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
德国惊悚电影《最高通缉犯》
于2014年上映
由安东·寇班导演
安德鲁·伯维尔 约翰·勒·卡雷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改编自《锅匠
裁缝
士兵
间谍》作者约翰·勒·卡雷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当代的德国汉堡
一名神秘男子来到当地的穆斯林社区寻求帮助
此人有着一半车臣和一半俄罗斯血统
身上受了很严重的伤
他来到这里的目的是收回他父亲的巨额不法所得
周围人都人都对他的身份表示怀疑
他究竟是一名受害者还是一名贼
抑或更糟糕的
有着极端恐怖的目的?卷入这件事的还有一名英国银行家以及一名年轻的女律师
与此同时
一名老道的德国间谍也在时刻监视着他们
试图解开神秘男子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这是一部值得留恋的电影
留恋的是他哀伤地走下车
落寞地往街边走去的背影
命运刚刚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不仅开在电影里
在现实中
这个演技绝伦的胖胖的男人就这么走了
死因是吸食多种毒品
可能对他来说
吸食毒品才能让他在电影中挥洒自如地表演
即使他从来没有预想过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几部电影
但是他仿佛已经把它当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影片了
惊鸿一瞥
这四个字足以形容他所演绎的最后的“愤怒和失落”
回到这部影片中
这部电影最后只是一场螳螂捕蝉麻雀在后的玩笑
风暴般的高潮和结局
绝对是让人在影片最后几分钟捏了一把汗又倒吸一口凉气
然而这部改编自约翰勒卡雷新作的电影
却缺少小说中紧密的多线叙事和大量信息
与那部出色的谍战大戏《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相比
这部电影的前戏显得节奏拖沓
影片讲述一位来自车臣的具有嫌疑的伊斯兰教极端分子卡尔波夫来到德国汉堡后
以霍夫曼饰演的巴克曼为首的团队与美国大使为首的政府组织之间的破案较量
他们以这位嫌疑犯为引子
探察一位伊斯兰商人是否与基地组织有秘密来往
首先巴克曼的组织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合法的组织
他们仿佛是当今德国情报部门的史塔西(东德收集情报的秘密警察)
他们在电影中也只是利用一帮目标身边的人去接近目标
所以影片着重强调了该组织的办事流程和线人网络
他们与美德政府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并没有突出
甚至他们之间互通情报
像是合作者
另外
之后是一段很长的偷窥戏
叙事模式与《窃听风暴》十分类似
监视着这位卡尔波夫与一位女性左翼和平主义者之间的“假戏真做”
剧本中还有很多无意义的闲聊和琐事
虽然某些内容也对后边情节有铺垫作用
比如说巴克曼与女同事聊到了该卡尔波夫的姓
是为之后讲述卡尔波夫对他父亲的狠做铺垫
然而有些多余的笑话和闲聊显得剧本并不紧凑简洁
(互通情报的镜头
这位美国大使的演员就是饰演纸牌屋弗兰克妻子的演员
从这个角度看汉堡的雾霾也不小)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压抑的镜头
人物被压缩到了两辆车之间
突显了这个人物在新城市的渺小
突显了他即将被控制被囚禁的命运) 在这部电影中
这位年轻的穆斯林信徒并不是西方臆想的恐怖主义者
然而影片的影像却出色地表现了这位嫌疑人在汉堡危险的处境
本片的摄影师曾拍摄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等佳作
在表现这位嫌疑人时
他使用了一些很夸张的广角远景镜头
将嫌疑人置于一堆杂物中
或者只是远方建筑物窗户里的“小蚂蚁”
这些都表明卡尔波夫在德国这个新环境被囚禁起来了
这位摄影师所拍摄的汉堡
也不是一座迷人的德国海港城市
而是一座杂乱的
阴暗的
布满涂鸦和小广告的地方
这种地方也突显了影片的黑色电影质感
另外
出色的影像控制来自于景深镜头
下面这个镜头通过主人公背后出现的黑车
已经就通过视觉语言的方式将电影结局即将发生的事情告诉给观众了
(这种谍战影片具有黑色电影的效果
光影反差拉得很大
色调也以暗蓝为主)
(卡尔波夫借住地的美术设计是影片最别具匠心的一个
男子被蒙在薄膜中
玩着手中的纸飞机
纸飞机象征着男子对自由的渴望
而薄膜又将男子与外部世界分离开
表现了他对外面世界的恐惧)
(这个镜头叙事性很强
处于景深虚焦的黑车在经过时
它的声效被故意放大了
这证明它绝对有戏
)
(最后的结局
已经是影帝全情投入的演出时间
英文单词就不用解释了) 这部电影的主题比原版小说出版的时候更加符合当下话题
影片上映正值ISIS崛起的六七月份
而伊拉克事端的源头都是2003年小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出于反恐的目的
却让一个原本比较和平的国家深陷十年之久的战火之中
当然谁都知道
他们真正的缘由是排除异己罢了
这部电影仍然刻画了一个以排除异己为目标的美国女官员形象
虽然只有这一个美国女人身单影只
然而在她后面确是德国内务部一帮男人组成的精英团队
可见德国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人的附庸了
总而言之
这是一个带着冷峻气息的谍战电影
有着精彩的群戏演出
也有着别具匠心的摄影
影片的高潮十分精彩
然而最重要的是
这是霍夫曼先生的遗作之一
也只剩几部电影能让我们怀念这位影帝所带来的精彩演技了
(别了
影帝!) P.S: 本片得分 Rottentomatoes:90/100 Imdb 7.0 Metacritic 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