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黑影》解说文案_恶有善报的技巧——从商业片的一个道德标准看《黑影》的角色塑造

时间:2024-01-09 18:10:52 上传:荷塘月s 字数:2791 字

美国|

澳大利亚|

英国喜剧/奇幻/恐怖电影《黑影》

于2012年上映

由蒂姆·波顿导演

丹·柯蒂斯 塞斯·葛拉汉梅-史密斯 编剧

影片讲述了1752年

约书亚、内奥米·科林斯和他们的儿子巴纳巴斯从利物浦起航

到来美国寻找新的生活

20年后

长大的巴纳巴斯成了一个富有的花花公子

科林伍德庄园的主人

可这个时候

他却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伤了女巫安格莉科的心

于是安格莉科对巴纳巴斯施行了报复

她把他变成了一个死不掉的吸血鬼

两个世纪之后

巴纳巴斯从墓中醒来

来到了1972年的美国

他回到了科林伍德庄园

结果却看到自己的财富如今变成了一堆废墟

那些活下来的科林斯家族的人都过的不怎么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

看上去

巴纳巴斯想要找回家族昔日的荣誉是再也不可能的事情了

现实中的恶人为众人不齿

令人欲灭之而后快

但商业电影中的骗徒、黑帮、劫匪、窃贼却经常能得到“好报”

甚至成为讴歌的对象

却不会令观众反感

这是艺术加工的魔力

但艺术加工也有限度

受制于普世的道德标准

其中很常见的一点是

正面人物可以坑蒙拐骗

可以巧取豪夺

可以大开杀戒

但绝不能直接杀害无辜者

一旦跨过这道界限

该角色几乎肯定无法获得光明结局

即使能逃脱司法机关的制裁

也逃不过道德法庭的审判

不是被黑吃黑

就是意外身亡

绝不可能笑到最后

“诗的正义”必须得到维护

才能令观众获得满足

 以大家熟知的港产片为例

犯罪和黑帮题材大都遵循这一原则

周润发在《英雄本色》中有情有义有魅力

只因其身份是杀人越货的黑帮分子

尽管枪法出众

还是免不了一死

续集中虽然“复活”

但几位主人公联手大仇得报后

结局是静坐等待抓捕——在那个港片不需要“自首”的年代

这样安排仍是必须的

刘德华的角色在《无间道1》中不择手段瞒天过海

逍遥法外

但只是暂时的

《无间道3》中他身份败露

走投无路下饮弹自尽未遂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有趣的是第一集大陆版结局被改成刘德华被抓

第三集上映时很多观众就狐疑接不上了)

《黑社会》系列的任达华也是如此

《英雄本色2》结尾好汉们齐齐被抓  《古惑仔》当年引起评论界抨击

不是因为教坏小孩子

那名目叫做“美化黑社会”

陈浩南虽然心狠手辣

但综观整套片集

他没有伤害过一个帮派之外的无辜者

甚至对陌生人还很和善

因此虽然作恶不少(从通俗道德而非银幕逻辑看)仍有善终(仅限电影

不包含漫画)

这就给辨别能力不佳的青少年“黑社会虽然残忍但都是道德君子”的假象——道学家们虽然有点过虑

但思考的出发点还是正确的

和蔼的陈浩南老师

你真的是黑社会吗 在商业类型片法则更严谨的好莱坞

处理坏人为主角的作品时更如履薄冰

最典型的是偷盗片题材

《盗火线》中德尼罗饰演的劫匪大佬奉行不杀人的行动原则

当手下射杀一名警卫后

他坚决要以帮规处置此人

以此与滥开杀戒的坏蛋划清界限

方能博得观众移情

追车是很容易殃及无辜的激烈动作

但无论《偷天换日》《速度与激情5》中的飞车侠盗们损毁多少警车和建筑物

镜头中不会出现一具尸体

在潜意识里说服观众:他们只是破坏公物

没有杀人

绅士如《十三罗汉》

不但不取人命

连害人都是禁忌

被迫让一个无辜房客吃了苦头以后

还要不嫌麻烦的在赌博机上做手脚

让后者赢得一大笔钱来做补偿

《速度与激情5》只见车撞烂

不见人撞死  常见的美国式英雄

不但竭力保护无辜者

连对手无寸铁或失去反抗能力的敌人都不下手

大家很熟悉一个桥段:好人与坏人大战三百回合

终于将坏人重创

但他并不会乘人之危将其毙命

而是等坏人突施暗算

才逼不得已给其致命一击

所有的编导都知道这是毫无悬念的大俗套

但他们不得不将这个俗套延续下去

因为这是普世道德标准的唯一正确答案

当然

我们常在警匪片中看到例外

比如《猛龙怪客》系列

《警探哈里》系列

《惩罚者》和史泰龙的一些电影中

都有主角滥用私刑的情节

但必须注意

这些作品骨子里是歌颂游侠精神的西部片

主角是游走在都市社会的牛仔

不受当代法制观念约束

他们与约翰·韦恩的区别仅在于后者骑马

他们开车

精神内核和行事准则上则一脉相承

因此不能被纳入当代道德体系来衡量

《绝地战警》这样主流商业片里

好人不会处决无反抗能力的坏蛋  说回本文关键

上述阐述同样适用于吸血鬼电影

早期的银幕上

吸血鬼多是以反角身份登场

成为被主角消灭的大魔头

近几十年来这一定位有所改观

吸血鬼角色出现了善恶多元化

鉴于其吸血天性

是否能压制残害无辜的欲望就成了区分吸血鬼善恶的重要标准

如果他们克制了自己

比如《刀锋战士》和《暮色》中的一家子

就获得了道德力量的拥护

如果他死性不改

如《范海辛》中的伯爵

那等待他的仍是英雄的制裁

1989年的科幻美剧《少年超人》中有一集讲述吸血鬼家族的分裂

一名年轻成员研制出仿血液体

可作消解欲望的替代品

家族长老却认为此举大逆不道

强制他继续猎食人类

代表正义的超人会站在哪一边

不言而喻了

不吸血又为人类而战的刀锋战士是银幕英雄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待《黑影》

德普饰演的吸血鬼显然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角

刚从坟墓苏醒就连杀多名工人来补充血液

后来在篝火晚会上又干掉了一大群嬉皮士

而那名自私的医生虽然图谋不轨却也并非罪该当死

仍被德普咬破了喉咙

但吊诡的是

眼见他犯下累累血案

我们却对这个家伙恨不起来

还衷心期待他能大仇得报、团聚爱人

原因究竟何在呢? 影片的幽默情绪是个重要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血腥的戾气

主角杀完人后

镜头立刻切到他对着巨大的麦当劳招牌迷惑不解

之后是一连串古代人穿越到现代社会的错位笑料

而第二场杀戮干脆笼罩上了黑色幽默

树影摇动中传出惊声惨叫的画面

非但不恐怖

反而叫人咧嘴傻笑

麦当劳?浮士德?  德普赋予这个角色独特的顽童气质

也令人忘记他的杀戮罪行

比如伴随着卡朋特轻快悠扬的歌声

他不停寻找合适的睡眠场所那一段蒙太奇

实在喜感爆棚

萌进你心灵深处

又比如他每次展示催眠功力

总像是心里憋着各种坏面上却一脸严肃的假正经

别提有多逗了

实在很难把如此可爱的人和杀人魔王联系在一起

睡这个试试

哈哈  此外

影片还不忘把罪名全揽到伊娃·格林扮演的反派女巫身上

德普有一段台词

大意是“你诅咒了我

让我变成吸血鬼

被迫做出那些残暴的举动”

其实他身世来龙去脉片头已交代的十分清楚

台词的作用是进一步强调他杀人并非出于本性

颇有点洗脱罪责的功效

 但仅有这样还不足以冲刷观众对于屠杀的印象

一个银幕英雄

纵使有百般借口

千般魅力

仍无法逃脱夺人性命引发的道德谴责

因此编导的最后一招

就是把他塑造成一个非英雄

一个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可怜人

虽然戏份最多

以他在剧情中的重要性甚至算不上主角

只是一个线索人物

两百年前

他看着爱人跌落悬崖

自己被魔咒加身

封存地下

一败涂地

两百年后

他在与女巫的交锋中仍不是对手

最后还靠亡魂出手才得以取胜

既然影片没有赋予他道德上的优越感

那么被迫酿出的几桩血案

就能给他加加同情分

而非增加罪责

观众期许的是弱者的沉冤得雪

而非强者的叱咤风云

这可怜的孩子啊

延续两百年的痛苦啊  本片可以和同是波顿与德普联手的《理发师陶德》对比观看

一样的哥特造型、复仇主题、阴森布景和怪诞的邪趣

主人公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由此可以窥见

在好莱坞成熟的叙事体制下

要让恶人主角罪行滔天

又要获得道德上的胜利

是多么不易

文/方聿南

荷塘月s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