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黄金时代》解说文案_论文式的影像组织——简评《黄金时代》

时间:2024-05-12 01:36:10 上传:温暖我整个时光i 字数:2194 字

中国|

中国香港传记/剧情/爱情电影《黄金时代》

于2014年上映

由许鞍华导演

李樯编剧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

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

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

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

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

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

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

一路流亡

从北方到南方

从哈尔滨到香港

一边躲避战乱

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

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

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由于提前观影关系不便剧透

所以就先简单说说

十一如果有时间再补充一个详细版的

首先

本片特别之处在于用很多与萧红有交集的人的叙述来组织

结构上就像是一篇研究萧红生平的论文

但并非通常所说的“论文电影”(该类型典型是阿巴斯的《合法副本》)

并非以影像来提出和论证某个观点

而只是表达形式上是论文化的

淡化戏剧化的东西

如冲突、故事完整性、情节的因果及顺序等

这上面可说的东西很多

我只提一点

就是影像(音画)的意义

影像其实只是一种表达介质

就像文字

有人用文字写小说

有人用文字写哲学

还有人用文字写商业合同

影像所能承载的

也不仅仅是故事性的

普通观众狭义认识的电影

那大都只是影像写的小说

文学中还有散文、诗歌呢(一些艺术片是影像的散文诗歌)

而且除了文学还有其他学科

能用文字书写

理论上

也有用影像书写的可能

所以

用影像的手法做一篇论文

也不应当稀奇

这种结构方式在影史上也并非头遭

只不过作为商业院线的片子

尤其是国内商业院线的片子

肯定是第一次

普通观众如何反应

我确实不敢判断

如果能广为接受

那至少在表达形式的方向上

会让中国电影敢于拿出更多“异数”的片子呈现给大众

作为一部作者电影

如此组织结构的表达

我们无可厚非

但是否是最好的呈现

必要性有多强

当然还是可以见仁见智的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结构优点是让广度突破了常规传记片只跟随主人公视角的局限

广度上获得了尽可能的伸张

并且有一种超乎人物事件之上

更全能视角的客观冷峻

但缺点在于对深度上或许有一定伤害

事件虽然可以通过不同讲述人获得多角度(实际上影片运用这个便利的并不多

比较突出的只有讲述二萧分手时各方说法的一处)

但在心理层面上

是一个平面上的

挖掘内心就难以体现

(当然

启发观众思考获得的深度挖掘是可以有的

但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比如近代文坛多人记述过的萧军家暴萧红的事件

在影片中就只有简单一笔

如果换一种结构方式

就可以更多笔墨去表现两人内心

深入挖掘这个事件

把内心里涌动不安、触目惊心的地方挑拨出来

上面提到“启发观众思考获得的深度挖掘”

我再多说几句

影片中出现数次片中人物从情节之中出来

面对镜头(观众)讲话的场景

这种布莱希特式的处理

使得观众始终保持着“这是演戏”的警觉

使演员和角色之间呈现出间隔效应

而布莱希特主张间隔效应想达到的目的

就是让观众保持思考

不是陷入情节之中

沉湎于戏

而是在间离中保持思考从而获得裨益

本片从这个角度来说

是切合了布莱希特的本意

片中人物面向观众的讲述和情节的进行交替

让观众意识到这是用若干材料拼起人物生平的努力

从而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拼织这些材料

在思考中完成了对人物生平的重构

不过这同样也是双刃剑

调动观众思维的同时

也使得影片文本本身更散化

尤其是如果不熟悉近代文学史的人

对片中大量讲述者很陌生的话

就会更觉得很散

人都分不清

他说一段你说一段

是会有“阅读”障碍的

因此

建议对那时候文坛历史不熟的人

观影前做做功课

再去看就无碍了

否则可能确实存在看了晕晕的感觉

其次

我要提醒一下

《黄金时代》这个名字

并非高歌热烈的表示

萧红的原话是“这是我的黄金时代

却是在笼子里度过的”

这句点题的话出现在影片约80分钟的地方

也就是差不多全片最中间的地方

它吐露的是无限的苍凉

无限悲观中的自我乐观

有一些自嘲

有一些讽刺

绝非“盛世”的意思

其三

本片在细处的质量是过硬的

许鞍华的牌子在这儿

是差不了的

镜头的构图和运动方式

人物表演的分寸

乃至音乐

都是恰切和值得玩味的

不过不代表没有缺点

我不太满意的就是镜头的切换

有的太锋利了

转换太硬

而且本来多人物叙述的结构方式就让影片有点碎

在前半部分的一些镜头频繁切换

就更增加了碎片感

还有一些镜头切换前后场景明暗反差很大

很硬的切换让人在视觉上不能一下适应

对观众的视觉体验有一定减分

还有一些空镜是否必要也值得商榷

尤其是几个纯粹用来标志地理或时间的空镜

在我看来是不够节制的

即使只有一秒

如果不是百分百必要就可以合并

说到演员我倒在一个方面稍稍有点出戏

有2/3甚至更多的汤唯

荧幕是汤唯我眼里缺总想着舒淇的形象

这是为什么啊啊啊... 只有几个扎双辫扮嫩的场景

才百分百想的是汤唯..... 另外剧透一点

本片一个亮点是

考证出了萧军是冰桶挑战的鼻祖诶

出现时间靠后

希望大家不要到时憋不住上厕所错过了 最后

对本片总体评价一下吧

这个片子好不好

可能评价差异很大

我也没法一下给一个确定的答案

但是说值不值(得看)的话

那一定是值得看的

冲这种结构方式和角色处理

你可以不喜欢

但无法否认它存在的意义

并且

整个看下来

三个小时并不显得漫长

不用担心挺不住

花三个小时感受和思考

再说好不好都是值的

  ps

今天又看了《女人四十》

我觉得反而《女人四十》的镜头更洗练

虽然风格不同

但若在各自风格体系中打分

我认为《女人四十》还是更胜一筹

不过这并不妨碍《黄金时代》的意义

如果对比起来

更显得《黄金时代》的特殊

在许鞍华做出了《女人

四十》那样一个格局、一个镜语组织

并且大获成功之后

她并没有一路走到黑

20年之后

又做了一个完全不同格局

不同结构组织的片子

这本身就是值得尊敬和赞许的

温暖我整个时光i

文章

7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