雨天的海浪中去往音乐人向往的地方
估计此时哥哥的内心已百感交集
而萧伯纳的话则显得很应景:“青春是一阵偶尔划过的风
不经意间
已吹得我泪流满面
”于是
影片主题曲《Go Now》来得是时候
(杂志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