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
英国|
法国剧情/历史/音乐电影《冷战》
于2018年上映
由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导演
JanuszGlowacki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
影片讲述了冷战期间的1950年代
在斯大林统治下的波兰和自由放纵的巴黎
一位追求自由的音乐家和一位满怀激情的年轻女歌手坠入了爱河
但在这个荒诞的时代
两人的爱情并无法开花结果
对于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烟尘往事
创作者已无法也无需巨细靡遗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毕竟逝者已逝
于是
没有了生活细节
更多的是间接获得的(作品、父辈的讲述、儿时的记忆等)印象
于是
追溯式的黑白胶片;克制的、与人体等高的视域成为创作者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法
像一位安静的旁观者
于是
用80分钟时长来不加渲染、片段化的讲述男女主角坎坷的生活与爱情也已足够
因为影片不仅仅是为了爱情
但那个时代能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比如
女艺术家贝莱兹卡坚持波兰玛祖卡艺术团应坚持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但上级却要求必须歌颂
而团行政领导马克雷迎合了上级意志
男主角维克托则选择了避开贝莱兹卡寻求支持的目光
选择了沉默
结果是女艺术家在观众对歌颂节目报以热烈掌声的时候
悄然离开了坐席
且再未出现
用《诗经》中的诗歌风、雅、颂的分类恰有助于我们了解此类场景
贝莱兹卡坚持代表世俗的风就是风
可以不是代表文化高度的雅
更不能是代表政治的颂
可对社会而言
无论资、社
三分类都是共生共存的
根本无需如此执着
女艺术家所坚持的并不是真理
因而消失与否就没有形而上的必要了
创作者如果想籍此有所表态
有所指向
看来并不成功
命运给了男主角维克托鱼和熊掌
在自己十几年最好的时光里
他在东、西方走了个来回
对他而言是为了两件事
一是个人的自由
一是爱情
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选择一样
表面上看
维克托放弃了已在巴黎获得的个人自由
历尽磨难回到身在波兰的女主角祖拉身边
并与她相携走向死亡是为了爱情
但两人并非为了爱情而死
实际上
他们在东方和西方都没有得到心灵的自由
在东方是意志的强制
在西方是生存的裹挟
不是客观环境促成了他们的离去
只是因为自身的幻灭
两人追求的“绝对自由”在人世间是不存在的
作为一种艺术形象
我们也只好把他们归到斯拉夫人善于塑造的“边缘人”一类中去了
应该说女主角祖拉完全是值得倾心的
她美丽、率真、自由奔放、有主见、坚强、还有斯拉夫式的幽默
维克托和祖拉的爱情故事是一种隐喻吗?祖拉就是波兰或种族(反抗父亲好比波兰推翻前王国)
就是祖国——波兰在创作者心中的印象
因而具备强大的吸引力
维克托代表了民众或子民
从49年到64年
十五年的分分合合
两人的爱恨恋厌交替缠绕
一方备受折磨而不离不弃
当年铁幕两边因意识形态长期分野渐致两种体制下个人的三观存在差异
进而导致命运与情感读取存在差别
影片通过一对恋人在两种体制下的爱情嬗变
创作者运用普遍性到特殊性的哲思
表达了某种历史观
对于人类而言
生态环境就像反应皿
人类社会就像做实验
只是不可逆
当年巨头们划分世界格局的丰功伟绩如同置身静夜观看的绚烂烟花一样
美丽与否都终将淹没
如同祖拉在巴黎灌制的唱片的名字《离你而去》
祖拉说:到另一边去吧
那边风景更好
却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