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一九四二》解说文案_一九四二:人权高于主权的明证

时间:2024-01-17 07:58:46 上传:你是我一生呵护德宝づ 字数:2765 字

中国剧情电影《一九四二》

于2012年上映

由冯小刚导演

刘震云编剧

影片讲述了一九四二年

因为一场旱灾

我的故乡河南

发生了吃的问题

与此同时

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

大灾之年

战争逼近

他赶着马车

马车上拉着粮食

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

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三个月后

到了潼关

车没了

马没了

车上的人也没了

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

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

为什么到了陕西

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

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人流中喊:“大哥

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

”老东家:“没想活着

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 转过山坡

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

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

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

别哭了

身子都凉了

”小姑娘说

她并不是哭她爹死

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

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

老东家:“妮儿

叫我一声爷

咱爷俩就算认识了

”小姑娘仰起脸

喊了一声“爷”

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

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

开满了桃花

十五年后

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

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有些让人失望

作为一个宏观题材

在全景式展望的背后

是各条线之间的相互脱节

故事主次不清

人物形象不够饱满

观影印象不深刻...... 可能是期望过高

而且《集结号》、《唐山大地震》还算不错的铺垫

都让人以为冯小刚可以充分驾驭这样一个大的题材

但期望愈高失望愈大

因为是前期的宣传太高

所以就感到没那么好了

其实

即便是《集结号》与《唐山大地震》

域向跟大陆的导演出品比还算可以

如果跟境外欧美导演的佳作比

差距也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

感觉冯小刚还是多拍一些喜剧片为好

 以上算是一个简略的观影感受

这不代表《一九四二》就没有意义

恰恰相反

《一九四二》留给人的反思太多了

用一部电影

引起举国讨论

并有所思考

这样的功劳

是怎么夸耀都不为过的

凭这一点

《一九四二》就很值得一看

更多的话题

在电影之外

 1942年

中原大饥荒

史书记载死亡300万人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而且让人心痛

这距今不过才80年

而如果没有《一九四二》

中原大饥荒这件事

怕还会继续被尘封在纸堆里而少人问津

1942年的中原河南

全省3000万人

死亡300万

1/10的比例

而在豫北的重灾区

比例还会更高

 《一九四二》的剧本在1993年即到冯小刚的手上

最终拍成

中间却用去了18年的光景

想当年

冯小刚的皮肤还是光洁无暇的时候吧

不知道

被搁置的18年之中

有多少是政治的成分

因为提到饥荒

不仅仅是1942年被人忘记了

在之后不到20年的时间

在共和国的1959年-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发生的饥荒及饿死人的事情

我们也被选择性地遗忘了

或者说是被选择性地没有被告知

想知道却无法知道真想吧

在这后一个三年自然灾害里

中国大地上死去的人数更多

达到2000万以上

是1942年的几何倍级以上

而到目前

具体死亡了多少人

也无法真实知道

只要杨继绳老师的《墓碑》为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但因为是个人立史

尚需要更多的佐证与资料补充

看《一九四二》就必然让人想到1959-1962

怕这也是《一九四二》被延误1年的原因之一

 其实

对于饥荒与死亡

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他的研究中已经给出了充分的解释

森认为

自然灾害是不会让人死亡的

无论是旱还是涝

或者是其他灾难

大自然是不会让人死亡的

森认为

自然灾害中让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不公正的权力与制度

而不是自然灾害自身

饥荒不仅源于食物的缺乏

更源于食物分配机制上的不平等

孔子云“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公”

而大抵是这个意思

森认为

即使是最贫穷的国家

只要政府采取了得当的干预措施

也能顺利渡过严重的水旱灾荒

要政府认真努力

饥荒实际上不难预防与救治

由此

他的结论是:“事实是显著的:在骇人听闻的世界饥荒史上

从来没有一个独立、民主而又保障新闻自由的国家发生过真正的饥荒

无论找到哪里

我们都找不到这一规律的例外

” 他还以印度为例指出

印度的最后一次饥荒发生在1943 年

而自1947 年独立

有了多党制和新闻自由之后

便和其他民主国家一样

再也没有出现过某些专制社会、殖民地、一党制或军事独裁国家一再出现的大饥荒

想一下目前的朝鲜

还有非洲上的国家

就真的会发现

饥荒与饿死的人情况

就仅仅发生在专治的国家与时期内

1959-1962年时期大陆所造成的大面积饿死人的现象

也正如当时的极左思潮的泛滥密切相关

这也是我们必须深思的地方

如果在中国再也不出现那样的历史时期

就必须在政治上不走回头路

持续保持改革与开放

这个话题本来可以挖的更深一些

但限于篇幅与文章发表所能有的尺度

就不再继续说下去了

或许

以后换个场合

或者换个引子

可以将这一话题好好地阐释一下

 因为这是一篇影评

还是回到《一九四二》上

以影片中一位主人公的视角来说道说道

这便是阿德勒安·布罗迪饰演的美国《时代》周刊驻华记者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 Theodore White)

其实

在当年

中原旱灾的严酷

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白修德才得以缓解的

当时

白修德从1942年战时的陪都重庆来到了河南

亲眼目睹了遍地哀鸿、饿殍盈野

看到人相食

野狗吞噬尸骨的情况

他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并且绕过了当时的新闻审查

直接在美国《时代》周刊上进行发表

当时正好是宋美龄访美期间

一时引起轰动

也让宋美龄颜面大失

勃然大怒

之后蒋介石接见了白修德

并且迅速展开了援救

赈粮被运到了灾区

饿死人的情况得以缓解

中国时任总统蒋介石在接见白修德时表示

认可了白的做法

并指出他做的记录比当时中央派往河南的调查员更有效

 白修德的做法

在美国的大刊上直接发文

然后以国际压力向中国政府施压

这实际上是对主权的一种干涉

何况

白修德的做法还是绕过了中国的新闻审查

从制度上就不符合中国的规定

这种做法已经超出了一个记者应该做的事

需要更大的悲悯与同情心才能做到

何况

在当时

不仅当时还是之后

白修德都是以亲共而存在的

并且为此在之后受到了美国反共的麦卡锡主义的迫害

无论是个人立场

还是报道的手法

还是报道的内容

白修德在当时的做法都不为中国政府所能容忍

好在

白修德没有私心

而且他也只有这样做

才能真正地去帮到灾难中的河南

即便是到了今天

作为中国人

都应该去感谢白修德

如果不是因为

还不知道河南将会继续死去多少人

 如果站在民族的角度

这就是一个悖论

认同了白修德

就是对自己主权的一种妥协与暂时性放弃

而坚持主权

则灾区中的人还将会继续挨饿受冻下去

冻馁贫困

不知死伤凡几

而要正视这个问题

就必须要认清楚

新闻媒体的“第四权力”的说法的含义

它出乎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之外

形成自成体系的一种权力

独立而自洽

自成一格

并发挥作用

而且可以超出国境

只对真实与客观负责

它关注的是最根本的人权

那么

人权高于主权

就会成为必然的

其实

在目前的国际社会上

人权高于主权

已经成为一种普世价值

但这种价值观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在我国

包括我们身边的很多具体的个人

都还无法去接受这一观点

 但白修德的做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接受还是不接受

在现实面前

都无法更改

我想

这就是观看《一九四二》的副产品之一

值得我们去好好地思考

你是我一生呵护德宝づ

文章

5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