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历史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于2013年上映
由陈力导演
田运章 江月编剧
影片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
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加之大跃进的失误及前苏联的连续逼债
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全国发生了空前绝后的大饥荒
党中央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在毛主席亲自率领下
中央领导奔赴祖国各地
深入到最基层进行社会调查
以便掌握第一手资料
调整相关政策
周恩来总理在邓颖超陪同下
从贵州花溪一路风尘来到河北邯郸……
武安县的伯延公社是革命老区
当年的刘邓大军曾在此驻扎
和百姓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公社主任郭凤林在老支书父亲影响下
几十年对党忠心耿耿
他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
怀着为党分忧、为国担难的信念
不想让总理看到农村的困苦实情而堵心
便采取了一系列弄虚作假、粉饰太平的行动:威胁干部不能说实话;把平时爱说怪话的“落后分子”关邮电局后屋;对生性耿直的父亲封锁总理到来的消息……
周总理到伯延后
看到的是歌舞升平
听到的是一片赞扬
吃到的是鸡鸭鱼肉……他明察秋毫
去伪存真
甩开干部访贫问苦
结交最困苦的朋友
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干部和群众
不眠的四天四夜呵……在总理身体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开导下
他交下的穷朋友张二廷仗义直言;被关押的“落后分子”群起响应;郭凤林等终于幡然猛醒
承认错误说出了实情……
周总理和毛主席长时间含泪通话
当即做出了调整政策、取消大食堂分户吃饭的英明决定……全国人民一片欢呼!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最真实的“三年自然灾害”
“三年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中国人心头挥之不去、不堪回首的一段历史记忆
那么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
我们的百姓、干部、国家领导人都有怎样的表现
他们都进行了哪些思考和挣扎……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就是这样一部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电影作品;需要指出的是:这部电影又是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展示那段历史的电影作品
首先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应该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
我们对于那段历史的认知
大都来自于父辈的讲述以及网络
就本人来说
每逢过年父母在包饺子的时候都要用看起来有些絮叨的方式回忆一下那段 “低指标
瓜菜代”的历史
而本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
发现电影中展示的很多情节竟然和父母的讲述一模一样:光秃秃的的树枝、加了树叶或野菜的稀糊糊、吃了以后解不出大便的杂合面窝头、饿的浮肿而穿不下鞋子的村民、站在全村最高处只能看到大队食堂冒出的炊烟……这些影像无疑比口头讲述更能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同身受
其次
人物形象的鲜明而非脸谱化
周恩来总理是电影的主角
而本人一向认为影视作品展示伟人的伟大
似乎并不是难度太大的事情
但周恩来总理是伟人
同时也是普通人
也有自己不懂、不擅长的地方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周总理帮村民栽红薯秧
他不懂得红薯秧要斜着放进坑儿里
也不懂得用土埋好后是不能用脚踩的……当他被女村民纠正后
脸上也难免露出一丝尴尬
这一情节给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伟人尴尬是什么样子的?作为伟人他普通人的一面是什么样子的?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孙维民以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展示了这一点儿
另外
影片另一主角:村委会主任郭凤林在影片大部分情境中都是一种极力掩盖事实真相的面目
按说这应该是一个至少不能算太正面的人物形象
让我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猜想:他其实是一个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而不顾村民死活的坏官
但是
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们发现
他也曾经参加过儿童团
也曾经差点被日本鬼子的刺刀刺死
他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自私鬼
他之所以隐瞒真相也是为了不给国家添麻烦
这一非脸谱化的处理
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在当时那段历史中
作为基层干部真实而复杂心态
其三
这部电影呼应了主流思潮
十八大曾经说过 “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
那么为什么不走老路?如果我们看了这部电影就会明白
我们中国人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挫折和反复、曾经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曾经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确定了今天的发展道路从而获得了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
其四
这部电影事实上回应了当前网络上一些关于三年自然灾害耸人听闻的描述
我们不否认当时的情形的确非常困难
但是这是不是等于发生了网络描述的那些人间地狱般的事情
至少
这在影片故事发生的河北、河北武安是不存在的
本人也没有听到父母提及曾亲眼见到过本地曾发生过那些事情
那些事情他们也只是听说而已
老实说
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
本人想到了不久前上映的另一部电影《一九四二》
而此片上映后
很多网络评论都说:一九四二?那一九六零呢?好了
现在有在这样一部反映一九六零(左右)那段历史的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而本人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
如果您对这一题材感兴趣
不妨关注一下当地院线的影讯
到时候可以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