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剧情电影《岁月神偷》
于2010年上映
由罗启锐导演
罗启锐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以既朴素却又璀璨、既叫人伤怀却又叫人思念的六十年代旧香港为背景
故事从一个小家庭出发 — 每天缝制新皮鞋
自己却永远踏着一双破履的父亲;乐观豁达
凡事爱出头
“女人能顶半边天”的母亲;天赋骄人
文武兼备
对爱情与未来同样充满梦想的长子;倔强好奇
能倒转背诵二十六个英文字母
更能把父母弄至啼笑皆非的幼子 — 他们在中西合璧、贫富并存的旧香港
如何面对生命的挑战、起跌与无常
笑中有泪
泪中同时有笑
通过几个主要角色
以及种种的故人、故事与故情
我们回到一个故梦般的旧香港
重新经历那段什么都可能、什么也都不可能的日子:青春是躁动的
成长是甜美的
生命是充满奇幻与惊喜的
今天
蓦然回首
我们才忽地记得
香港曾经如此彩色缤纷、美丽动人……
《岁月神偷》:离经典一步之遥文/皇甫 看完《岁月神偷》后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如果这部影片抽去时代背景的话
和美国的那部《姐姐的守护者》非常相似
无论是人物组成
还是故事情节
甚至煽情手法
所幸的是
《岁月神偷》有着更高的追求
它的特色就体现在时代特征和民族性中
《岁月神偷》以20世纪60年代末的香港为背景
富有时代特征的店铺、服装和音乐都提醒我们这是一部旨在缅怀的影片
相信香港人看到一定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即便大陆人看来
也能发现其中很多有共鸣的地方
这就是它的“中国特色”
影片中典型的严父慈母形象设计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的家庭氛围
而那种底层小人物努力奋斗希望下一代成才的故事也能让大家心有戚戚
甚至小朋友双笔写作业偷懒的情景现在仍然通用……这些让我们心动的情节使得《岁月神偷》摆脱了《姐姐的守护者》那种强制性煽情的俗套
因而当后半部电影情节急转直下
出现诸多煽情场景的时候
观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流出自己的眼泪
即便如此
我仍然认为影片的前半部分对平常家庭生活的描写才是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那一场街坊们大街上吃串饭的情景不仅交代了影片涉及到的一些人物
也生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样平平淡淡中带有一丝温馨和感动的套路进行下去
影片很可能像《天水围的日与夜》一样成为经典
但对商业元素的追求和过于戏剧化的转折
使得影片离经典一步之遥
最终没能跨越过去
只能算是佳作
而无法称之为杰作
鱼的记忆力只有三秒
这句话在电影里反复提及
记忆是影片所要展示给我们的核心内容
编导对60年代的缅怀
包含着对自己家庭的记忆和对香港的深情
以至是香港电影的挽歌
那个冯宝宝、萧芳芳照片成为商品的年代是香港电影辉煌的时代
而如今的香港电影却正在逐渐失去特色
在香港电影百年的今天
诸多导演都表现了对曾经的黄金时代的缅怀
甚至在《旺角监狱》中都有缅怀香港电影的台词
人们常说回忆过去意味着一个人已经老了
但记忆是最奇怪的东西
有本书中曾说每个人生下来就背负着自己民族的记忆
记忆有时候在时光的摧残下会变得不真实和虚伪
但记忆中对往事、故人的感情却随着时间逐渐增深
《岁月神偷》的名字告诉了我们影片的主题
但影片中对于这一主题的表现却相当含蓄
影片主要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不长的时间内
我们只能映照现实才能体味出40年前与今日之对比
才能体味出“神偷”的特异
从这个角度讲
影片把成功失败寄托于它所能引起的共鸣
如果人们只把它当做一部煽情的影片来看
《岁月神偷》就失去了它所被寄托的主旨
任达华和吴君如在影片中都发挥很好
中国式父母的典型形象在两个人的演绎下会让每个人勾起一些往事
饰演主角的小朋友发挥同样出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抢尽了两位大牌父母的风头
影片的配乐非常舒缓
到了感情的爆发之时也配合得很出色
看完影片后
很多人都想把影片中那一首首英文插曲找来听听
在电影院里
周围有不少女孩子在影片后半段开始啜泣
尽管它的煽情性情节依然俗套却足够感动观众
如果你的泪腺较浅
那么进影院的时候请自备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