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嗝嗝老师》解说文案_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印度人又走在了我们前面

时间:2023-12-14 21:56:09 上传:人间祸害 字数:1535 字

印度家庭/剧情电影《嗝嗝老师》

于2018年上映

由西达尔特·马尔霍特拉导演

AnckurChaudhry 西达尔特·马尔霍特拉编剧

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动秽语综合症

可她的梦想

却是成为一名老师

在经历无数次面试失败后

奈娜终于得到一个机会

而她要面对的

是学校里最“难搞”的F 班

自身有缺陷的奈娜不仅要面对“F 班”学生们的恶作剧和挑衅

还要面对老师同事的排挤……

在中国人的育儿观念中

教育永远是处在第一位的

争取重点学校的名额、多学几个才艺、上一所名牌大学

几乎成了中国家长的教育日常

可教育的真正意义在哪?似乎很少有家长能够懂的

最近

有一部印度电影把这个问题给解答了

它就是——《嗝嗝老师》

《嗝嗝老师》故事讲述了患有图雷特综合症的奈娜一心想要成为老师

在被十几所学校因病症拒绝后

终于被自己的母校圣蒂克学校所聘用

奈娜所患的图雷特综合症是一种神经疾病

平时会无法自控地发生肌肉抽搐和声音痉挛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打嗝或发出怪声

正因如此

她不仅从小就受到了别人异样的眼光

还因此有了“嗝嗝老师”的称号

本以为被聘用就圆梦了

可没想到这仅仅是挑战的开始

她所执教的9F班虽然仅有14名学生

但是各个都是“混世魔王”

不仅在圣蒂克学校里学习成绩垫底

更是接连逼走了七名老师

原来这14名来自贫民窟的学生因某些原因获得了进入圣蒂克学校学习的机会

但是由于出身贫寒

所以一直备受其他学生的歧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才使得他们倍加叛逆

如何能够教育好这群孩子

又如何能够证明自己?对于自身本就有缺陷的奈娜来说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郁郁不得志的老师”+“废柴学生”的组合

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著名的《放牛班的春天》

同样是郁郁不得志的主人公

遇上了一群不受人待见的学生

在相遇后双方先是发生碰撞

然后再化开心中的芥蒂一同努力

最后一起迎来辉煌时刻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

两者是差不多的

但《嗝嗝老师》与《放牛班的春天》不同的是

“嗝嗝老师”奈娜是一个图雷特综合症患者

她能够理解来自贫民窟的学生们那种被人歧视和排挤时内心的压抑和苦闷

因此她能够更坚定要将孩子们教好的信心

而奈娜的教学方法则让人眼前一亮

不仅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原本有抗拒情绪的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还善于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与闪光点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他们的兴趣

重新建立自我信心

孔夫子有云:“有教无类”

其意思就是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

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灵活施教

不能一股脑将知识倒给学生

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

教育的千篇一律与功利性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教育内容的固化与局限不仅使得孩子们的认知仅限于书本上

更难以激发孩子们对于学习未知事物的兴趣

而加大竞争力度、设置各种比赛则把教育变得功利

学习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

而是为了赢过他人、赢过比赛

恰如《嗝嗝老师》中的9A班一样

老师让学生们赶功课做卷子、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光

这些做法都使得教育的意义有些变味

后来9A班的学生们时常用羡慕的眼光在一旁看奈娜老师的教学

说明了回归教育本质所带来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在今天的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

学校老师为了绩效问题不断提出各自奇葩的题目、家长们生怕孩子跑得慢便报各自兴趣班、补习班

而孩子们在奔波在家、学校和补习班之间

繁重枯燥的课业充斥满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光

可当考上了大学、走出了社会后

什么是自己所擅长的?什么是自己所喜欢的?直到那个时候

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站在人生岔路口的时候就只剩下了迷茫

古话有云:“授人至于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应该回归到本质

教育是教授知识

更是育人心性和品德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应该只有成绩与比赛

更应该教会学生们学习知识、探索未知

以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只有把教育最根本的东西教会给了学生

他们才能够走得更远、变得更加强大

《摔跤吧!爸爸》《起跑线》从《摔跤吧!爸爸》到《起跑线》

再到今天的《嗝嗝老师》

印度人在探究教育的本质上走得比我们要快

人间祸害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