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降临》解说文案_【异形】《降临》Arrival|降临人间的“月老”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

时间:2024-01-17 21:59:23 上传:何止喜欢 字数:4507 字

美国剧情/悬疑/科幻电影《降临》

于2017年上映

由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

姜峯楠 埃里克·海瑟尔编剧

影片讲述了十二个神秘的不明飞行物降临地球

艾米·亚当斯饰演的语言学家露易丝·班克博士以及杰瑞米·雷纳饰演的理论物理学家伊恩·唐纳利受政府派遣前去调查飞行物舱中的外星人

在这一过程中

露易丝尝试通过建立语言与外星人交流

过程中她眼前却出现一些神秘幻境

这些内容意味着什么

等待着他们去解析

这部电影

起初我写了快3000字的影评/观后感

但是总觉得放上来之后“不合适”

况且肯定没人能耐心看完

我多日纠结于到底该不该把这3000字(甚至第二次拓展了更多字)仅仅留给我自己去“收藏”

后来左思右想

“不甘心”

觉得应该抗击疲惫

将这3000字重新梳理

虽然这样的过程很“煎熬”

 读到这里

你是否能通过上述几句来自我最直接的观后反应

来推断出、感受到《降临》是一部多么有启发性的作品? 下面

我来陈述一本“匿名”为《降临》的书

由《接触》、《破译》、《延续》这三部分组成

 它

叫做《人类》

 这本书不存在定性

它只是被“哲学”氛围包裹

依靠“科学”范畴装订

并且无法被任何一本书吞噬

 首先

读这本书的前提是:你需要对外界有思维交换的灵感

 对世界没有灵感的人是无法解读世界的

 其次! 只有相信了你从未相信过的

才有可能打开一扇门

看到它背后的世界

 这可以被我们“比喻”为一种力量

叫《勇气》

 将以上两条原则化为实际的工具

其中有一种你我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中

它就是《语言》

 只有语言才能把人类的思维空间和思考过程具象化呈现出来

不同个体间才可以顺畅沟通

才能书写出由《接触》、《破译》、《延续》组成的《人类》

并将它们传递、延续

 《语言》这本“工具”书

它不应该被放在科学之外

而《数学》只是《语言》里的一个宏伟篇章

 一、《接触》 《人类》这本书并不意味着“只有人类”

 按唯心理论来讲

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的

但请注意

《人类》这本书里的内容并不存在“唯物”与“唯心”的概念

自然也更不会存在区分二者的概念

 如果你无法接受这点姑且称为“假设”的原则

那么《人类》这本书也许无法让你安心读下去

 辅助解释完毕

我们继续…… 两个智慧体沟通的前提是

任何一方都需要具备迈开第一步接触的勇气

 沟通不意味着双方可以进行语言交换

但却产生了语言交换的冲动

 好比对牛弹琴的例子

牛并不是不愿意听你弹奏的曲调

更不是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而是它没有产生沟通的意识

即深度解析所传来的声音并作出反馈;而这种反馈

比如还是来自牛

人类并不一定能捕捉到

就更不会涉及“读懂”这一反应与行为了

所以

我们“不动大脑”地认为

此刻的牛代表了“蠢”;可问题是

如果牛的确对乐曲有了反应

那人类是否能接收并解读到来自牛的反应讯息? 所以

我们可以肯定地假设

牛的世界你并不懂

人只会按人的思维去勾勒外界

这是一种自然的、天生的反应

同理

牛亦如此

 但是

我们和牛都是同生于地球的生命体

具备共性(包括认知上和生理上的)

 所以家养的牛会认识它的主人

并驯服于它的主人

虽然人与牛不可能发微信交流

但是两种物种除了互相“鄙夷”的可能性

他们的确在沟通

 这就是电影《降临》或原著小说进行剧情设定与扩散的基础定义

 人创造的一切事物

都无法脱离人的存在

不论它是否犹如迷雾扩散般的深度科幻

 于是

我们在《降临》中看到了人性的磨难和磨练

看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看到了勇气的建立

看到了“迷宫”般的UFO和神奇的重力转换

看到了隔开人与“未知生命体”、类似于大玻璃的“屏幕”

看到了“鱿鱼触角”和“墨汁”构造的、如印刷在生物教科书里的“细胞结构图”或“人体胎盘”……还有听到了“鲸鱼”的叫声

感受到了“长颈鹿”的脚步! 所以

我们可以猜测

“真正”的“外星人”不一定是人类在已知自然界里能拼凑出的任何一种类似的(也许杂糅了多种已知特征的)存在

 说白了

我们往往在各种科幻作品里“指认”的“外星人”

它只是人类脑海里的东西

而真正的未知体不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任意一丝数据段

即这样的“外星人”必然来自于由人脑反推至整个人类所能意识到的世界

 二、《解析》 如果一个未知体不具备人类感知其存在的属性

那么人类打死也想象不到它是谁

因为这样的意识在人类大脑中根本不会生成

 所以

电影状态下的《降临》是一部接地气(可感知)的科幻

 它是真实存在的科幻

是人类创造的科幻

是不同于以往科幻作品立足点的科幻

 它像极了哲学

但并非是众人眼中的哲学

因为哲学其实是科学

 单纯的数理化科学

尤其是当下很多“科研人员”所从事的科学

不客气地讲

他们脱离了科学的哲学意义

并且把哲学与“迷信”混为一谈

 我们举一个也许并不恰当、但足以从侧面说明问题的例子: 牛顿晚年

因为想不通更深奥的物理学问题而“疯癫”到相信纯粹的神学

从而很多人认为他在科学上穷途末路了

当时的外界认为牛顿因为无能为力而变得“愚蠢”

这最终让他“违背”了科学的崇高含义

 如果你也是单纯地听物理老师讲课才了解到这些说法的话

且没有去探究这一现象背后更多的意义

那么你永远无法发现或创造出令全人类震惊的东西;因为

你只做了一个人的“本分”

而没有挑战人类思维的极限

没有选择去相信不可能相信的事

虽然那条破不了的极限也只是把你框在人的范畴内

还不至于失去“人形”

 “生存与毁灭”不重要

最基本的应该是“存在与不存在”

 《破译》就是一场关于“存在与不存在”的讨论与斗争

《破译》的结果会反作用于沟通

也就是扩展《接触》的篇章

 我们一般都能接受

没有提及的或没有看到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

甚至是我们永远无法感知的东西也可以存在;但是

我们必然做不到一点

那就是如果我们对那个存在的东西本身就没有讨论其存在与不存在的意识! 就是这种好似大脑“自燃”的感觉

你感到了吧?超出我们所能解析的范围了…… 当对面的物体让我们处于“那种感觉”中

我们的大脑会判断为“无法交流”

 这是一种“化繁为简”、实则特别像“空气”般的“本能”

 而在电影的剧情里

狭义上语言不通的双方好比两个数字集合

恰恰只有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点交集可以产生沟通

而不是为了双方沟通的完成

在这个由双方并存的世界上产生了“新的工具”

 “化繁为简”

简化到我们的大脑可以想到;如果连交集都没有

那么两个“平行”的集合根本无法感知对方的存在

 所以

可以大胆推断

只要人类能感知到的东西

就一定和我们本身有交集;而挖掘出交集(即《破译》)

是揭开其余非交集部分的钥匙

 这就是当你使用对方的语言时

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对方一样去逻辑思考与感知了

 但是

不要奢求任何未知都能找到钥匙

就算找到钥匙

也不一定能推算出剩余“黑洞”里的全部代码

这局限于对《破译》本身的理解

也就是破译的客观能力

 科幻本身就是一种《破译》

 观点之一

任何理想化的描述都是科幻

而不是现实

 驯养动物是现实

把这种现象安在“训练”外星人的设定里就是科幻了

 我们往往想脱离局限性

不愿意承认自我的有限

 但是作为人类

必然有一道边界;这条边界外的东西

我们无法感知

且不存在表达的问题

意味着连猜测和科幻也不会产生

 观点二

《破译》的悖论显然已经形成

 既然我写下了上述这些认知

那么就好似承认了这条界限以外的东西

这种过程也就不再是界限以外的东西

因为我感知到了……这一切

也许

形成了悖论…… 一个好似俄罗斯套娃的思维逻辑! 一种我无法描述却已经描述了的东西

它不断地在人脑的处理过程中囊括了所有可能

把界限以外的东西拉拢到界限内

而这条线却并没有向中心(也就是人类的意识)收缩

我们的感知范围始终没变…… 同时

不得不说

这样的思考中

往往产生了99.999999…%的恐惧感

而剩余部分才是喜悦

 况且这还没有考虑到“目的性”和“欲望”的问题! 有木有感受到《破译》的恐惧感——包含科幻在内的恐惧感? 其实

恐惧并非来自科幻

而是来自现实

 其他

看来我解释不了了

狭义上的《破译》结束

  三、《延续》 第三篇章

我们不如就电影论电影

然后《延续》的内容自然就呈现了

 电影《降临》

是一部以哲学思维奠定科学真理的科幻作品

它广泛的逻辑完全符合客观推导

所以更准确地讲

这是一部以哲学思维奠定科学真理的科幻题材的纪实作品

 ……我敢说

能一字不落读到此刻的人们都是极品! 我写东西不存在“装”深奥

如果你看得头疼

说明是我的语言功底不够强大到让你《破译》自如…… 无论你从电影里看到了什么

比如宗教、神话、典故以及它们折射出的种种暗示

甚至你认为是“故弄玄虚”的内容……统统“翻译”成地球语言就是: 不同地区的人们应当放下隔阂

互联互通

共建未来

这样才不会因为分歧加剧而走向毁灭

“外星人”就是来告诉我们要预见未来

从而改变现在

而改变的根本则是唤醒所有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是人类

人类就是具备相同人性的整体

开个玩笑

用当下最火的词汇来解释

这明明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方针嘛! 从个体来讲

创造生命的过程

就是延续未来

把人性传递下去

循环永生

 谢谢“月老”降临

“点醒”了我们…… 四、《总结》(它独立于《人类》三部曲

完全是我个人对自己想法的关键点梳理) (1)比“外星人”更神秘的应该是人类的思想

 (2)按逻辑思维

代表人类认知范围的这条界限始终不会移动

 (3)上文提到的勇气

不同于我们日常用于语言描述的、基于感性的形容词

它姑且是被假设成一种可以模糊度量的属性

 (4)沟通是一种无法独立存在的过程

 如果说开启沟通需要勇气的话

那么勇气则来源于沟通参与者之间的属性交集

 换句话说

如果沟通形成了

那么参与双方必然有交集(或共性)

 只要能被人类感知的东西

都与人类存在共性

 所以

共性是必然的

沟通也是必然要发生的……那么勇气看起来就不像是通过后天努力培养而做出的一种选择

也不像是能被个体间的差异性彻底掩盖的

 于是得出

勇气是迈向沟通的第一步

 这句话等同于“人类个体与外界的沟通是必然的

因为能被人类感知到的东西都和人类有必然的共性”

 言外之意

勇气存在于任何生命体中(或叫智慧体中)

 同时

沟通必然有反馈

 于是悖论诞生

即有反馈的现象才能称为沟通

 这也是共性(即交集)导致的

 所以

沟通、反馈与共性

三者的存在

对于人类来讲

无法被否定

 “智慧体的存在与否”与“沟通、反馈与共性

三者的存在

对于人类来讲

无法被否定

”再度形成悖论

 我们不妨这么来重新理解人类驯养动物的现象: 这不是高级智能征服了比它更低端的生命体

而是一种包含反馈的沟通

 我们下达指令

动物的学习与执行过程就是反馈

 反之

我们下达指令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给予动物的反馈

因为动物传递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它可以被驯服

(这是纯逻辑推断的《破译》关系) 从以上设想例子的意义来看

单纯拿区别驯服的“主宾关系”来界定智慧程度是有局限的;只不过我们通常把这样的沟通定义为“高等对低等”的控制

实际上仅仅是共性与差异的作用结果

 全篇完

废纸篓等候我多时……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k1MTA1NA==&mid=2657258297&idx=1&sn=af4be548f771d5a9d759105f758b2eec&chksm=8bc02e18bcb7a70e7d2401a0c73d35e465d2a358a4be43936382a354add50ea6dc5828593ccb#rd来自E-Flash微信iSee电影iseedianying

何止喜欢

文章

9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