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韩国|
美国剧情/惊悚电影《斯托克》
于2013年上映
由朴赞郁导演
文特沃斯·米勒编剧
影片讲述了英迪亚的爸爸死在了一次交通意外中
他的妈妈痛不欲生
但还是重新拾起了生活的火种
这个时候
他的叔叔查理开着一辆拉风的敞篷跑车来到了他的家门前
查理
像是一个奇怪的男人
以前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查理在英迪亚的家里住了下来
和她的妈妈产生了一段暧昧的感情
可是这个时候
英迪亚的心中开始有了异样的骚动
他似乎觉得这个叫做查理的男人本应该属于自己
在夹杂着恐惧、悸动、欲求、爱情、报复等等情绪生活一段时间之后
英迪亚开始变化了
这个原本纯真可人的少女开始变得暴戾和凶悍--谁又知道在这变动的背后
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看完片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全片都沉浸在一种“不确定”的氛围里
《斯托克》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
而且情节是直线发展的
甚至可以说它在某些方面是单薄的
但在每一帧看似平静的画面下总有一股不确定的力量在不停地激荡
导致观众会不停地反问这些人现在在干嘛?一会儿要干嘛?影片也正是靠着这种不确定感吸引观众进入India的成长世界
影片的不确定性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就是我们几乎无法去定义它的类型
《斯托克》中充满了惊悚片的元素
也释放着恐怖片的气氛
甚至还有对犯罪暴力的白描
但我们没法轻易地把它划归为任何一类
因为《斯托克》它很怪
而且怪得优雅
它的故事内容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或者引用导演自己的说法
它就是“一个女孩的成长故事”
但它的风格类型却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可能绞尽脑汁最后也只能挤出一句
“看完你就明白了”
这种影片类型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带来的一个效应就是观众不知道该用什么心态去对待这部影片:如果抱着看惊悚片或者恐怖片的心态去接近《斯托克》
到头来会发现它根本不吓人;如果抱着看暴力场面的心态去接近它又会发现这些场面太“人性化”
太尊重观者的感受(“人性化”这个词是影片的制作人之一迈克尔考斯提甘提出的)
而当观众发现自己无法掌控影片基调的时候
余下的一切关于影片的元素都开始动摇
影片最彰显功力的就是导演利用极有限的空间、极有限的人物创造出了无限的不安与不确定感
作为封闭空间存在的房子在影片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正如影片主演Mia所言
房子已经不仅仅是道具
它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导演朴赞郁起初想将故事的物质背景移植到一座哥特风格的城堡内
营造皇后与公主被囚困的氛围
但看到位于纳什维尔的这座古宅后他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因为导演发现这座古宅除了比自己设想的城堡小之外
在其他方面简直就是故事最理想的发生地点
这座房子的格局并不复杂
不像哥特城堡那样好像到处都会有机关暗道
但它很适合透视和窥探
正片中删减了一些镜头
其中包括Gin姨妈来到斯托克家后跟India在厨房发生的对话
这段情节被收录在了花絮中
而且很好地展示了导演是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价值的
[被删减片段中India与Gin在厨房对话
Charlie在偷听]在这段情节中
India与Gin在前景的厨房中对话
Charlie则借助房间格局在背景中偷听
其实说偷听都是冤枉他了
因为他分明就是在光明正大地听
这个画面是三角形构图
按说应该传达一种稳定性
但Charlie这个顶点的站位明显往India这边偏
使画面中的三角形
也就是这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形成了一种拉扯感、紧张感
同时
India与Charlie都着浅色服装
与房子的绿色融合在一起
两人的目光同时指向并叠加在穿黑色衣服、与房子基调格格不入的Gin身上
好像人物和房子都在拒斥着这个突然闯入故事中的人
不出所料
Gin最后确实被干掉了
Gin的被害使影片陷入了更深的不确定中
因为故事的道德中心
或者说潜在的拯救者
已经完全消失了
Gin的出现使我们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她的善意和理智让我们相信或许她可以成为制衡Charlie的力量
但是这点星星之火还没有形成燎原之势就被掐灭了
India的救命稻草就这样被除了根
她再次被卷入成长的挣扎和与各方力量抗衡的漩涡中
影片中几个十分重要的意象就是鸟、蛋与窝
这些意象在Charlie刚刚来到斯托克家的时候被给予了充分的镜头关注
在这个场景中
Charlie挪开了禽鸟标本
露出了标本下染血的蛋
和依旧保护着这颗蛋的鸟窝
染血的鸟蛋主要指向两个层面
首先
India的守护者会成为她这场成人仪式的祭祀品
India挚爱的爸爸Richard在她18岁生日当天被残忍杀害
生与死两个主题在这里激烈地碰撞
正如象征生命的鸟蛋被染上了象征死亡的血液
而姨妈Gin——这个本来有希望成为故事的道德轴心并挽救India的人——也被残忍地杀害
使India的成人路上又少了位引人
India的这两位守护者都是被Charlie所杀
正如是Charlie挪开了保护着鸟蛋的标本一样
但这颗染血的鸟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与影片主旨更接近的象征义
那就是主角India的性觉醒之旅
India性意识的觉醒伴随着死亡和杀戮
她释放出的内心的怪物会轻而易举地失控
成为杀戮的机器
同时
egg这个词一语双关
再考虑到影片所关注的女孩特殊的成长时期
其性指容易让人联想到破处
影片中一组让人印象极深的镜头就是India将鸡蛋按在桌子上碾压
蛋壳一点点碎掉
破碎的声音被无限放大
好像是童真被碾碎的声音
而在India杀死Charlie后
她左脸的血迹也很好地呼应了血蛋的意象
意味着她的成人礼即将完成
Charlie叔叔这个角色本身也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像是India的父亲:Evie说Charlie与Richard年轻的时候很像
Charlie在India18岁生日的当天回到斯托克的家宅中
并像Richard一样与India有某种程度的感应和吸引
这样的情节安排让Charlie看起来很像是Richard的化身或另一面
同时他又扮演着超越父亲的角色:他是India性觉醒过程中的“导师”
我们可以不把Charlie和India能够看到、听到比别人多的东西当做一种玄密的超能力;我们可以将这看做一种被戏剧化、被放大了的情人间的感应
Charlie的信使India确信自己是独特的
就像在一段感情中女生总愿意相信自己在对方心里是独特的
但信件的邮戳揭穿了一切谎言
India萌动的幻想破灭
就像一段感情走到尽头时女生发现原来感情就是互相欺骗
所以
与影片戏剧化的呈现方式一样
India选择了戏剧化的方式结束自己与Charlie这个角色之间的纠葛:灭了他
India成人礼的最后一步就是要走出家门
像成熟的小鸟要飞离巢穴
她将所有印证了自己童年的运动鞋丢在身后
穿着Charlie送的高跟鞋(性的象征)
离开了这个保护、囚困了她18年的古宅
性觉醒后的India不再有女孩的青涩
她开始明白自己作为“女人”的魅力
以及这种魅力可以带来的巨大杀伤力
在影片结尾
India也彻底地变成了恶的化身
为自由而大开杀戒
影片的结尾也是让我一直想不太明白的地方
那就是为什么剧本要把成长后的India塑造成一个近乎恶魔的形象
主创们在谈剧本的时候也提到过很多次India的成长是个畸形的过程
因为她最后成了恶的化身
但似乎没有人尝试去破解编剧的意图
或许故事中隐藏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恐惧?包括整部影片其实也都是导演在用自己独特的镜头语言去复述文字语言
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故事的展现增加维度
他并没有尝试去解决或者解读故事呈现出来的任何问题
朴赞郁导演没有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强加给观众
更没有向观众说教
他只是呈现了这样一个古怪的故事
让读者自己去推求感兴趣的东西
正是这样一种态度使《斯托克》蒙上了“不确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