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冒险/科幻/惊悚电影《侏罗纪公园》
于2013年上映
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
迈克尔·克莱顿 大卫·凯普编剧
影片讲述了约翰·哈蒙德博士在进行恐龙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
藏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
他从恐龙血中提取出DNA
复制出恐龙
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
没想到的是
公园发生意外事故后又遭人破坏
造成灾难性局面
科学家艾伦和埃莉及来到公园的其他幸存者终于逃出险恶的侏罗纪公园
试图去控制的时候
说明它已经失控了
——衡Isabella·小感悟 《侏罗纪公园》诞生的那一年
我还是个年幼的孩子
时隔20年
它再度被搬上荧幕
给人一次重温旧梦的机会
这部影片具体什么时间第一次看
现已解读不出当初的时间刻度
彼时的我还看不懂所谓的电影含义
只知道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如下烙印:CCTV6播放(或许是
也可能是用录像机看的
不过真的记不住细节了)
结尾部分两个小孩在厨房里躲避恐龙的追捕
大人和孩子一起被两只恐龙追赶着跳到了恐龙化石的骨架上
那时候是在家里19寸彩色电视机上
用很牛叉的有线电视看
所有关于侏罗纪的老日记
残留于脑中的唯剩如许
观看前
还与人讲自己好像看过这部电影
但是记不住到底有没有看过了
直到结尾出现的情节与脑中断续勾勒的残余印象吻合时
才知——经典
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哪怕你忘了你有没有看过
只有星点记忆
当你再看一遍时
恨不能一拍脑门儿惊坐而起!嘿!我看过这里!我记得这人物! 29号晚
在CGV影院观影后
4D效果下视觉配体感的多重展现
给予我迟到了20年的感叹
有人一定会说
这是好莱坞集体3D卷钱阴谋中的一场
我不反对此观点
让我们一起回到20年前
站在那时的时间节点来审视这部影片
仅仅是这部影片本身
你会既兴奋又失落
兴奋在
20年前的好莱坞
斯皮尔伯格
世界赋予他们的光环是经得起时间的摔打锤炼的
这部经典之作哪怕搁置今日
也毫不逊色于哪一部精彩绝伦的科幻巨作
失落在
如今的好莱坞似乎成了一家不知疲惫制造商业片的流水线工场
20年前的好莱坞
是世界电影最高水平品质(大片儿)的同义词
人人都觉得自己看过好莱坞拍的电影才是有品位有面子的事情
20年后
好莱坞貌似成了堆满真金白银的铜臭场
对于这部电影来讲
个人最喜欢的人物角色是马尔科姆博士
那个放荡不羁范儿的数学家
一位敬畏自然的数学家
或许当年我若明白爱情这回事儿的话
看完这部电影后
定会当即爱上他
一心要打造侏罗纪公园的哈蒙德博士
可怜又自负的操控者
操控员工
操控生命
操控自然规律
操控的结果得来的是失控的完败!至于那对儿作为主角的考古学家夫妇
给我的印象倒是平平
没有太多他们是主角的感受
电影特效技术方面
如果说3D是耳朵和眼睛的深度解放
那么4D就是全身感官的解放
在影片外配合电影里行车过程中的颠簸
飞机飞行中气流的对冲
恐龙不费吹灰就推到的车体
小男孩被万付高压瞬间弹飞
迅猛龙猛击关不上的铁门......紧张刺激的部分
配合座椅模拟影片内情景的深化动作
让人全身最细枝末节的血管仿佛都被恐惧加足了燃料
只待临界点到来时全部贲张爆裂!丛林花香萦绕
紧张过后的自然旖旎带给人短暂的喘息
尽管这里释放的香气基本等同于香水的味道......或许那种雨过天晴后混合着泥土气息的味道用出来才是最恰当的
走出影院后
那股惊悚到浑身皮肤都抽紧在一起
骨骼都带有一丝颤栗的感受缓和了约有半个回家的路程的时长(30分钟左右~)
20年前
好莱坞的大师斯皮尔伯格如同他塑造的数学博士一样
敬畏生命的力量
懂得自然规律的强大
亦晓:生命不受任何限制的操控
会自己找到出路
如果给出结论
我愿意说
It‘s perfect! 20年后
顶着3D彩头卷土重来的《侏罗纪公园》
多通了一条妙计——视效技术可以用来圈钱
如果要给结论
我只能说
它变成了被遗留在孤岛上的公园
2013.8.31——衡【问心有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