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团圆》解说文案_两个老兵的谈判 ——《团圆》之间的“不团圆”

时间:2024-01-18 01:58:38 上传:南汐寒笙 字数:3155 字

中国剧情电影《团圆》

于2013年上映

由王全安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团圆》取材于真实的故事:一名台湾退伍老兵垂暮之年返回故地上海

寻找当年失散的恋人

并希望带她回到台湾

时隔多年

他的突然出现打破了这名女性和她现任丈夫原本平静的生活

她的上海丈夫虽然同意两人一同返回台湾

但内心却又无法平静地面对分离

年迈的妻子也陷入爱情、亲情、恩情的纠结之中

一段历史、两份感情、三位老人

《团圆》用平缓、从容的镜头语言

演绎了一个极具东方色彩的家庭故事

2010年

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一王全安凭电影《团圆》再次获得柏林影展的青睐

斩获银熊奖最佳编剧

此后

时隔三年

《团圆》才在国内低调上映

虽然排期不利以及宣传力度远比《白鹿原》要小

但是其丰富的电影人物寓意以及用心经营的故事情节编排

使影片获得不俗的口碑

时值该片发布四年

台湾再次发生学生运动

“反服贸”事件暗示了大陆与台湾之间的60多年的冷战裂痕

依然需要极大的努力去缝合

老一代的“乡愁”情怀在宝岛上渐渐褪去

新一代的“不解”与“敌对”弥漫着一股新的“戒严气息”

它不来自政治

不来自历史

而是来自无从寻找归属感的反抗

当“外省人”融入本地人

新生代对隔岸的想象不再是余光中那枚小小的邮票或母亲那头薄薄的坟墓

他们严阵以待一位侵略者

而老一代的宽容和理解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反抗武器

面对今日大陆与台湾的状况

《团圆》是一出温情的缓和剂

影片中偏灰色调的上海景观

女主角乔玉娥(卢燕饰)眼神里由始至终透露出的淡淡哀愁

展现了这道长达60年的裂缝里隐含着许多人的无奈与恩情记挂

1987年

蒋经国废除《戒严法》

而电影《团圆》也是改编自一出真人真事

讲述台湾老兵刘燕生(凌峰饰)在妻子离世后随着老兵探亲团回到上海

寻找当年在国民党从上海撤退到台北之时

与其走散的怀有身孕的妻子乔玉娥

此时

乔玉娥也已经在大陆和大陆老兵老陆(徐才根饰)另有家庭

燕生却有准备带玉娥回台湾的准备

几经波折

最后玉娥始终选择留下

含泪送别燕生

《团圆》的海报一开始便揭开了故事的主旨

海报主要有两幅

第一幅是以红色为背景

中间是“团圆”二字以及英文译名Apart Together的简单设计

意味着影片是充满东方传统色彩的故事

同时也贯彻了具有王全安的中国特色的审美经验

另一幅海报是电影名字下面

燕生、乔玉娥和老陆同在一张正方桌子上吃饭

三人各怀心事的场景

三人在这一空间摆设下一共晚餐的情景在影片中出现了三次

王全安巧妙的设计——“等咱们把好酒喝了

把好菜吃了

再说

”使这个饭局为整个故事的情节递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第一次的三人饭局

是刘燕生刚回上海

老陆热情招呼燕生

玉娥也感到安慰

此时老陆和玉娥还没知道燕生这次回来的动机

燕生对老陆的关心十分感激

却不断羞愧地低下头

再次

是燕生鼓起勇气后

跟老陆说出了自己要带玉娥回台湾的想法

不料老陆十分高兴

表示自己没有问题

但是要问问儿女们的意见

此刻

其余二人仿佛放下了心头大石

老陆的兴致高昂

还喝起酒来

但是老陆的宽心却令故事的发展变得扣人心弦

最后一次

是老陆在饭馆倒下之后中风初愈

玉娥选择隐痛留下

二人向老陆发表“好消息”

三位迟暮老人互相感激安慰、欢歌

刘燕生的《年轻的故乡》

“妈妈呀

爸爸呀

流浪呀... ...年轻的故乡是我最后的家园”

接着乔玉娥的《天涯歌女》

“郎啊咱两一颗心

到最后老陆的《香槟酒满场飞》

让在饭局中情愁思念的情绪消散

层层推进之下

电影完满地以高歌“流浪”与“归家”把故事最后的着落点放回原点

“两个老兵的谈判”就此落幕

就如燕生和玉娥回到当年约会的小旅馆

商量着如何跟老陆开口的时候

燕生说的那句话:“这比当年国共谈判还难啊

”台湾老兵的感概

一时点亮了影片的全局布置

而三度出现的三人饭局上

大陆老兵老陆映射着共产党如今已完整有完整家室

“儿孙满堂”的境地

台湾老兵燕生却怀着国民党讨价还价的忐忑心情

而乔玉娥的身份隐喻确实多重的

她或许是当年的“上海孤岛”

或许是当年无法追随国民党而留下的愤慨之士

当然其实仅仅就是千千万万个乔玉娥的其中一个

然而

不再年轻的三人

却怀着昔日对爱情、自由以及理想的热炽之心

在影片的最后高歌

往事如烟

乔玉娥以一年的感情换来一生的等待

影片中她不断如小女孩一般戚戚地无声流泪

燕生便说:“你不要哭

不哭

不哭

”仿佛昨日少女与少年之间相互偎依的热恋在岁月的磨难后应然鲜活地留下来

王全安对捕捉女性心理的处理非常精准敏感

使乔玉娥这个具有复杂身份和复杂情感的角色有了完整的表达

玉娥面对燕生的时候是像女孩一般的

流泪、牵手、拥抱

她对燕生是有爱的

至死不渝

而面对老陆时

她是沉默、守规矩、高雅的

在她和老陆“离婚”的那个早上

玉娥对着镜子端庄打扮的情景与老陆在一旁狼吞虎咽地吃早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儿女

玉娥也是端详的

不在他们面前流露出自己过多的情绪

当然

老戏骨卢燕炉火纯青的演技

以及在花甲之年脸容里不变的清秀貌美

是这个角色能够丰富呈现的最大保证

故事中

燕生和老陆都是当年两党的老兵

燕生优雅和浪漫气质和老陆的憨厚、老实、热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如提起往事

刘燕生说:“那时

民国三十八年的时候

”老陆便激动地纠正:“不不不

是1949年!”

两位老兵根深蒂固的拥护党国情结在影片中发生了有趣的碰撞

我们也从这些细节里感知到王全安在把握两岸之间的老兵/人的特质非常用心

老陆对燕生的热情是由衷的

就如从《告台湾同胞书》以来

大陆频频向台湾热情招手

实施各种极其宽松的优惠政策

对于燕生/台湾人的到来

他们所住的街道办甚至敲锣打鼓地夹道欢迎

街道办主任更专程到陆家祝贺

所以

我们不难获知老陆的热情是寄托了多年大陆人民对台湾人民的期待与思念

老陆也秉承了共产党老兵当年的节俭、爱党爱国、对家庭忠实等等的美德

他平常不舍得在吃喝上面花钱

却跑到市场里面花了400块买了四只螃蟹招呼燕生

面对燕生要求玉娥跟他回台湾

老陆也欣然答应

但是

尽管老陆以喝酒、享受人生等等掩饰自己的落寞情绪

一次中风

如玉娥所说

“他受了这么大的刺激是因为你和我啊

这里便揭示出此次“国共谈判”并不是你情我愿就能那么简单地解决的一件事

老陆中风之后

玉娥去台的决心已经渐渐融化

而燕生开始明白自己对老陆的亏欠不仅仅是能以金钱来弥补的

在影片中

每次提到去台湾去

玉娥总是叨念:“但是老陆呢?老陆他是个好人啊

”老陆虽然不解风情

没有燕生的风度翩翩

但是老陆在临危之际娶了玉娥

还不嫌弃她怀有燕生的儿子

在文革的时候

玉娥几度寻死

得老陆无微不至的爱护才能挺过来

“老陆是个好人”

玉娥曾对燕生说:“我这辈子都是生存下来的

为了儿女们

我才活着

”玉娥和燕生抱着这个终生遗憾度过之时

老陆又何尝不是

老陆深知玉娥爱的不是自己

妻子对隔岸是有整整一辈子的牵挂的

但是老陆扛下来了

在老陆中风的那个饭局中

他自己揭开了这段隐伤

当年他是一个副连长

前途一片光明

别人都劝他不要娶一个国民党遗孀

结果

和老陆同期的一些战友已经各有各的成就之时

老陆只能带着自己的妻子和不是亲生的儿子艰难生活

尽管后来和玉娥有了自己的两个女儿

但是他从来没有偏颇对待任何一个儿女

团圆一时是易

以政策、欢迎仪式、探亲团等等为两岸人民砸开了交流的封闭

但是团圆一辈子是难

60年的坚守、忍耐和恩情成为了一张繁复的情感文化图景

海报上三人各怀心事

也透露出了特殊历史发展留下的隐伤与无奈

《团圆》和王全安以往的电影一样

采用了“圆形叙事”的结构模式[1]

刘燕生的“归来”与“回去”

形成了一个人物动作上的圆形循环

也是整个故事的架构所在

这个循环以居委会的欢迎仪式始

以弄堂里的聚餐欢告终

有趣的是

陆家给燕生办的饯别

却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仓皇结束

燕生没有完成的那首台湾70年代的流行歌《毛毛雨》成了一曲悠长美好的未完歌谣

而生活却在继续

两个老兵的谈判终于结束

时代的脚步依然不为“个人”所动摇

该留下的留下

该走的也走了

不埋怨时不与我

历史的力量不在书写的文本以及虚构的英雄谱系当中显现

它本该就是一些“不团圆”的“团圆”里留下的沉痛与无奈

(影评原创

转载请注明

否则后果自负

联系christine1002@hotmail.com)

南汐寒笙

文章

4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