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聚焦》解说文案_【信仰】《聚焦》:发生在圣洁外衣下的罪恶

时间:2023-11-09 06:00:14 上传:我只爱钱 字数:2656 字

美国犯罪/剧情/历史电影《聚焦》

于2015年上映

由汤姆·麦卡锡导演

汤姆·麦卡锡 乔希·辛格编剧

影片讲述了故事讲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

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

当Marty Baron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

他开始指派Robinson(迈克尔·基顿)和他的团队

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

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

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

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

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

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

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

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

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

不仅仅是神职人员

就在波士顿以外

甚至全世界

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

Robinson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

教会内的

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

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由此也充分体现了权力滥用的恶性循环

《聚焦》在被看作是奥斯卡风向标的“评论家选择奖”中击败《荒野猎人》拿下了最佳影片这一重要奖项

于我个人而言

相较于《荒野猎人》中小李子在极端严酷条件下的生存挑战与复仇故事

我更关注《聚焦》这部电影的主题:有关教会腐败与社会正义

并且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备注也加强了我想一探究竟的愿望

宗教信仰于国人的联系可能并不那么紧密

但在西方社会却有着源远流长的背景和根基

即使进入现代社会

宗教团体虽不再像中世纪那般掌控着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

但它的影响却无处不在

就像美国这种极为开放文明的社会

它的宗教影响也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最近在读英国著名无神论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一本书《上帝的迷思》

里面有一小节内容专门谈及了当今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对于无神论者的一些偏见和不公

尤其谈到了信仰对于美国人政治生命的重要性

他说:“对于任何总统候选人来说

公认的事实是

信奉无神论的自白不折不扣是一种政治自杀

”就像电影里《波士顿环球报》几位调查神父猥亵儿童案的记者

或多或少都与天主教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聚焦小组主编罗比·罗宾森(迈克尔·基顿饰)是天主教家庭出身

小组成员萨夏·菲弗(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时不时跟奶奶去教堂

组员马特·卡罗尔(布莱恩·达西·詹姆斯饰)从小接受天主教教义

他们中即使已有人不再信教

但内心深处也没有完全放弃对信仰的渴望

就连做事激进的迈克尔(马克·鲁法洛饰)也坦承小时候很喜欢去教堂

并期冀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重回教堂

影片里遭到神父侵害的孩子有很多相似点:低收入家庭、没有父亲、离异家庭等

一名受害者说:“如果你是一名穷人家的孩子

宗教十分重要

而当一名神父留意到你时

那可是件大事

他叫你收拾一下诗歌本

或者倒下垃圾

你会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就好像主在请求你的帮助

”这些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

是因为在天主教中

神父主持弥撒

施行洗礼

听人告解(忏悔)

甚至为人治病等等

在信徒眼中

神父这样的神职人员仿佛自带上帝的荣光

因而被神父看重

那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但令人愤怒的是

也正是借着这层神圣外衣

一些神职人员却屡屡向未成年儿童伸出魔爪

环球报的焦点团队一开始只是调查吉欧根神父性侵儿童案

但没想到在深入挖掘案情后发现吉欧根神父的案件并非特例

最终被调查组证实的数据

仅仅在波士顿地区

性侵儿童的神父数目就有90之多

在电影结尾的字幕上出现了更为惊人的数据

整个2002年《焦点》团队连续发表了近600篇丑闻报道

在波士顿大主教区就有249名神父和教士被公开指控

重大性侵丑闻在各地陆续爆出……如此庞大的数据证明人们对此类事情不可能一无所闻

更别提教会内部

可是为什么少有人公开指责呢?电影提供了好几个观点:一是受害者羞于开口;二是教会自上而下的庇护

对犯案神职人员不予处置

继续任用

即使有受害者开口

面对势力强大的教会

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

很多案例会被私下解决;三、偶有正义者替受害者发声

也很快会被无所不在的教会势力施压和谐

警察包庇神父

律师与教会合谋

法院替教会封存关键证据……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就是大众对此事的沉默和纵容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对权威会有种自然的惧怕和自卑;另有一部分信徒

会出于捍卫教会和领袖的圣名而为尊者讳;更有极端者甚至会不相信鼓起勇气揭露肮脏行径的人

我忘记了在哪里看过的一则事例

是说女儿告诉母亲教会里平日受人尊敬的牧者对她有不轨行为

母亲在听到女儿的不幸后不为女儿鸣不平

反而气愤地认为是女儿在污蔑那个在她眼中堪称圣洁的人

对于权威人士的质疑和挑战需要极大勇气

电影里女记者萨夏和马特采访了多名受害者

有一位受害者说主教大人来到家中让他们不要提出指控

母亲居然为主教大人送上了糕点

在我的理解中

母亲的这个行为要么是懦弱和自卑的表现

要么就是愚不可及的反应

还有一名受害者说

之所以保持缄默是因为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不光是教会的压力

还有来自朋友和教友的压力

这些给予压力的朋友和教友很可能是害怕主的圣名由此被世人误解

受到玷污

从而觉得“家丑不可外扬”

腐败的滋生正是基于这样的土壤:作恶被自上而下地包庇

所谓的权威名誉又被错误地尊崇维护

(当然天主教内部娈童事件屡屡发生的体制原因

也可能关乎神父独身制度是否有违人性等的探讨

)如何让信仰更有依据?原本应该在世间做盐做光的神父却犯下如此卑鄙的罪行

有人说:教会是教会

信仰是信仰

教会由人组成

自然会有许多问题

但信仰却是自己的

是永恒的

我们不该为教会或其他人的错误而否认信仰本身

说的很有道理

但却难以真正消除这类事件在大众心中留下的阴影

就像片中的萨夏不再陪奶奶去教堂

迈克尔想有朝一日回到教堂的希望幻灭

这是一部相当有深度和值得人们不断反思的电影

宗教团体如今在西方社会依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

因此这样一部敢于直面抨击天主教内部体制的作品

从它一出生起就带着令人敬畏的勇气和力量

就像电影中那些为真相而战的新闻工作者

他们向全社会的发声表明了舆论的积极态度

这种态度对于那些还在默默忍受的人是鼓舞

对那些无知纵容者是警醒的刺痛

对借上帝之名犯罪的人是直面的鞭挞

媒体显然有影响舆论导向的作用

因此媒体的正义良知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希望

因而影片里焦点团队的记者不畏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画面最让我热血沸腾

为拍好这个严肃主题

导演汤姆·麦卡锡对电影的拍摄采取了非常审慎的态度

做了大量背景调研

在技术手法上也尽可能朴实无华

低调叙事

导演对影片节奏的把控得很好

影片一开始的引子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正片部分

随案情的不断深入

剧中人物忙碌的身影加剧了观众想看到真相揭露的迫切愿望

惊人的内幕被一层层剥开后

观众也和剧中人一样

震惊和愤怒的尺度逐级上升

直到文章刊发后

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四起

观众的情绪才终于在这里得到了缓解和释放

电影也至此有了一个水到渠成的有力结尾

~End~————————————有兴趣

可搜索关注本人微信公号:萱草的时光

我只爱钱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