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喜剧电影《一座城池》
于2013年上映
由孙渤涵导演
韩寒 孙渤涵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讲述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
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
健叔是高我一年级的同学
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
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
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
从此
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
故事将青年人的无奈、茫然、彷徨与尴尬表现的淋漓尽致
就好像一直在寻找着一条路
然而最后发现路就在脚下
100分钟
空空的影院
7、8个观众……这就是《一座城池》观影的现场素描
“一座空城”的感觉油然而生
伴随的还有一种称之为“一次上当”的感觉
这就是用来与《小时代》相抗衡的改编电影么?我表情木然的离开影院
正如影片中始终表情木然的“我”
作为70后的大叔
我不仅大胆的承认我哈周(杰伦)
我还冒着被小四粉丝踩死的危险高喊我哈韩(寒)
可这样一部号召我走进影院贡献票房的电影
对得起我的忠心么?苛刻点儿吧
以韩寒的名义
作为一个韩寒的忠实粉丝
我拥有一颗愤世嫉俗的大脑
一粒藐视权贵的心灵
同时还有张尖酸刻薄的嘴皮
于是我拥有了奋勇吐槽的义务和权利
导演是拍话剧的
碰上群戏他就吓傻了
除了球场斗殴对方摆阵势的画面
影片几乎没有超过10人以上的镜头
这毕竟不是奥运会开幕式
没必要派上那么多人
可删掉原著中我最爱的雪天冰桥坠车桥段就是导演你的不对了
你无法理解我对那场全民目击的车祸的痴迷程度
因为在我看来
那是全书笑点的最高潮
国人爱看热闹的劣根性被韩寒描写得入髓三方
令人拍案叫绝
而你
却居然剥夺了
我们看热闹的权利……导演是拍小品的
碰上大场面他就尿遁了
我几乎明白了为什么影片中会插入那么多黑白动画的原因
因为那些都是本该出现“大场面”的镜头
从比较“血腥”的斗殴
到小有难度的第一次火灾……导演充分表达了他对漫画质感的喜爱
和对于艺术电影的无下限追求
顺便的
他也展示了投资方瘪瘪的钱包
与对于大场面电影的不屑与无奈
可这也深深伤害了喜爱原著的读者
我们在等待片尾那蔑视权贵、敢于烧毁一切的大火
可直到字幕显完
我们都没能看到
导演是拍主旋律的
碰上敏感话题他就充愣了
前半部分它是忠于原著的
感觉就像幽默段子大合集
可对于烂熟于心的读者来说
用房祖名那鼻塞普通话念出旁白
感觉却像白开水一般平淡
几乎勾不起观众一丝丝的笑感神经
其笑果还不如韩寒配音的《极速蜗牛》
在配上房祖名那整片一酷到底的呆萌表情
我真的笑不出来啊
差点儿还悲伤逆流成河了
韩寒作品的精华在于他讽刺现实的大胆与犀利
隐晦却又直达人心
也许是迫于审查部门的压力
影片基本没敢触碰敏感的讽刺桥段
其尺度甚至比不上春晚的某些小品
最典型的是书尾那场末世情景般的大爆炸消失无踪
取而代之的是一场莫名其妙的自首戏
犹如讽刺的铁钉生生的换做了圆滑的图钉
丝毫没有钉入那斑驳陆离的社会陋墙上
反而光鲜亮丽的倒影了导演那圆润丰满的一张笑脸
导演是拍MTV的
碰上插曲他就来电了
片中原创的部分看来只剩下左小祖咒的配乐与插曲了
这仿佛成了本片的一大亮点和宣传噱头了
事实是
这还的确出彩
特别是左小祖咒原唱的两首歌曲
还真成了点睛之笔和意外之喜
它的恶搞程度远远胜过了剧情本身
东边不亮西边却亮了
宽容点儿吧
以读者的名义
每个喜爱韩寒的读者其实也明白
以他跳跃与意识流的写作风格
他的大部分作品是难以拍成故事与情节要求很高的电影的
而其针砭时弊与讽刺当朝的内涵与外延都是不适合登上大银幕的
就如莫言的大部分小说也不利于翻拍成影视作品一样
光电总菊的那把利剑摆在那儿
意识形态之大不韪少有导演敢于冒犯
所以
本片拍成这样
也是有它的苦衷与难处的
韩寒和郭敬明相比较
就像冷屁股与热脸蛋的区别
一个冰冷的
残忍的让你傻坐在急诊病房的破烂凳子上;而另一个
却涂脂抹粉
温暖的让你沐浴在霓虹闪耀的浮华舞台上
一个看似荒诞
却异常的冷静与真实;另一个貌似贴近
却出奇的遥远与虚幻
改编原著的片商们
你们是想树立真失败的《一座城池》还是伪成功的《小时代》呢?它们的三观哪个才是正确的呢?究竟能否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呢?怎样的改编才算对得起作者、读者与观众呢? 我想
这两部电影给了我们思考与讨论的空间与话题
就此
它们也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