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文艺/儿童电影《八月》
于2017年上映
由张大磊导演
张大磊编剧
影片讲述了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
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晓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
然而这个自由的
炎热的夏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红火热烈
更多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大把闲工夫……恰逢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
铁饭碗被打破
晓雷父亲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
他们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
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
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
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晓雷就那么静静的耗着
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
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
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
晓雷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
生活不一样了
立秋那天夜里
晓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
像是意味着什么……
《八月》因为是去年金马奖的最佳剧情片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但这样的电影
注定同此前上映的《路边野餐》、《长江图》、《黑处有什么》这类没什么明星的文艺片命运相似:不受大众关注、排片少、上座率低
我看完倒是很喜欢
所以推荐大家不妨一看
《八月》正印证了那句话:“越私人、越迷人
”导演张大磊是1982年生人
成长于电影描述的90年代初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内蒙古电影制片厂里的大院里度过的
恰好旁观了这个厂的繁荣、变革和衰败
他将这些独特的私人体验浓缩为电影里展现的那段旧时光
一个静谧的炎炎夏日
黑白影像下
时光定格了
可时光也终将改变了
就像八月一过
夏天就要结束了
导演在拍他心底想拍的东西
且拍的比较克制
不至于情怀泛滥
影片一开始
一个老胡同里的吆喝声将人一下子拉回90年代的生活
一家三口围坐吃饭
母亲说起晓雷的小升初问题
就如同我们大多数人的小时候一样
母亲一心想让孩子读重点初中
父亲倒是不以为然
后面父亲问道:“为什么非要上重点中学呢?当初你也没上重点中学
现在也挺好
为人师表
”母亲就会反驳说:“你懂什么
现在不同了
”时代确实不同了
这一年国企私有化改革
父亲这个角色还没有明确感到
未来属于他的安稳生活将要被颠覆
属于工人的最后荣光终将消逝
铁饭碗被打破
下岗潮来临
而他“还不肯低下他高贵的头颅”
全片父亲这个角色是最成功的
作为可以说是被时代遗弃的一批人
他有几分懦弱和无所适从
也有点倔强逞强
几次强调说“我觉得没什么不同
真的
反正靠真本事吃饭嘛
”直到他作为电影厂的员工
看电影再也不能随便进
第一次被熟识的售票员催着买票
在这番有点窘迫的情境下
他终于意识到什么抓不住了
有些沮丧了
与之相比作为儿子的晓雷
则更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
他在那个八月无所事事
在家属大院里到处闲逛
旁观着大人们的生活
感受着遥远时光里的静和慢
成天挂个双节棍
幻想着自己武艺高强
看不惯对父母态度不好的人
幼稚地挥着他的双节棍有点无法无天
他想上三中也不是因为什么大志向
就只是觉得校服好看
父亲气他就那点出息
然而他乍看无忧无虑
又其实有一种孤独感萦绕着他
12岁的少年也隐约感到了家庭和环境的变化
一家三口中
影片对母亲的角色刻画要弱一些
更偏向一个功能化的角色
对其他人物的交代则都是碎片式的
总体而言
电影比较散
从小孩的视角出发
围绕着家庭生活展开
静谧怀旧的氛围中透露着一些温情
例如影片的后半段
一家人拍照留念
小雷抬起的手臂
似是揽住此时远走工作的父亲
这个画面让人动容
但这份温情同时也粉饰掉了某种真实的残酷
它描述的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一些尖锐的东西都退居亲情背后点到即止
改革开放后中国一直秉持着国退民进的政策
国企体制改革
下岗裁员、破产重组这些变革的背后有一大批工人是在被牺牲掉的了
而如今中国经济腾飞
也说明改革是对的
那当时这批工人就理所应当被牺牲掉么?影片中晓雷的舅舅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嘲弄自己“几十年工龄换了一屋毛线
”就像写《少年巴比伦》的路内所说:“社会上的下岗工人还是很多
他们就像是一锅烧开的水
渐渐凉下来
”这个时代这些人这些故事已经被人遗忘
《八月》将之捡起来
呈现给我们
却又只是触到了表面
也许是导演本身就没有那份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