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电影《春潮》
于2019年上映
由杨荔钠导演
杨荔钠编剧
影片讲述了报社记者郭建波、母亲纪明岚与女儿郭婉婷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祖孙三代因亲情关系捆绑在一起的生活
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记者郭建波在报导社会负面事件的同时
也在揭开自己身上的伤疤;母亲纪明岚在外为人热情
受人爱戴
但是回到家却判若两人;女儿郭婉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成人世界里的种种生存法则
一次次的叛逆与反抗都在隐忍中归于平静
一场悄无声息的战争在三代人之间暗自滋生
终将爆发……
“你和母亲的关系
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春潮》海报)母女关系间的牵扯与纠葛、压抑与反抗、继承与剥离
细挖起来不弱于父子冲突
大抵父权社会存在太久
父子比母女关系之间的种种问题更容易被看到
《春潮》海报上的这句话可谓正中我下怀
“他们会去找那种戏剧点
特别突出的、故事非常崎岖
女性命运倍受折磨
比如得了绝症之类的
我们不是这样的电影
我觉得生活对你的折磨
特别像小细刀在刮你
而不是上去捅你两下
其实不是这样的
生活的折磨真的是反反又复复
那种细节上的、难以逃脱又难以解决的、无法说出来的痛
就可能是我们这部电影想表达的
” 这段话是女主郝蕾对本片的描述
也是吸引我看这部电影的第二个点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不假
每一本内容也是丰富
但将这本书讲给别人听时
能否讲得吸引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多人生故事是片段式的琐碎
将它们平铺直叙出来恐怕是最差的剧本
故事主线以真人真事改编的小说
我只写过一部中篇
今年初完成的《来路尽风雪》
它的主角是曾经的东北黑社会
有相较于普通百姓更多跌宕起伏的经历
但在创作时我也运用编剧思维将素材改编整合
虚构出一半的内容来增加它的可读性
普通人“生活痛点”这件事
造成痛苦的矛盾一定可以创造出推动故事发展的点
而真到了将它们构建出来时
才发现大多伤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发现自己还真没见过几次大风大浪
所以
我很开心《春潮》展现出“生活对你的折磨
像小刀在刮你”这种感觉
给了我写下一部小说的信心
Flag立起来
如果说上一部小说是送给故乡
下一部就是送给“少年的我”:没有超戏剧化的三十米大刀
更多生活细枝末节处的玻璃渣
每当女性朋友们和我聊起与母亲之间矛盾时
常会说“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不会这样做”
影片中
“姥姥”一辈子过不了她的妈妈不懂体谅管她要钱的坎儿
所以她认为的爱是用外孙女的名义给她存一笔钱
让她经济独立
但是姥姥忽略了自己强势暴躁的性格对孩子的伤害
姥姥的女儿因此“对未来没有幻想
在这里出生
也在这里死去”
“妈妈”从小受不了她妈妈的暴脾气
所以无论她的女儿多么顽皮捣乱
都不会对女儿大小声
永远和声细语的讲话
却忽略了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我看着女儿羡慕又失落的注视同学崔英子被父亲背着玩耍
我想她成家后无论如何都不会让孩子没有父亲吧
所有人都有意给予孩子从自己母亲那里缺失的
认为这样就是做好母亲了
但也有其他做得不足的地方
产生新的家庭问题而不自知……《春潮》予“女儿们”共鸣
大多如郝蕾描述“细小的刀反反复复的刮你”
亦如影片结尾一股春水和缓不可阻的漫过
因为它给人重复真实生活感
所以感情上可以接受
独一个情节令我感到窒息:姥姥因外孙女在家胡闹发脾气
妈妈带女儿离家在宿舍居住几日
回家后姥姥拉着外孙女告诉她“你其实没有爸爸
‘爸爸死于车祸’是编造的谎言
她妈妈曾想打掉她
想‘杀死她’
”我当时心里想的就是“怎么能这样”
通过灌输给孩子她不被母亲爱
甚至曾被母亲抛弃的思想来抢孩子
过于残忍
孩子应是在感受到被很多人爱的环境中成长
她才能够有能力爱自己和他人
以及生活
虽说导演仁慈
接下来呈现许多妈妈和女儿温馨相处的画面
但这段记忆给女儿造成怎样程度的影响
恐怕这辈子只有自己知道了
我很庆幸
我没有类似的经历
但能够感同身受
另外
我也和很多观众一样觉得结尾的春潮来得突然
似乎这样结尾过于突兀
但它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这样的故事大多没办法有一个看似结局的结局
这个故事会像接力一样传承在母女间……就写到这儿吧
我愿将更多文字留在我的下一个故事里
再次
谢谢《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