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一座城池》解说文案_【原著改编】《一座城池》:一场叙述体的行为艺术

时间:2024-01-03 12:13:04 上传:剩余了ゝ呐些温柔 字数:1594 字

中国剧情/喜剧电影《一座城池》

于2013年上映

由孙渤涵导演

韩寒 孙渤涵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讲述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

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

健叔是高我一年级的同学

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

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

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

从此

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

故事将青年人的无奈、茫然、彷徨与尴尬表现的淋漓尽致

就好像一直在寻找着一条路

然而最后发现路就在脚下

客气点说

这是一部闭上眼也能看的电影

基本上是花了1个半小时又听了遍小说

所幸韩寒有先见之明

没有掺合到电影创作中

当然他的本意是想给年轻导演充分的创作空间

但我始终认为

韩寒在对待原著改编这件事太过草率

随便以看多心态选择了一位完全没有信服力的新人执导

不论是电影制作还是后期宣传都大大的削弱了影片的关注度

之所以继续关注

主要是对《一座城池》电影版的一种“脑淫”

本能的以为母亲长得好看儿子没道理会丑

演员方面虽没什么大牌

但房祖名的戏路刚好比较贴合反叛青年这类形象

加上“筷子兄弟”王太利捧哏

似乎并无不妥

尤其海报上那句犀利的宣传语:“他们的青春讽刺了我

我的青春却逗乐了你”

颇具韩寒式的自嘲风格

细细品味

似乎还暗含了那么点与前段儿的青春电影划清界线的意味

  可惜

电影里的青春并没有逗乐我

反而令人沉闷

此前

韩寒说过

“创作的事情

小说是小说

电影是电影

”如今这句话果然应了验

小说荒诞幽默、调侃了自我

映射了社会

电影却将荒诞化为平淡

意境碎了一地

  原作中讲的是两个肄业青年因为一场群殴流血事件

开启了一段从长江旅社到大荣公寓的异乡逃亡之旅

期间发生了断胳膊断腿儿、创业失败、泡妞失意等一连串倒霉悲催事件

这里面有斗殴、流血、泡妞、爆炸、哄抢等丰富元素

电影本来可以好好利用这些因素使剧情更加起伏

更具张力

但难以想象的是整部电影大部分情节都是由主角的旁白所推动

其余则是由演员们配合旁白的木讷浮夸与慢了好几拍的画面组成

然后在部分场景生硬塞进去一些忧郁的调子以示深沉

而旁白几乎都是原著中的话

说的好听点是完美还原了原著的精彩段落

也颇能表现原著的语言魅力

说的不好听是电影太没自信

缺少对故事演绎的驾驭能力

同时

这种过度旁白化和一层不变的静像处理使电影缺少了应有的流畅度和惊喜感

也使演员的表演貌合神离

睿智幽默的旁白和房祖名脸上的茫然缓滞显得格格不入

而最悲催的主角王太利虽然十分卖力耍宝

但在叙述情境下表演显得缺少深度

有点可惜了这两个个性鲜明的脸谱

不过电影中的多处漫画与虚实结合的处理

生动还原了小说的部分场景

相对是种调剂

  有趣的是

这种相对静止的画面恰恰让人联想到了片中“永久妹妹”的艺术家男朋友

他喜欢抱着几只鸡一动不动的玩所谓的行为艺术

呈现出流水一样的剧情和流沙一样的表演

  当然

也不能完全怪导演

韩寒的小说因为有着很强的主观意识

改编起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加上原著在叙述中往往会插入主角的许多回想

以及离奇的梦境

使得剧情相对比较分散

在这一点的处理上电影为了使剧情相对完整集中

舍弃了小说中的很多情节

比如在大荣公寓期间健叔和王超PK人品吃肉包、买山寨的取暖气

回忆中的“男排”和“盆腔炎”、赛琳娜等

以及原本在小说中通过回忆有大段出场的主角女友C

戏份只保留了一首诗的长度

王超的戏份则相对增多

特别是电影在原著的结尾上做了不一样的处理

小说中结尾是随着工厂的大爆炸

三个人分散逃离

附近的人们疯狂哄抢店铺银行

主角在逃离中巧遇了“永久妹妹”

可以说主角依然有一些无奈与迷茫;而电影则加了一个返璞归真、喜大奔普的结尾

当“我”和健叔壮着胆子结束逃亡生涯

回去自首时却发现原来是场误会

折腾了一大圈

发现路还在原点

虽然有了这样的结尾使得故事相对完整

也体现了迷茫青春路在脚下的主流基调

但缺少新意

格局比较小

削弱了原著中对荒诞现实的讽刺与批判

  其实从原著中段子较多

幽默犀利的旁白和稍显刻意的台词来看

《一座城池》更适合改编为话剧

从情节起伏、奇异程度

以及连贯性来说

个人认为比较适合改变成电影的是《1988》和《光荣日》

剩余了ゝ呐些温柔

文章

3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