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我的圣途》解说文案_《我的圣途》:崇拜山神与寻根问底

时间:2024-01-08 08:10:57 上传:白衣少年 字数:1425 字

加拿大|

中国剧情电影《我的圣途》

于2016年上映

由张蠡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这是一部关乎理想、信念与追求的影片

上世纪初,中国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一个“毕摩” 为完成和实现父亲的遗愿

一路修炼自身心性

历尽坎坷寻找彝人心灵圣地的旅程

这是一个“毕摩” 跌宕起伏的命运悲歌

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性的复杂、扭曲和挣扎

同时

对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情

给予最温暖的表达

影片最后

达伊仍在继续他寻找彝族圣地的朝圣之旅

对于彝人来说

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寻常又神秘、最莫测又庄严、最质朴又神奇的事物

千山万山走不完

云山雾绕多迷茫

群山、高山对于凡人来说

值得崇拜、膜礼

于是有山鬼、山神

鬼是人之死魂灵

本不足为奇

神居高山之上

有着神奇的力量

可以通天

也可以干预世人

毕摩

也就是彝族山神信仰的祭司

行走在群山之间的部落之间传承信仰、寻根问底

以其特殊的身份介入冲突和解决危机

在“绝天地通”的汉人看来

他们还是有着一定的本事

来沟通彝人与山神

毕竟地理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文化落差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凉山彝族居住区与革命与战争不断的汉人处于不同的文明梯田

我们对毕摩和他们所在的位置

不得不以同情的目光来看待

而且一定要对照21世纪的当下

两代毕摩都以自己的热血、骨气和勇敢

在人心难测的布希莱托苦旅中坚毅的前进

张蠡导演、改编自克惹丹夫《山神》的电影《我的圣途》

通片几乎以彝族语言来发声

可以说是一部求索灵魂本底的史诗电影

彝族经书中所谓“白色圣地”

其实就是汉人的“桃花源”和西方人对于藏民“香格里拉”的想象、以及中东三教之“奶与蜜的应许之地”

正是现实世界最为稀缺的想象之文化地理

沙马达伊如同屈原一样天问

他从九十九座山之外寻找而来

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未必是光明的

《我的圣途》中的角色

都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赋比兴修辞手法

人与自然的分野显然还在进行之中

很明显彝人还是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神秘的群山信仰)的一部分

他们的生死观练达

毕摩处理宗教事务

也是采取同类相生、情境仿佛的推论

山神作为自然神的存在

保护彝族人的牛羊和维护他们的生存环境

但是在当地头人看来

毕摩的经书中也许有金银财宝的物质性宝藏

他们展开对毕摩的迫害和对经书的争夺

犹如小规模的商朝末年故事

毕摩在“应许之地”

见到的更多是愚昧无知、颟顸错乱、情殇罪过、生老病苦

他的冒险和寻根都处于失败的悬崖

他的爱情和他人对“历史的传说”导致情人的自戕

(原始)宗教有麻醉或者解脱的作用

但是却没有根本的出路

两代毕摩

无从寻找到终极幸福的所在

也避免不了部落之间的杀戮

前者受制于物质的极大丰富和文明的必要进步

后者当然是马尔萨斯的人口学困境

《我的圣途》描述的时空中马克思和马云也不在

当然

《我的圣途》中的毕摩、阿几、纽特、阿果等青年男女都是性情中人

他们对于爱和真有着最本分的善意

却在战争、恩仇、政治的生死场上没有自由舞蹈的空间

他们的风采、风情和风流

只有在短短的数年、数月的时间缝隙中

如传说中的白马一样掠过去

真正能够解释“孽缘”的哑叔

背负着深沉的罪感

也正是他迟到而未曾说出的真相

阿几在悔恨之中选择了永别

而阿果则被部落的不成文法判决死刑

由此

我们发现《我的圣途》中铭刻的都是父权、神权、执政者对于弱势者的强横戕害

霸蛮者的生存法则是不惜牺牲一切

年轻人要想成为有力者

在原来的制度框架内几无可能

尤其是兄弟部落“打冤家”时

毕摩念着《安魂指路经》

高喊和平的呼吁口号

子弹照样从正面射来

经过千难万苦之后的毕摩

他的经历说明爱、宽容和人性的光芒

都无从推动历史的进步

《我的圣途》以“死而复生”的毕摩

依然不怨怼

还是要在路上寻觅

理想的实现

要等待未来

白衣少年

文章

4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