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1917》解说文案_《1917》:为大银幕而生

时间:2024-05-15 01:35:59 上传:时光蹉跎了回眸。 字数:2660 字

英国|

美国剧情/战争电影《1917》

于2020年上映

由萨姆·门德斯导演

萨姆·门德斯 克里斯蒂·威尔逊-凯恩斯编剧

影片讲述了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激烈之际

两个年仅16岁的英国士兵接到命令

需立即赶往死亡前线

向那里的将军传达一个“立刻停止进攻”讯息

时间只有八小时

武器弹药有限

无人知晓前方敌况:死亡寂静之地、布满 尸体的铁丝网、突入其来的敌军、随时毙命的危险境况……这一次两个少年为救1600个人的性命

不完成

毋宁死!

自从看到《1917》的大致简介后

我就没再刻意去关注它的消息了

哪怕半年多以前早早地下载好了高清资源

我都没有观看冲动:因为我明白这是一部必须要去电影院看的片子

我想把最宝贵的“第一次”献给大银幕

没想到

这一等就等到了2020年的夏天……不过

好饭不怕晚

当我在IMAX银幕上看完《1917》后

我很庆幸

所有的期待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1917》是近年来少有的能充分展现电影“工业美感”的作品

其视觉效果和氛围营造在同类型影片中称得上出类拔萃

在今年奥斯卡颁奖季上斩获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三项技术奖项

便是对它技术能力的最大肯定

当然

成也技术

“败”也技术:无法令人忽视的“一镜到底”噱头

过于追求沉浸式体验的镜头感等等

都让一些观众觉得影片在人物形象刻画和思想深度耕耘方面显得不足——但我觉得

“浅薄感”才是《1917》需呈现的效果

战争片也不是非得苦大仇深或搞英雄主义

尽力用一段写实且不枯燥的切片去还原战场的残酷样貌

本身就是一种反战精神

【这是一条无惧剧透的剧透分割线

】《1917》选择非银幕观看和大银幕观看

完全是两部电影:前者视角(相对)闭塞

像是一场华而不实的炫技;后者在画面开阔的前提下

把沉浸感和细节拉升了一个档次

让观众在两小时内获得了一场身临其境并惊心动魄的历程

影片沉浸式体验最直观的一种表现方式

便是全程跟拍的镜头

这不单纯是从主人公角度出发的第一人称视角

而更像是跟随在人物身边的第三人称视角

仿佛你就是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之外的第三名传信兵

开场接下任务还只是牛刀小试

等到两人走出战壕进入无人区时

这份如同“战场LIVE”直播秀般的感觉会迅速夺取你的视听观感

让人和两名士兵一样俯身、爬行、受惊、奔跑……有人说观看《1917》的感觉像是在玩第一人称电子游戏

其实这只在部分镜头画面和冲击感上说对了一部分——电影并不具备“第九艺术”那样极强的交互性和操作体验

甚至在剧情选择上也很单一……电影本质上依然是让人被动接收的传统艺术形式

你无法暂停存档、随机应变

更不像在游戏中那样具有掌控力

而这恰恰是《1917》观影体验的精髓所在:你只能跟着画中人“亦步亦趋”

你逃不过电影里任何突如其来的意外

最典型的

要数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在德军战壕内被诡雷炸的一幕(这也是两人首次遭遇实质性的生命威胁)

电影可不会提供准星

给观众一个打死老鼠化解危机的机会

我们能做的

就只有像两人那样

在短暂的惊惶和恐惧中等待命运的降临——无力感会瞬间淹没你我的心神

《1917》由多个较长时间的镜头拼接而成

导演萨姆·门德斯和摄影罗杰·迪金斯巧妙地把镜头间剪辑的痕迹隐藏起来

营造出了“一镜到底”的流畅观感

影片所有逼真的临场感都得益于此

不过

这个噱头也是把双刃剑

毕竟《1917》是一部影像+技术先行的片子

如此反复强调概念和效果

必然会引来一些观众对于技法的过度注意

进而导致观影重点主次不分的情况……就我个人而言

把精神力集中在被动的节奏感和丰富的镜头画面上

是最好的观看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手法相同

《1917》的夜景戏却难得体现出了与日景戏不同的气质

曲折的战壕、遍野的尸体、张扬的老鼠、丢弃的弹壳、荒废的农场、行军的部队……如果说白天的各种场景是在助你还原、穿越一片真实的战场

那么夜晚的小镇

带给人的则是更多虚实不分的幻象

人在夜晚本来就更感性一些

而影片里刚从枪击中苏醒过来的斯科菲尔德也正处于头昏脑涨的状态

在一片照明弹的映射下

整个小镇不仅是被文明遗忘的废墟

同时也像是在人间现形的地狱

尤其是斯科菲尔德侥幸逃生、穿过隧道后

火光照亮了整片黑暗

镜头向前、视野拉开

一座熊熊燃烧的教堂充斥在了整张银幕上

一时高大起来的士兵瞬间又开始变得渺小

在单纯震撼的同时

又透着一股邪异又妖冶的美感

《1917》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它的大不在于特效和动作

而在于场景、细节、信息量高饱和状态下带来的高密度呈现

我们在镜头里看到的

不但是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场面

更是被浓缩释放出来的整个战场世界

技术就是艺术

如今这个影视创作步入瓶颈的时代

在拍摄技术方面下功夫耗时长、迭代慢

效果还不明显

相比起在剧作方面的深耕细作

技术能为创作者带来的长期红利并不多

在这样的环境下

有人对技术的尝试和努力嗤之以鼻

也有人不小心沦为了技术的奴隶……萨姆·门德斯和罗杰·迪金斯走出了正确的道理

用百分百的投入

换来了可以名留影史的作品

我还是忍不住想为大银幕尤其是IMAX吆喝一声

更多的画面内容、更大的画幅展现、更深的沉浸感受

扑面而来的冲击力能进一步放大观众的共情——如果有条件

请你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1917》这样的电影

天生就是为宽屏大银幕而存在的

最后来简单聊几句影片内核“单薄”的问题

相比起引人入胜的“炫技”效果

不少观众会觉得《1917》的人物、剧情、精神主旨都显得弱了

既缺乏英雄主义情结的体现

又没有跌宕起伏的宏观战场描绘

更别提刻骨铭心的反战思想或情感震荡了……这些说法全都成立

但与其说它们是短板

不如说它们是不起眼的长处

和带有反法西斯性质的二战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帝国列强分赃不均导致的

这场战争毫无正义性可言

与此同时

前所未有的工业化也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法则

数千万人在欧陆大地上厮杀

多数人对一战的印象往往是极致的惨烈和无谓的死亡(这大概也是一战题材电影远少于二战电影的原因)

《1917》并未落入一般战争电影的俗套窠臼

它的气场很大

切入点却非常小

仅仅是两名信使不到一昼夜的传信任务

影片的情绪也立足于两个小兵

真实

而又微不足道

且不论面目不详的德军士兵

在本片的语境下

哪怕是几位有名有姓有特写的军官和士兵

本质上也都是丧失个性的工具人

从这点来说

两位主角的形象已算是很丰满了……许多不知情的观众

一开始时觉得善良随和、勇敢乐观的布雷克会活到最后

结果他在中途就死于自己的善良

而把军章拿去换酒喝、悲观消极的斯科菲尔德却侥幸活到了最后

战场无情、生死无常便是如此

《1917》把普遍的麻木写在脸上

把为数不多的感情埋进了心里

就像那几颗出场便是为了被砍掉的樱桃树

以及主角首尾呼应般在树下呆坐

它们并不明显

却绝非不存在

如此事无巨细、张弛有度的《1917》

无愧于是一流的战争电影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时光蹉跎了回眸。

文章

5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