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冒险/喜剧/奇幻电影《西游降魔篇》
于2013年上映
由周星驰 郭子健导演
周星驰 郭子健 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讲述年青时代的唐三藏苦学佛法及初试除魔的传奇
他先后遇上水妖、猪精及猴妖
并与降魔女侠段小姐展开一段奇幻情缘
这个世界颇为奇怪之处就在于:生活中
往往为你制造喜悦的那个人
他内心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忧伤
并非矫情
联想到实际生活中
那个每天用一份早餐为你制造新一天好心情的人
那个拐角处突然甩出一束鲜花逗你开心的人
那个临睡前用各种奇门冷笑话哄你欢笑的那个人
谁能知道TA为你准备早餐时那份辛苦得不到后续表示、送你鲜花后得不到回应、哄你睡着后不知明天会否在一起的那份内心的忧伤?多数时候
我们只看到红鼻子小丑的滑稽而感到乐呵
却未能看到扮演小丑的那个人在烈日下流淌的汗水里对生活阻碍的忧伤
即使是荧幕上的喜剧之王
也会有荧幕下的忧伤
当我们在为星爷招牌式的无厘头元素而爆笑不止的时候
我们会否感知到星爷内心的些许忧伤? 作为看星爷电影成长的一员
我无法完全抛开个人情感去剖析他的电影优劣
在吸取了之前评价霍比特人的部分教训后
我打算索性不去触碰粉丝情结过于浓重的作品本身
因而在看过星爷新作《西游降魔篇》之后
我并不打算去谈论电影本身
但我无法不去试着感受星爷荧幕背后的那份或多或少的忧伤
这听起来似乎非常带有个人色彩
并且从个人角度去解读星爷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有失公允
可作为一个给予过我们太多喜悦的那么一个人
试着感性的去解读他的内心世界
并不算一件过分的事情
你可以无视他新作品的亮点而挑剔它的不足
但你不可以抹灭这个人在过往的诸多岁月里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的欢乐喜悦
或许你会觉得故作矫情
但我从柴静的访谈里
确实有真切的感受到
那双充满真诚的双眼里所折射出来的忧伤
从某种程度上去试着解读
我能感受到最大最结实的忧伤不是星爷曾经拥有而不慎失去的那份真挚的爱情
而是在若干年之后
谁会是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喜剧之王? 《一代宗师》里有传灯之说
俗家俗世里有传宗接代之说
文化上会有一种传承
艺术上其实也渴望一种延续
当我们看着年过半百的成龙还在用自己已趋年迈的身体去奉献最扎实的动作片时
感动之余也会忧伤
这么些年了
谁是“龙的传人”仍未可知
而对于双周一成最具代表性的周星驰
我们会有着更多的期待和忧虑
那个将喜剧由内而外近乎自然的展现在荧幕并引发观众发自内心的欢笑的无厘头宗师
会有合格者接好他这一棒
从而将无厘头喜剧延续并发扬下去吗? 就目前而言
答案如北京爆表时期的雾霾
朦胧得令人发指
或许你会提起《西游降魔篇》里的文章
坦白讲
《西游降魔篇》最大的硬伤不在于电影的剧情(无厘头喜剧片要是讲究剧情
那就应该叫有厘头剧情片了)
而恰恰在于表演
诚然
文章的喜剧天赋众所周知
在《失恋33天》里就已经小试牛刀了
在《西游降魔篇》里也做得不赖
但
熟悉星爷电影的观众或许都会有那么一种感觉:这
还是不够
仿佛用同样的手法做出来的一道菜
油盐酱醋样样到位了
尝到嘴里时
总觉得不是那个味
尽管人们将星爷的电影冠之以无厘头喜剧
但从表演意义上讲
星爷的喜剧表现不在于无厘头
而在于喜剧精神
而这种喜剧精神是那么的浑然天成
这真是无法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标准去衡量
好比科比和麦迪
天赋这东西无法去具象的予以对比
周星驰的喜剧表演是一种天赋
这种天赋让他在荧幕中的每一个动作
每一个眼神
都会散发着难以抗拒的喜剧效果
而类似于文章、郑中基、杜汶泽、陈汉典等经常饰演喜剧角色的演员
无论其多么的努力和用功
在最后的最后
你总会颇感无奈的发现
就是差那么一点
就那么一点
即便是黄渤、王宝强这样浑身是喜的演员
也还是缺乏星爷那份感觉
最主要的原因
大概与长相是有些关系的
这不是相貌歧视论
而是从星爷本身出发
他确实不靠长得滑稽而获取笑声
周星驰的喜剧精神融合了他的天赋
这种称为喜感的东西难以用生硬的学习和模仿去获得
你可以将他的动作模仿得丝毫不差
可以将他的言语学习得半句不离
但在荧幕上展现出来时
却无法散发他那种喜剧气场
这跟演技其实没多少关系
这跟大家的固有印象或许有关系
但即便如此
周星驰的喜剧
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标签一个符号
而是一种能够引导观众趣味的方向标
试想
假若《西游降魔篇》由周星驰自己担纲主演
票房超越《泰囧》岂止还要期待到现在? 说到《泰囧》
徐铮那种神韵似乎给了星爷喜剧之王那份精神能够得以延续的希望
可作为内地文化浸润下成长的这份希望
很难给到一种十分踏实的期望
喜剧之王后继有没有人
青黄能不能接
青出于蓝能否胜于蓝
这都是一个未知数
这里没有任何冒犯星爷的意思
只是单纯从那份带给无数人喜悦的喜剧精神来说
星爷的这份忧伤绝不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故作姿态
而是对未来荧幕世界的一种关怀和美好期望
用近乎偏执的创作态度去创造荧幕欢笑
或许便是喜剧之王带给我们最大的喜悦
可他背后的忧伤呢?不说下一个周星驰
只珍惜现在的星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