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中国喜剧/剧情/爱情电影《纽约客@上海》
于2012年上映
由夏伟导演
夏伟编剧
影片讲述了雄心勃勃的纽约律师山姆被派到上海工作
意外地陷入了法律泥潭
使他差点丢了工作
但随着一位聪明性感的助理
一个机灵的上海记者
一位漂亮的迁居专家
以及一个人脉广泛的老前辈的帮助
山姆有机会保住工作
在上海生活的这段时间
他竟然慢慢第寻找到足以支撑他一生的爱情
文/杀手里昂Leon对于合拍片来讲
最难的就是怎样将影片中所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等因素做到很好的融会贯通、兼收并蓄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观众就会有不同的电影经验
而这种观影经验的差异则会造成文化上的误解和观影上的障碍
如果导演在这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的话
那出来的影片就很容易成为“四不像”式的怪胎
从之前大陆和港台合拍的大部分电影来看
能够让两岸三地的观众都给出好评的合拍片
少之又少
或许是观影之前就对本片没有抱太大的期望
相反
看完之后这部影片却无意间给了我一个不小的惊喜
影片非但没有像之前大部分合拍片那样造成文化上的误读与观影障碍
反而聪明的利用了这种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
制造出了一系列巧妙的戏剧冲突与喜剧效果
影片中的山姆是纽约一家大型公司的律师
到上海出差三个月
他是以一名外来者的身份进入上海的
然而
他却拥有着与其外国人的身份完全不一致的外在形象——一张东方人的脸
这种东方化的脸谱给他打上了一个标志性的东方符号
也造成了一种身份上的错位
而影片中更为有趣的现象则是生活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许多有着西方化脸谱的外国人却个个都是“中国通”
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并且对于中国的风俗礼节都十分熟悉
这又形成了一种身份上的错位
这两种身份错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并引发了许多思考
有着东方面孔的山姆在面对餐馆服务员的热情招待时却由于语言不通而无从应答;有着西方面孔的阿曼达的女儿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对于自己的母语却呈现出一种失语状态
并且喜欢吃云南路的豆浆油条
从影片中这些身份的错位不难看出不通地域文化之间的彼此融合与同化
特别是在上海这个瞬息万变的国际化大都市
作为影片发生地的上海
她承载了不同民族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在此追逐实现梦想的愿望
如今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全球的经济中心
她不仅仅是中国的城市
更成为了世界的城市
所以
世界各地的人才聚集到这来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然而
当影片的男主角山姆在听到老板将自己调到中国上海工作时
起初是不情愿的
这与其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文化背景的一种陌生化有关
山姆虽然徒有一副东方式的脸谱
却早已被西方的文化、教育给完全西化了
他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风俗等记忆是完全陌生的、缺失的
所以当影片开头山姆趴在出租车车窗玻璃上
跟随摄影机镜头沿途浏览了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南京路等上海市标志性地理坐标
完全是以一种外来人的陌生视角切入的
而这种陌生视角势必会带来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想象性误解与文化碰撞
初来上海的山姆在喝茶的时候将茶叶喝到嘴里
却又吐了出来;在听到关于新闻记者王给力(耿乐饰)的神奇能力之后
山姆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古代侠者英雄的形象
显然
这都与山姆对于中国文化的个人想象而造成的文化误解和碰撞
在这种文化的碰撞过程中
影片中加入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情节
阿曼达给山姆在上海找了一间公寓
然而这座楼房的有些楼层却还在施工
当然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连被中国文化所同化了的阿曼达也说“施工与上海并进”
但是在山姆的文化背景里这确是不可思议的
而对于另一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情节
则是以中国的手机专利权作为线索
通过追查手机专利权的问题而展开剧情
这条线索也是一直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终
进而将影片中的其他情节线索
诸如爱情这条线索贯连了起来
影片的结尾运用了出人意料的反转叙事
在面对违背还是忠于自己的良心的选择时
山姆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影片以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结束影片:山姆开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
也赢得了自己的爱情
而从山姆双手递送名片这一简单的举动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山姆也逐渐融入到了中国的文化氛围与礼仪传统之中
从起初的不情愿来上海
不会喝茶
到现在试图融入这座城市
并且留在了上海
影片都呈现出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能力
本片的主创有相当部分是美籍华人
对于这样一部表现不同国际背景的人们在上海所发生的故事
导演通过这种身份的错位与文化的碰撞制造了大量的喜剧包袱和喜剧效果
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
(影评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