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八月》解说文案_【热映点评】《八月》:平凡夏天反应当代教育困局

时间:2023-11-26 16:00:18 上传:风轻云淡 字数:1585 字

中国剧情/文艺/儿童电影《八月》

于2017年上映

由张大磊导演

张大磊编剧

影片讲述了九十年代初的西部小城

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晓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没有作业的暑假

然而这个自由的

炎热的夏天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红火热烈

更多是平常反复的家庭生活和大把闲工夫……恰逢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

铁饭碗被打破

晓雷父亲的单位也受到改革冲击

他们生活的家属院里每一个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影响着

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

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

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

晓雷就那么静静的耗着

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

直到父亲为了生活同其他人远走他乡

家里只剩下了母子俩

晓雷才着实感觉到时间过去了

生活不一样了

立秋那天夜里

晓雷家的昙花在院子里悄然开放

像是意味着什么……

这部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的文艺电影

顶着硕大的光环终于登陆内地

努力争取在为数不多的场次间观看后

讲真

我觉得电影本身真的很一般

导演张大磊自己曾说:好多朋友想知道我这部电影到底是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说实话

我说不清

连导演自己都说不清

那我们这些当观众的

更不用看得清了

一、这是一部私人电影

当然

我还是得要来简述一下整个电影的

《八月》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夏天

以主人公张小雷小升初与父亲所在的电影厂改制转岗为主线

描绘出一幅家常邻里、芸芸众生之景

其实呢

《八月》就是一部导演张大磊的儿时回忆录

在长达110分钟的时长里

电影整体平淡无奇、节奏缓慢、根本没有剧情

一部记录片式的私人电影

要啥剧情?

随着近几年文艺片、艺术片不断被重视

越来越多新导演通过这类电影在影节上屡屡得奖

着实令人感到风光无限

但是

与《八月》一样

像《路边野餐》、《黑处有什么》这类呼声颇高的电影

在我看来却着实很一般

故事粗糙、中心立意模糊

看不出来到底哪里惊艳到了评委们

相比之下

老牌导演的作品反倒深刻很多

《山河故人》、《百鸟朝凤》、《归来》这样的文艺片立意明显、故事清晰、发人深省

二、我看见是社会映像

如果说看《八月》后有啥感想的话

我更多的是联想到了当下社会的景象

在《八月》里

张小雷的小升初问题一直是父母双方争论的关键

而为了让张小雷上重点

父母也是托尽了人脉关系

在教育问题上

中国人一直是非常重视的

为了孩子上学问题更是不惜一切倾尽自己的资源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

父母为了孩子上学问题是到处托关系、走人脉

到了现在

上学问题演变成了一场学区房资源争夺战

前阵子知乎上非常热火的话题道出了这个时代的焦虑

买学区房当然希望孩子能上清华北大飞黄腾达出人头地

可是如今清华北大毕业连学区房都买不起

这个学区房还有买的意义吗?

在当下现实里

学区房已经成为诸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动辄几百万、比起区域高出不少的价格不仅让不少家庭感到头疼与无力

甚至一套学区房需要消耗三代人的积蓄

曾经有这样一封《再见北京》的信令人深刻

文章的作者是一位中产爸爸

打算用500万给6岁儿子买学区房

而这套北京最著名的小学之一实验二小的学区房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文昌胡同深处

是一间仅仅11.4平米、杂草丛生的破旧老砖房

在夫妻两人看了许久

终于下定决心花500万买下时却遭遇到了房东临时加价30万

这位爸爸一怒之下

决定全家移民美国

这位“移民爸爸”的心路历程只是中国无数中产家庭的一个缩影

也反应了当下社会中产家庭的焦虑

古话有云:“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学区房不仅仅是中产家庭对于孩子的前途的一种保证

同时也是中产阶层渴望下一代向上攀升的敲门砖

另一方面

在当下中国房价飞涨的经济环境下

学区房也成为了中产家庭资产保值的一种手段

就像《八月》里

张小雷的母亲一门心思想要让张小雷上重点中学之后

想要摆脱自身原有阶级向上一层阶级发展一样

都是出于对自身社会地位不安和不甘

《八月》源自生活

也映射生活

在对于下一辈的教育问题上

从当年的走关系托人脉

到如今的学区房争夺战

无一不是说明在当代教育上

人的心理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重视的

不应该是如何让下一代上都好的学校

应该是让他们如何长成一个健康的人

风轻云淡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