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电影《阳台上》
于2019年上映
由张猛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阳台上》讲述了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整日无所事事的张英雄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下
父亲因为与拆迁工作人员陆志强发生冲突而忽然离世
张英雄决定要为父亲报仇
生性懦弱、摇摆不定的他却在不断偷窥、跟踪的“复仇”过程中
对陆志强的女儿陆珊珊产生了复杂而冲动的感情......
从2008年的《耳朵大有福》
再到后来的《钢的琴》以及《胜利》
内地导演张猛通过他的“东北三部曲”向观众传达了他对当下社会现状的细致入微的观察
同时精准地展现出了角色们在时代变革面前的复杂和矛盾的心理活动
而这三部电影足以证明一点:张猛最擅长塑造和刻画再普通和平凡不过的小人物
而这一次他将镜头的焦点从东北地区转移到了上海这座城市
而故事的主角也更“年轻化”——这部电影便是根据任晓雯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的《阳台上》
影片虽讲述了一个少年为父亲“复仇”的故事
但它可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青春片”
该小说能够吸引得了张猛的注意
更多是胜在这个故事背后所蕴藏着的深刻寓意
据导演说
该小说中“弱者对抗弱者”的主旨让他很感兴趣
所以在影片中
这一核心主轴仍被保留下来
在影像化的表现之下
它能够让人轻易地感受到一种主人公被时代所遗弃的压抑感
这也是本片和大多数青春片的最大不同之处
影片的主人公是王锵饰演的张英雄
讽刺的是
这个听上去犹如“侠客”一般的人名
却与其人物性格极不相称——已经22岁的他是个“妈宝”不说
还终日游手好闲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世界里
此外他也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
“有个老婆孩子
没事还能咪咪小酒”便是他当下定下的理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活了20多年的他是影片里出现的第一个“弱者”
当张英雄的父亲在拆迁事件中因受到陆志强刺激而病故之后
当他和他的母亲不得不为此寄人篱下之时
“手刃仇人的画面”曾无数次浮现于他的脑海之中
于是他跑到陆家附近“踩点”
一步一步地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
以方便“下手”
而此时“仇人之女”陆珊珊(周冬雨饰)的出现
却渐渐改变了张英雄的复仇初衷——当他得知了对方是一个智力不全的弱者时
本性善良的他选择了将仇恨放下
亲身拥抱了珊珊
完成了从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成长与蜕变
在导演张猛的处理下
这个看起来本不复杂的故事到了最后已经具有了大于和超越其本身的意义——它借着张英雄复仇的外衣
一层层将其内核剥开
本质上是在讲底层年轻人成长和蜕变的过程
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男)人从未经历过冲动、热血、彷徨和迷茫的少年时代
而影片中的张英雄就是这一群体的代表符号
在他尚未成熟和健全的世界观里
一切的“固执己见”到头来可能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他就像一面镜子
不仅照射出了生活和成长的本质
更是告诉人们假如要看请自己
认识自己
就必须与心魔和解
张英雄的扮演者是娱乐圈的新人王锵
其实细细品味的话
他在片中的表现绝对可以说是出人意料
也很难让观众相信这是他的“第一次触电”
首先就外形条件来说
王锵还是具备十足的吸引力的
张英雄的人设本就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少年
就需要像王锵这么一个气质清爽干净的演员来赋予这一角色“灵魂上的纯洁”
可能有很多人会如此评价王锵在片中的表演——“有些平静”
但这其实正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有时一点一点地开发出演员身上所隐藏着的表演潜能
要比大开大合地去划分不同时候不同的人物心态更能容易说服观众
影片里的陈英雄就是如此
他从刚开始的木讷呆滞
到后来心中升腾着复仇的火焰
再到他与弱智少女珊珊间不知不觉产生了微妙的情愫
这三种不同的状态在其身上的过渡均有逻辑可循
不仅不会让人产生出戏跳戏的感觉
还完成了演员、人物、人设“三位一体”的统一性
正因为王锵的“非科班出身”
所以他的表演比“科班演员”更质朴
更真实
更具备一种鲜活的“原始气息”
尤其最后他将那把用来复仇的小刀扔掉时耐人寻味的表情
也更加坚定了笔者心中“此角色就是为王锵量身定做”的想法
《阳台上》将故事背景放在了大都市上海
本身就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它印证了一句名言:“一个繁华的都市
背后一定有着孤独和寂寞的一面”
而它要展现的
正是这座城市光鲜亮丽背后普通人的辛酸和困境
或许有人会质疑出生于东北
且一直在拍“东北戏”的导演张猛能不能驾驭得了这样一个有着一定文化差异的“南方故事”?但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他想让观众看到的是人性共通的一面
至于地域性问题在它面前
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