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历史电影《开罗宣言》
于2015年上映
由刘星 胡明刚 导演
刘星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以特工人员获悉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情报为线索展开
从重庆大轰炸开始
主要表现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受到日本飞机轰炸
群众奋起抵抗的场景
将着重展现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努力
鸦片战争以来
一百年的近现代中国史
基本上是从一次失败走向新的失败、从一个低谷跌向另外一个低谷
在历史的一条大阴线走势图上
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毫无疑问触底反弹的超级阳线
从此中国彻底走出半殖民地社会
二战结束之时
中国成为世界四大强国
是联合国重要创始国
《开罗宣言》发行方负责人、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赵军直言是为了体现影片的真正价值:“因为种种原因
这部电影在去年没上映多久就下线了
但它是一部高大上的影片
是市场遗珠
所以决定跟观众重新见面
”不管从重大历史题材的角度还是主创人员配置、主题观念传达的角度
这都是一部“高大上”的电影
如果没有二战
那么中国显然还将在惯性中寻找救亡的出口;如果没有开罗宣言
中国也难以在战后利益分割时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即便依然有一定程度的被剥夺
毕竟整体而言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开罗宣言》
既是战争电影
又是政治片
更是人心向背定成败的一次回望
让我们重新认识二战的中国
从历史上看
军事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有着别具内涵的深刻意义
然而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
基本上都是描写共产党领导下的战争
从红军到八路军以及解放军、志愿军等序列
1980年代以来
对于国民党正面抗战有了一定程度的描写
从《台儿庄战役》到《铁血昆仑关》
再到2010年代的《喋血孤城》
国军抗战也得到体现
然而
电影《开罗宣言》又似乎与传统的抗战题材电影不同
在探索全世界范围内共同抵抗法西斯这一内核中
强调战争片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时
又试图得到观众的认同
达到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二战”历史
中国与日本、美国、德国、苏联等处于国际战争的重要角色
此消彼长的国力
彼起彼伏的人心
合纵连横的态势
知己知彼的情报战
大无惧的前线与竭尽所能的后方
中国人作为积极的现代人
以现代战争、政治、外交规则
确立了大国崛起的形象
从重庆到延安
都是如此
假如没有中国的长期抗战
世界历史将会走向另外的道路
也许果然就是菲利普·迪克在《高堡奇人》中给出的架空历史想象
无论是以一事件勾连其几个大国的领导
推动故事发展
还是以日军轰炸中国、日军偷袭珍珠港、日军投降
乃至最后的开罗密会
等等
都构成了影片的宏大历史叙事
在多场战争戏份中
以大全景俯瞰战场的航拍镜头
展现悲惨现场
以主观镜头、手持镜头表现出不安定之感
表达混乱的临场感
以及命运的无奈与对敌军的控诉
《开罗宣言》提及诸如常德战役、中途岛战役等重大事件
其中着重表现了重庆夔门大轰炸和日本偷袭珍珠港等战争事件
白描加特写的表现手法把日本军国主义的狰狞面貌表现出来
投掷筛子安慰自己偷袭会胜利的日本海军军官更是把自己跳梁小丑的形象显露无疑
就像影片中毛泽东和斯大林两次提到的那句话
“日本的法西斯的失败
从他发动侵略战争那天就注定了”
珍珠港事件的再现在中国银幕史上实属罕见
这一次电影拍摄底气足、魄力大、视野全
指点江山也惜墨如金
阳光沙滩比基尼的夏威夷和战后的满目疮痍对比
椰子树下的被尘土淹没的帽子都将战争对人的摧残表现得丝丝入微
又人情味十足
蒋介石、毛泽东、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与日本裕仁天皇、希特勒等正反派大人物之外
还有胡军饰演石剑峰和韩雪饰演江户英子等人物
不仅演绎出了为国牺牲的大情怀
同时二人“中日”身份的夫妻有爱形象
成了一种意义的言说
这一点
在麦家小说《风声》、《风语》等小说中有过精彩的描写
说明了即便是日本人也会对“法西斯”的反对
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