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头脑特工队》解说文案_头脑特工队:当盗梦空间强奸了玩具总动员

时间:2024-05-28 16:30:13 上传:南殷 字数:4279 字

美国动画/冒险/喜剧电影《头脑特工队》

于2015年上映

由彼特·道格特 罗尼·德尔卡门导演

彼特·道格特 罗尼·德尔卡门 编剧

影片讲述了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

莱莉也是这样

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

莱莉也只得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

和所有人一致

莱莉也是被她大脑里的五位情绪小人共同支配——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

这五位情绪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

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

然而搬来旧金山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

混乱渐渐在控制中心里滋生

莱莉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

五位情绪就因为失控令莱莉在新同学面前出丑

混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

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

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厌厌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乱

莱莉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

乐乐和忧忧则要想尽办法要回到控制中心

力求在莱莉完全崩溃之前挽救她的生活以及家庭

皮克斯的动画作品是很难评价的

这种困难

并不体现在其作品的质量上

In fact

皮克斯自创立以来大小作品鲜有差评

即便是《汽车总动员》也是娱乐性很强的作品

我个人最不喜欢的

是《虫虫危机》

而这也是皮克斯唯一一次非原创的改编作品

而我最喜欢的皮克斯动画

是《Wall.E》《飞屋环游记》《玩具总动员3》

排名分不出分先后

这种困难

主要体现在厨太多

厨者

脑残粉也

在很早的时候

我就是皮克斯的厨和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厨

然而这几年随着两方面的厨越来越多

不由自主地

我就厨转路人了

因为厨是评价一部电影的最大敌人

去年11月的时候

我写过《星际穿越》的评价

然而喜欢那篇评价的观众并不多

究其原因

怕是我没有一个劲儿地鼓吹大法好买买买看看看吧

所以这一次我也不会这样做

But

我的确喜欢《星际穿越》和《头脑特工队》

诚然

和业内同行比起来

《头脑特工队》绝对要高出一个档次

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内涵上

不仅仅是对手的追赶对象

更直接在对手连见都没见过的其他方向上开疆辟土

这种伟大而卓越的精神

怕是有9成

要归功于皮克斯四天王:约翰拉塞特

安德鲁斯坦顿

布拉德伯德

彼得道格特

这四位领袖人物对皮克斯的影响究竟多大

从皮克斯自家作品质量和评价就可以明显看出:自大团圆式的《玩具总动员3》之后

《赛车总动员2》

《勇敢传说》

《怪兽大学》

说不上跳水式的坑

但和之前的创新力

哪怕是表现力比起来

也的确是不好看

约翰拉塞特重心日渐挪到东家迪斯尼的动画业务上

结果连续几年都比自家更有看头

《勇敢传说》诟病之下在奥斯卡大本营战胜《无敌破坏王》以后

再无佳作

安德鲁斯坦顿、布拉德伯德去给迪斯尼拍真人电影了

一个拍瞎了《异星战场》祸害了泰勒克奇

一个靠着JJ和靓汤加持《碟中谍4》完成任务

今年本性暴露拍瞎了《明日世界》祸害了乔治克鲁尼

最后剩下的那个

就是留守皮克斯

专注培养新人的彼得道格特

从《头脑特工队》的身上

明显能看得出《怪兽公司》的影子

这是因为《怪兽公司》剧本和导演也是彼得道格特

然而两者之间的落差是很明显的

《头脑特工队》好看么?好看

现在动画界越来越雷同越来越俗套

《头脑特工队》凭借题材优势绝对锁定今年颁奖季

但是是皮克斯式的好看么?似乎并没有

这种有点匪夷所思的落差

再联系到《恐龙当家》的跳票外加推倒重建

皮克斯的内部

恐怕出了大问题

除了《怪兽公司》以外

我们在《头脑特工队》的身上

能够清晰地找到《玩具总动员》系列的思路和致敬

同样是围绕在孩子身边的一群不是人的人型角色

脑袋里面全是怎么让孩子有个快乐至上的人生

在故事前段早早地就离开了该在的位置上

进入了为了孩子漫漫回家路的课题

甚至和《玩具总动员》一样

有个首尾呼应的时间轮回来总结这段奇妙冒险

而这种思路

就是皮克斯最擅长的大家长式思想教育

无论是胡迪还是毛怪

这些人类以外的角色在和人类(孩子)共处时

总是主动承担了大家长的地位

对人类角色有着没来由的、但又是写在设定里一样、自然而然的关心和呵护

在这种设计

注定了皮克斯动画的受众群和故事深度要比一般动画要广:小孩子可以看耍宝

而成人可以从其他角色身上

毫不费力地看到自己

而这种最基础的家庭最大的感情模式

不仅屡试不爽

而且不是简单模仿就能够成功的

隔壁去年推出的《天才眼镜狗》就是最好的反例

然而

在这个设定的开发上

《头脑特工队》存在明显疏忽

其一

人物存在关系过于复杂

在《怪兽公司》和《玩具总动员》之中

人类父母的形象是刻意位居二线的

这种设置有其必要性

角色在功能上不会发生冲突

也方便设置反派角色

然而在《头脑特工队》中

这种冲突就造成了有点突兀的观感

父母的形象和功能

与小小人(尤其是Joy)几乎完全重叠

而小小人

本该是小主人公Raily自己的投影

我们看到

除Joy外四个角色

都能看到Raily作为teenage girl该有的情绪化表现

只有被赋予了说教意义的Joy格格不入

其二

《头脑特工队》

连一个反派角色都没有

这是一种非常冒险的做法

而且从结果来看

这种对立形象的缺乏对戏剧冲突造成的破坏

要远比想象中要大

反派色彩的角色有没有?有的

Sad就带有这样的部分功能

会对Raily产生“不好”的影响

然而Sad在整个电影中

担任的任务

更多的是旅行的同伴

和孩子角色的代言

她和其他小小人之间

连个像样的冲突都没有

那么电影的戏剧冲突源于哪里呢?一句说的烂的不能再烂的话:人最大的敌人

就是自己

这个设置

并不是不能用

甚至在《超人》里也用过

然而在《头脑特工队》里

负面的自己

连一个具体的形象都没有

本片中的负面形象

如果找一个更贴近的比喻

怕是灾难片了

自我情绪的崩溃

被字面意义上地

真正处理成了世界的崩溃

然而灾难片之所以为灾难片

就是因为其能展现出逼近真实的奇观式破坏场面

由此能引发观众的情绪通感

这是动画电影的最大短板

而《头脑特工队》本身也并没有对此作出创造性的弥补

反而走了一条更加传统的道路

那就是剧力不足

世界来填

《头脑特工队》片长约86分钟

到了60分钟

还在出现新的设定

这是非常不好的

在以往任何一部皮克斯动画电影中

无一不是尽量压缩背景设定的介绍时间

简单地说

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建造一个游乐场

而让观众用更多的时间

在游乐场里享受时光

而《头脑特工队》因为设定复杂堪比《盗梦空间》

同时要照顾到“未知之地奇妙冒险”这一动画电影的基本定律

主人公即使是这个头脑世界的名义最高控制者

也要强行对这个世界作出完全陌生的反应

设定的时间完全无法压缩

所以这一次

足足花了70%以上的时间在塑造世界观

而用了25%不足的时间

来真正地雕琢故事

如果真的是讲皮克斯风格

《无敌破坏王》就是更好的同类型建筑蓝本

如果有约翰拉塞特掌舵的话

《头脑特工队》完全也应该有那样有条不紊游刃有余的叙事节奏

那么这样复杂的设定

甚至牺牲故事时间都要说完

在《头脑特工队》里的表现力如何呢?优秀以上

完美未满

在《头脑特工队》的设定体系之内

这个“情绪控制行为”的大框架开发得相当深入和具体

将各种情绪和抽象概念具象化

形成了非常有趣而又值得探索的世界观

“记忆球”、“梦工厂”、“思维列车”、“遗忘之渊”的概念或许并不新鲜

各种奇观之间联系薄弱而孤立

也并没有系统地有机结合起来

但无论是“核心记忆”的设计

还是“性格之岛”的设计

甚至是“抽象之屋”的设计

都是非常

非常地美妙和愉悦的

但是这个大设定本身

是极容易产生困惑的

大家长式的人物设置

使得电影里的是非观被完全抹杀

取而代之的是“快乐与否”

甚至这种“快乐至上”的描写

让Joy一个角色俨然成了大家长中的大家长

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所有人都要围着她转

破坏了其他角色的存在意义

而为了追求Raily的快乐

平添了不少乱子

甚至在“把人吓醒”的必要性上

有点三观不正的嫌疑

而更容易引起这种观影上的不适感的

怕是从根上起小小人的设计了

小小人的设计

容我举两个例子:1、奇幻童话巅峰作品、德国小说家瓦尔特莫尔斯的《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第十三章:我在大头颅里的生命

这部伟大的童话作品我推荐每个人去阅读

既有着不失童真的冒险故事

又有令最好的幻想小说家们都要脱帽致敬的世界设计

而在这部作品

尤其是第十三章里

相信你会有相当强烈的既视感

2、2001年动画电影《终极细胞战》

雷同而又传统的身体冒险设计

这部动画中

能引发的不适感要小很多

因为传统观念上

身体是机械式运作的

而头脑并不是

《头脑特工队》就大大挑战了这个观点

然后引发了一系列细小的漩涡

Raily本人

在动画中由于这个设定

表现起来就跟一个空洞的、无灵魂的机器人一样

没有思考

易被操纵

思维和感情谁更重要?理性和非理性谁才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指南?《头脑特工队》都选择了后者

并且刻意无视前者

在一个到处都是有着自我意识小小人的大脑里

人类最重要的意识思维

竟然只是一趟无意识的列车

这样的结果就是

又要人类表现出独立的逻辑和思考和情绪

而又要小小人们有自己独立的逻辑和思考和情绪

人类又要有对人类世界问题的判断和思考

小小人又要有对头脑世界问题的判断和思考

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逻辑混乱

在前20分钟尤其明显

简单地说

《头脑特工队》并不像是小小人控制了人的情绪

而更像是小小人的小剧场

人类该有什么情绪

他们就做出相应的反应

本该是小小人牵着人类去走

然而由于自由意志这个始终绕不过去的大山的存在

变成了小小人是人类的固定特型演员

而创作者们对这个问题显然是有认识的

因为20分钟之后

两个世界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频率大大降低

而成了单方面对头脑世界的破坏和压制

聊完了重头戏的设定

再来看故事

就格外轻松

因为《头脑特工队》的故事

不仅不复杂

而且非常无特征

一个极具美国特色的搬家融入新集体困难综合征

这样典型到不能再典型的故事

辨识度相当的低

Raily的家庭

大概是皮克斯动画中

特征最少的主角之一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家庭

非常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故事又涉及到孩子的成长和回忆

极易让成人和孩子同时感动不已

然而

在人类这一重里

《头脑特工队》讲的根本不是成长的烦恼

而是如何育儿

主人公是Raily吗?并不是

故事的主人公

是以Joy为代表的大家长

价值观也是以大家长的角度出发的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阵痛

只有物理的拆解和分析

却并不追求情感的理解

所有人都在呼喊他的“性格之岛”崩溃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感受到她的痛苦;反之成人对孩子不再快乐、不再一如往昔的单纯所表现出的眷恋和不舍

倒是浓墨重彩地写个不停

而在非人角色这一重里

《头脑特工队》讲的也并不是合作的重要

而是用了86分钟介绍了一个词:mixed feeling

相信如果你看过电影

再见到这个词的时候

会有恍然大悟式的理解

没错

《头脑特工队》就是这么夸张地用了86分钟介绍了一个常见到了废话的程度的一个概念:复杂情感

虽然《头脑特工队》有着头重脚轻的整体设计

弱戏剧冲突的主体故事

还好笑料倒是依旧充分

但整部电影最有趣的部分

集中在整个故事结束之后的花絮彩蛋里

非常不解

如果这部分提到最前的话

会有更为舒适的喜剧效果

但是

在最后的最后

我还是要强调一遍:我的确喜欢《头脑特工队》

到了我自己啃完生肉

还自制了全片的字幕的地步

再次墙裂推荐:《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

南殷

文章

9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