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解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解说文案_《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男孩、海与“没有宗教的宗教”

时间:2023-06-27 02:00:00 上传:歹匕亡ㄋ日記 字数:3032 字

美国|

中国台湾|

英国|

加拿大冒险/剧情/奇幻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于2012年上映

由李安导演

大卫·马戈 扬·马特尔编剧

影片讲述了派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

使得他从小就很了解动物的习性

在举家迁往加拿大时遇风暴货船沉没

派的家人全部遇难

只留下派和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只鬣狗、一只大猩猩、一匹斑马逃到救生艇上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男孩、海与“没有宗教的宗教”宗教就是救生艇——约翰·卡普托1一个16岁印度少年和一头成年孟加拉虎

在一只救生艇上共同生活了7个多月

最后双双得救

据说

这是一个可以让人相信上帝的故事

对此

加拿大作家马特尔相信了

把它写成了小说;如今又有一个导演相信了

李安把它拍成了电影

电影和小说在故事情节、主要结构、关键台词以及少年派和成年派的交替叙事设计等方面都是基本一致的

在某种程度上

这也能看出李安对这个故事的喜爱和尊重

那么

这个由加拿大人写的关于印度少年、涉及宗教和自然的故事

究竟在什么地方打动了李安这样一个华人导演?这个过程中

究竟有何种重要的主题和信息跨越重重文化被传播

并始终触动人心?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

李安运用数字和3D创造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奇幻”海洋世界:太平洋时而雪崩般咆哮

时而温柔如母亲的耳语

时而平坦如镜面

带来惊喜也带来危险的飞鱼、鲸鱼、鲨鱼等海洋生物

神秘的食人岛

以及船上派和孟加拉虎既对峙又依赖的关系……但是

这一视觉最出色的部分

只有当它和其他两部分(印度本地治里的童年和墨西哥医院的劫后故事)放在一起时

才显现出独特的意义

否则就只是一个寻常的童话或寓言

关于“海上生存指南”或“海上驯虎记”之类

2其实

整个故事突然变得有分量正是在第三部分

面对日本调查员的怀疑和询问

派又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第二个故事:没有鬣狗、斑马、猩猩和孟加拉虎

救生艇上一开始有四个人:断腿的华人水手(能吃肉汁拌饭的佛教徒)、性情暴躁的法国厨子、派和他温柔、素食的母亲

在第二个故事中

厨子杀死了水手和母亲

就像鬣狗杀死了斑马和猩猩

最后派杀死了厨子

可是

在第一个故事中

杀死鬣狗的是孟加拉虎

显然

孟加拉虎指代的在极端环境中被激发的另一个派不敢直面的自我

两个故事都有基本的事实:船沉了

派的家人都死了

全船只有派活了下来

但相比之下

第一个故事曲折、明亮

充满想象力和奇迹;第二个故事则直接、黑暗

令人不敢正视(电影也只是通过语言简要叙述

小说中的详细描写更为震撼

其中涉及派吃厨子的肝脏等)

显然

第二个故事才是现实中真正发生的事情

而第一个故事则是派为剔除创伤而把事件重新符号化的产物

它虽属虚构但也传递着派复杂而真实的精神世界的信息

一场海难把16岁的派从原来的家庭和生活(更不用说原来的国度和文化)中彻底“拔出”

他由此开始的“漂泊”是多重意义上的

最糟的是

他目睹了水手和母亲的遇害、求生本能在厨子身上引起的疯狂

目睹了自身黑暗部分的觉醒、自己手上所沾染的厨子的血……在这个极端环境中

经历了失去家人的痛苦、残酷的自然、惨烈的杀戮事件、彻底的孤独

派原来的自我和世界观彻底崩溃

所以

派的拯救也必须是多重意义上的:除了身体的获救

他必须重新建立自我和完整的连贯的精神世界

否则他就无法重新回到(文明)社会

否则这个故事就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

在这意义上

正是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拯救了派

3理查德·帕克是完全虚构的

但它的出现使得基本的事实获得一个全新的、可接受的面貌

它使派最终获得了正视无情灾难、黑暗本我所需要的必要距离

他因此得以和创伤和解

在故事中重新获得自我和信心

就像电影中派自己所说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

但你必须相信;那些东西并不牢固

你必须依靠!在电影中

成年派问作家喜欢哪个故事

作家说当然是有动物的那一个

多数人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不仅是因为这个故事更有趣

而是因为它有着“比现实更真实”的一面

在小说中

关于故事的真实性

马特尔写道:难道对某件事情的叙述不总是变成一个故事吗?叙述某件事情难道不已经是某种创造了吗?这个世界并不是它本来的样子

它是我们所理解的样子

自然界的各种强大而冷漠的力量和人心深处像求生本能这样的黑暗力量

几乎是同一种东西

同样盲目、无意义、不可驯化

其实

所有的人都和派一样漂流在充满盲目力量和偶然性的“大海”(佛教说苦海)上

这个故事暗示

获救的希望就在于

我们总是已经相信了某种东西

这种东西赋予盲目的、无意义的世界一种秩序

使之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

具体而言

这种东西可以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艺术);但终极而言

这种东西就是宗教信仰

这就把我们带到了整个故事的第一部分:派在印度本地治里的童年故事

派从小生活在父亲创办的动物园里

他不仅对园里的各种动物好奇

而且对当地存在的各种宗教同样好奇

印度教出身的派逐渐发现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故事都有魅力

都值得相信

于是他同时信仰三种宗教

成年后

派仍告诉作家说

信仰就像房子

可以有很多房间

“我只想热爱上帝

”这是派童年时就有的信仰

而且这是一种独特的超越各种具体宗教的爱和信

4宗教信仰问题构成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核心的主题

就其对宗教信仰抱持的基本看法而言

这个故事几乎是新世纪以来“后世俗主义”思想的完美样品

上世纪末

雅克·德里达在意大利预见性地指出

要正视新一轮的“宗教回归”现象

就必须放弃把理性和宗教、批判或科学与宗教、技术现代性和宗教天真地对立的想法

必须走出启蒙传统

几年后

美国学者约翰·卡普托在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没有宗教的宗教(areligionwithoutreligion)”为核心的“后世俗(post-secular)”思想

并成为“宗教回归”的主导性理念

卡普托在《论宗教》中说

作为一种人类实践

从对上帝的爱出发

具体宗教总是可解构的;而这种爱才是不可解构的

这与德里达论述的可解构的法律和不可解构的正义异曲同工

“上帝是一个问题

而不是一个答案

是我们所能抱有的最激进的思想

它暴露我们已有的所有答案的可疑之处

暴露救生艇的脆弱性、不同宗教构成自身的决定性结构的可易性

它迫使他们不断问自己:‘当我爱上帝时我该做什么?’”卡普托这样论述这种对上帝之爱的超越性

在这个意义上

派正是“没有宗教的宗教”的不自觉实践者

他怀着对上帝的爱和信

却穿梭在不同的宗教

没有一个能让他完全满足

这种信仰也是他最后能活下来并回到正常生活的真正关键:这种信仰使得派能从容地面对极端环境中自身的解构和重构

原教旨主义者或排他主义者总是声称

上帝专门显现给特定民族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以一种特定的语言

上帝的爱是排他的

这已经成为许多宗教暴力的根源

而后世俗主义者试图从各种原教旨主义者手中夺回上帝

把对上帝的爱变成面向“不可能者(theimpossible)”的经验开放与超越之维

发生在派身上的最大的奇迹并不是他的存活

而是他居然承受住了如此大的痛苦和创伤

还有了妻子和子女(完全正常的生活)

让“故事有了一个幸福的结局”(马特尔反复强调)——这才是“奇迹”之所在

这也正是后世俗主义者们所试图实现的:通过强调“上帝之爱”的开放性和超越性

既不陷入特定的宗教同一性中

又避免在与“不可能者”的相遇中被巨大创伤所摧毁

当马特尔说自己更喜欢他的第一个故事时

派说:这和上帝的意见一致

显然

通过自己经历

派重新深思了自己的信仰:对上帝的信与爱

或许不能免除痛苦

但它能使你有力量和智慧承受痛苦

并使之成为重构(复活)自身的机会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含了对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独特哲思

超越了当下最时髦的文化多元论

并跨越文化最终打动了一位华人导演

也许

李安和所有思想者一样

一直以来也在大海上找到更坚固的救生艇

2012.12.4

歹匕亡ㄋ日記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