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剧情/历史电影《聚焦》
于2015年上映
由汤姆·麦卡锡导演
汤姆·麦卡锡 乔希·辛格编剧
影片讲述了故事讲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
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
当Marty Baron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
他开始指派Robinson(迈克尔·基顿)和他的团队
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
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
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
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
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
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
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
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
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
不仅仅是神职人员
就在波士顿以外
甚至全世界
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
Robinson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
教会内的
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
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由此也充分体现了权力滥用的恶性循环
《聚焦Spotlight》最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此前的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
它两次败给了小李主演的《荒野猎人》
幸好奥斯卡的6000多个评委到底还是慧眼识珠
他们心里明白
无论小李的表演多卖力、《荒野》的景色多迷人
论故事、论剧情
还是《聚焦》更胜一筹
而作为一名在传统媒体呆过多年的“老”报人
看到这样一部讲新闻记者工作的影片
内心真是感叹不已——在纸媒已经日渐式微的今天
《聚焦》叫人重温了报纸昔日的荣光
一《聚焦Spotlight》的故事发生2001年
那时候“911”还没有发生
《新京报》也没有创刊
尽管互联网的大潮已经袭来
但中国报业还在蓬勃上升
无数有志的文艺青年怀揣着用真实打动人心的梦想
纷纷投奔到媒体的大旗下(我亦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彼时的我们正当年轻
豪情万丈
相信可以凭自己的一枝笔“让无力者有力
让悲观者前行”
在大洋彼岸的波士顿
也有着一群相同理想的媒体人
“聚焦”栏目的性质大约相当于我们央视的“焦点访谈”
就是那种专给社会挑刺的新闻
它所属的《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是《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下属的一份地方性报纸
创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该报在2002年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刊发了约90篇文章揭露美国各地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
并且指出:教会其实早已知情
却始终在包庇恶行
这一番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引发了全球关注
最终惊动罗马教廷
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便是《罗马教皇接受劳主教的辞呈》
本片正是改编自BG这一组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超长报道
性侵儿童这个主题一直电影青睐的题材
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韩国片《素媛》和《熔炉》
就是讲教会内部性丑闻的也不乏先例
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已故的菲利普·霍夫曼合作的《虐童疑云》
还有西班牙大导演阿莫多瓦带有自传性质的《不良教育》——阿导不惜在片中自曝童年曾受神父侵犯的经历
但也正因为此
这个内容也很容易被拍“烂”
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过度煽情的窠臼
何况是非对错一目了然
观众在走进影院之前都已经站好了队
除了再次激起人们心中的义愤
电影还能做什么?二“聚焦”栏目14年前爆出的丑闻相当震撼:仅波士顿地区涉案的神职人员就高达271人
有的连续作案已经长达30年
这样惊人的故事
影片却处理得极为冷静和克制
没有歇斯底里地哭诉
没有正义天使般的记者
也没有唇枪舌战的辩论和对峙
有的只是媒体人埋头工作的日常点滴
平淡的叙事消解了戏剧冲突
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纪录片般朴实的风格
电影开头
BG编辑部集体欢送老总编离开
大家开玩笑
吃蛋糕
然后镜头随着“聚焦”小组的萨夏和马特一路穿行回办公室
马特无意中提到自己吃不下蛋糕
因为那会让人心情低落
为什么低落?这里面有深意
影片中充满了这样看似不经意却意味深长的台词和细节
关于新总编的消息在办公室里流传:听说他是个难缠的人
听说他在迈阿密裁掉了15%的人
显然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下
互联网的冲击更快地到来
对BG这种地方报纸而言
打击是多重的:读者数量日益下降
出色的骨干都被上面的老大NYT抽走了
留下来的人还要面对一天紧似一天的裁员压力(数年后的2013年
NYT最终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将BG出售
要知道1993年时
它可是以11亿美元把BG买进来的
还创下了当时报纸收购的最高纪录
20年风水轮流转
纸媒衰落的速度之快
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不久
新总编马蒂·巴伦走马上任
和BG大部分采编人员都是本地出身不同
这位内敛沉默的媒体人此前甚至没有到过波士顿(“聚焦四人组”私下里揶揄:或许该送他一份波士顿地图)
但上任第一天
巴伦就展现了强大的工作魄力:不仅恢复了上午十点半的谈版会
而且丢给“聚焦”一个新任务——去跟踪一篇专栏文章里提到的神父性侵儿童的案件
这场谈版会的戏前后仅2分多钟
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在普通观众眼里
这不过是一次略为沉闷的工作会议
但有过切身经历的人方能体会到波澜不惊之下涌动的暗流
每一句话都是重重伏笔
看得人惊心动魄
如同《红楼梦》里那些暗藏玄机的对白
三借助巴伦的追问
观众了解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波士顿
性侵案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早在1976年就有受害人报案
警方、教会、律师都已经知情
甚至还有受害人组织和良知律师向报社投书揭发
BG自己也做过几篇不痛不痒的报道
可是
却没有人站出来制止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很多明显的事实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遗忘了、掩盖了
施暴的牧师仍然被派往不同的地区任职
导致恶行一再发生
直到有一天
有人终于狠下决心把那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
人们才突然发现
真相竟是那样可怕
“如果养育一个孩子靠得是整个村庄的支持
那毁掉一个孩子整个村庄也脱不了干系
”影片借律师加拉贝迪安的口开掘出“控诉和揭露”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
那就是“体制之恶高于个人之恶”
整个事件不单是少数人的个体犯罪
如此大规模的罪行完全是体制包庇和纵容的恶果
但是
在一个有着深厚天主教传统的城市
一听说要与教会为敌
所有人都望而却步
只有巴伦
以及亚美尼亚裔律师加拉贝迪安这种外来者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
去揭开丑闻的盖子
站在商业电影的角度
无疑是《熔炉》之类的作品更通俗易懂
丑陋可怖的校长和柔弱无助的聋哑孩子
这样鲜明的对比太容易引发汹涌的同情
但本片中
主导整个调查巴伦和“聚焦”组长罗比永远都沉着而冷峻
话语中听不到丝毫维护正义的激昂
参与调查的记者几次义愤地想要公布牧师名单
都被他们按下了
因为他们深深明白要对整个体系进行问责
而不能针对单个施暴者做出批判
一旦公众把目光停留在个人身上
那么案件很有可能就像过去一样大事化小:教会出来顺应民意对犯罪的牧师加以谴责
摇身一变成为关心教民、替天行道的好机构
最多只承担约束不力的责任
顺利逃脱惩罚
如巴伦指出的那样
把板子打在个体身上
不能促成根本性的改变
唯有对整个体制发难
才可铲除罪行的根源
这也是为什么BG性侵案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标题选择了《教会包庇牧师多年》
而不是“70名神父涉及性侵”
相较于韩国电影人的感性
美国电影人对性侵案不止于煽情和煽动
而是提供了理性层面上的反思
面对一个顽固的封闭系统(教会)
一个麻木的熟人社会(波士顿)
《聚焦》给予了手术刀般的剖析
也成就了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