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记/剧情/惊悚电影《逃离德黑兰》
于2012年上映
由本·阿弗莱克导演
克里斯·特里奥 约书亚·比尔曼 编剧
影片讲述了《逃离德黑兰》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1979年11月4日
伊朗革命达到顶峰
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
并抓走了52名人质
与此同时
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
不过以当时的局势
他们被找到甚至被处死都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
CIA任命一名精通伪装技巧的特工Tony Mendez负责人质营救事件
随后他设计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计划
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电影制片人
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
而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名字正是本片的名字《逃离德黑兰》
(评分:3.5/5)从《失踪的宝贝》的成功转型
到《城中大盗》的惊艳表现
《德黑兰》不幸成为阿本导演生涯里的第一次退步
其实单从一部好莱坞的制作来看
这是一部很娱乐很刺激的政治惊悚片
《德黑兰》有一个精彩的历史题材
有为观众长期观影习惯设计的叙事结构
再加上一群好莱坞老中青三代的实力干将
想难看都难
不过当阿本在缓慢靠近电影导演的精英行列时
这部电影揭露了他常年浸泡在好莱坞里的匠气
光从这部影片来看
电影的开场比较惊艳
一些零碎抖动的手提式摄影配合快速凌厉的剪辑非常真实的重现了当年伊朗人民攻占美国大使馆的情景
可以看得出来
自从《城中大盗》之后
阿本对局部节奏的把握又有了新的进步
在看这个开头的时候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保罗·格林格拉斯的电影
比如那部广为人知的《颤栗航班93》
不过在这个惊艳的开头之后
电影便进入到比较平庸的好莱坞叙事当中
虽然一些大牌以及许多讨人喜欢的实力演员一一登场
可谓是对长期看美国电影并知道一竿子演员的部分观众打了一支大剂量的兴奋剂
但是一等到这群演员开口
就发现实在是太好莱坞了
政治电影的严肃性被好莱坞的嘻哈元素冲得七零八落(搞点高级的黑色幽默都比那句 “argo fuck yourself” 要有意义得多)
等到这个让人兴奋的卡司都在镜头前匆匆露过脸后
电影的节奏就慢了下来
《德黑兰》整部电影拍了两个小时
其实完全没必要
有比较明显的商业意图
而反观保罗·格林格拉斯的《颤栗航班93》
那么重要敏感的911事件也只用了精打细算的90分钟
并且从叙事到节奏都保持着严谨的结构性
所以当看到一群人说这部电影的节奏是怎么怎么的好时
我倒不觉得
至于影片的内核
说实话
也没有什么新意
不过我要承认《德黑兰》在历史场景的还原上做得不错
但是场景还原不等于事件还原
其实 Argo 完全是美帝在中东地区自食其果的一次历史事件
当初要不是美帝觊觎伊朗的石油资源和巩固自己在中东的战略地位
也不会因为暗中协助巴列维推翻伊朗民主政权而激发民愤
这个背景在影片的片头被一小段动画匆匆带过
估计大部分观众也不会give a damn
而以前在大学学习中东问题的阿本倒是很聪明的把电影的“大反派”分配给了人神共诛的历史罪人巴列维
从而把美国塑造成了这次暴力事件的受害者
影片有多次把镜头对准那群愤怒武装的伊朗革命份子
而在大部分西方观众眼里
一脸大胡子的中东革命份子和塔利班的恐怖份子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因此这部电影再一次秉承了好莱坞的“优良传统”
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中东世界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此外
作为一个在加拿大的留学生
最不能忍的就是电影把这次事件的大部分功劳给了CIA
曾经那个面相老实
在《泰坦尼克号》里用一双招风耳给我留下极深映像的加拿大演员Victor Garber
他所扮演的加拿大驻伊朗大使 Ken Taylor 本该是这次事件的最大功臣
结果电影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热心温顺的看门人
于是电影给不明真相的观众一种错觉(尤其是加拿大观众):美国是智勇双全还把名利让给别人的无名英雄
而加拿大只是一个见义勇为到最后捡到便宜的好邻居
好吧
虽然加国地盘大
但是在政治声音上永远是没人听得见的老鼠唧叫
所以任你老美怎么拍吧
反正加拿大人民脾气好
热心肠
总是一幅与世无争的憨厚样
只要能在电影最后听到毒师的一句 “敬加拿大”(to Canada)也就不计较了
哎
多伦多电影节啊
总之
如果你把《逃离德黑兰》当成一部每周入驻影院的常规电影
或许会觉得很好看
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比较了解
或者还想从阿本的前作里找到点突破的
那也许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