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英国|
法国剧情/音乐电影《醉乡民谣》
于2013年上映
由伊桑·科恩 乔尔·科恩导演
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参考了民谣歌手戴夫·范·朗克的亲身经历
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民谣音乐全盛期到来之前
在纽约的皇后区一名叫做勒维恩·戴维斯的歌手沮丧和失望的奋斗故事
两天前
有个朋友发了一条朋友圈是这么说的:最近有一些事让我觉得
爱不到自己喜欢的人
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物
愿望总是失之交臂
长此以往
人生过得也挺没劲的
我没有回复
也不知道怎么回
两天以来
我一直在琢磨这句话
态度是太悲观了
却是句句实话
要说那些打鸡血的成功学
听多了还是不如发个牢骚来的实在
毕竟能有多少人打心眼儿里的觉得知足呢
我把有梦想的人分成两种
一种是知己知彼
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朝梦想迈进的人
而另一种人
则无法看清自己
向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我没有看过原著
从Goodman先生给Llewyn的评价来看
Llewyn属于后者
传统励志片会在影片黄金分割处开始让主角看见成功的希望
这是一个幸福的童话结构;后来《当幸福来敲门》将成功的时刻拖到了结尾
这是心灵鸡汤;而我们的Llewyn先生自始至终都没能咸鱼翻身
哪怕只是扑腾几下——这是残酷的现实
Llewyn不断地煎熬着
挣扎着
左右摇摆着
就像现实中的我们自己
又何尝不是在这个社会大洪流中挣扎
也曾尝试奔跑
又跌的头破血流
毕竟
这世上又有几个鲍勃迪伦呢? Llewyn开车路过阿克伦
他没有拐弯
也没有停留
只是默默地开过去
他知道那里有他的骨肉
有一个曾经有肌肤之亲的姑娘在等他
可是他没有选择那条路
他做出选择就像当初姑娘做出独自生产的选择一样
选择是自己做的
命运也是自己的
只有自己对自己负责
顾不了别人
而对那个姑娘而言
当初既然选择了独自生产
就要做好一辈子独自抚养孩子的准备
很多青春小说总会给我们错觉
好像自己选择的命运
某一天
那个人就会回来和你一起承担
影片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选择与命运
Llewyn的自命不凡和不肯妥协
Jean则选择像世俗低头
Jim也开始为了糊口而迎合唱片公司……Llewyn下车前
停下来思考猫咪的命运
在那短短的几秒钟里
猫咪的眼神可怜得让人心疼
也是短短的这几秒钟
它就被残酷地决定了被抛弃的命运
我很怜悯在这个人类主宰的社会里
动物们的命运
有时也觉得自己太滥情
看见螃蟹在挣扎着想爬出命运的冰柜
我只能做到自己不去杀害它
却不能阻止别人不去吃它
曾经有同事看我如此矛盾又时常割舍不下的样子
安慰我说
猫有猫命
狗有狗命
你救不了所有的动物
从此这句话就刻在我心里
每当看见动物们死期将至又无能为力的时候
就默念着这句话低头走过
若不是科恩兄弟这次将猫的命运映射到Llewyn身上
我还没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样被别人无暇顾及的呢
其实想一想
在社会上
我们都是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
想起那天在旅行途中
在黑暗中孤身一人等着打车
好不容易等来一车
却被旁边走来的四个结伴驴友捷足抢先
我张嘴想说让我一个姑娘先走吧
却又生生把话咽了下去
以前总听别人说
走上社会就得自己靠自己了
以前不觉得什么
毕竟学校和公司里
还是多少会被关照着
可是那天在黑暗中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靠自己
猫有猫命
狗有狗命
艺术家有艺术家的命
先不说Llewyn能不能被称为艺术家
可是玩艺术的骨子里那点劣根性他却一点也不少
比如他的敏感、愤世嫉俗
倔强又爱面子
不肯妥协的后果不是成就经典
就是苟延残喘
道不同
命就不同
他没有放弃肉体和灵魂
就没有麻痹自己的理由
从一家借宿到另一家
还是那句话
谁又顾得了你明天是否还有屋檐避风挡雨呢? 写了那么多
人生过得是不是没劲
我还是说不上来
每天我们都在忙碌
可忙的都不是自己想忙的事儿
或许忙的没有时间去反应这是有劲没劲
很多问题没有答案
要是有了答案
我们也就不至于如此庸碌奔波了
可以确定的是
想想自己有的
别人没有的
少一点敏感和愤世嫉俗
多一点娱乐精神
命运改变不了
努力改变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