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奇幻电影《大鱼海棠》
于2016年上映
由梁旋 张春导演
梁旋编剧
影片讲述了所有活着的人类
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
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
有时相遇
有时分开……死的时候
他们便到了岸
各去各的世界
四十五亿年前
这个星球上
只有一片汪洋大海
和一群古老的大鱼
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里
生活着一个规规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
他们为神工作
掌管世界万物运行规律
也掌管人类的灵魂
他们的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
他们既不是神
也不是人
他们是“其他人”
少女椿
作为生家族的继承人
掌管着海棠花的生长
不惜违背族人戒律
逆天而行
在海底世界秘密饲养人类少年的灵魂——一条拇指大的小鱼
在对《大鱼海棠》排山倒海的批评声中
有一个声音最能刺痛我的神经:忘了庄子和《逍遥游》吧
这部电影改编自印度神话摩奴的故事!想想也真是
一部立项之初就以其“中国风”相标榜(也因此引来观众无限期待)的动画片
如果到头来只是中国瓶装印度酒
那的确是莫大的讽刺
然而
恰恰正因其严重性
我们才有必要认真地审视一下《大鱼海棠》的内里
品品青花胎底下究竟是茶还是咖喱——无可否认的是
在了解完“摩奴的故事”之后
大多数人都可以毫无疑义地认定
后者的的确确是《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之一(但请不要丢了末两个字
原因见后):无论是大鱼长角的形象
还是因身体长大而不停更换水域的情节程式
都是十分有力的证明
但是
据此便大骂《大鱼海棠》挂“龙”头卖“牛”肉、中国风不过是一张皮
却又不免失之草率——道理很简单:“来源之一”并不就能决定整体的属性
就如同你祖父的基因决定不了你是谁一样
否则
就陷入了把“起源”和“本质”相混淆的误区(虽然这也很常见)
现有对证:早在二十世纪初
便有不止一位学者认为印度猴神哈努曼是孙悟空的原型(苍天可鉴
真不是强行拉上《大圣归来》)
并迅速引发后者“土生还是外来”的学术论争
至今仍无定论
但是
今天的研究者普遍相信
即使大圣爷真的脱胎印度也丝毫无损于其民族身份
盖因辗转流变中
除猴性未泯外
该形象在其他更多方面
早已是独立于哈努曼的别一存在
那么同理
《大鱼海棠》够不够地道
也不能光盯着“大鱼”头上的这只角
还得瞅瞅“海棠”花下
有没有中国的根
让我们暂且回到摩奴的故事:如果仅从题材出发
那么一望可知
它反映了以大洪水为代表的、遍布世界各地的“浩劫记忆”;但假如具体到情节类型
则可以辨析出这个故事所糅合的两大母题:动物报恩
和氏族祖先劫后余生、再造文明;若再进一步
便会发觉这种糅合背后“神佑义人”的思想
有意思的是
印欧神话中的“浩劫记忆”大多受此支配
所以
如果摩奴让你想起了诺亚和索多玛的罗得
一点都不必为此讶异
当然
中国亦不乏此类故事
如伏羲女娲兄妹藏身葫芦的创世神话
以及重阳登高的传说
但是
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
同时最能折射中国主流文化想象力的“浩劫记忆”
却必然会是《淮南子》中的这一则——“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复
地不周载
火爁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
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立四极
杀黑龙以济冀州
积芦灰以止淫水……” 说其最能折射中国主流文化的想象力
是因为它浓缩了华夏文明对“宇宙秩序 / 天道伦常”的极度崇拜与深度迷恋
如果说在“摩奴们”的故事中
洪水除了是毁灭性的力量外
还被赋予了涤罪、净化
或恢复大地生机的意义;那么对中国的古人而言
浩劫作为一种象征
便首先指向秩序解体后的动荡和混乱
至此
想必你已明白了我的言之所指——在《大鱼海棠》中
前一种含义不是没有
但仅存于灵婆的一句话中;而对“秩序VS混乱”的强调却可谓贯穿影片始末
就以洪水滔天这一早早设伏并终成高潮的情节(附带观众对椿是不是“女娲后人”的吐槽)观之
《大鱼海棠》的底色究竟是中是印
其实不难分辨
在此
我用“底色”一词意在强调
同为《大鱼海棠》的灵感来源
摩奴故事与补天神话在片中的关系
绝不是简单的量多量少而已
如前所述
前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鱼的外观形象和(部分)情节的具体程式;而后者所提供的不仅是整部影片的全局框架
更包含了一整套想象世界的方式、一组以“秩序VS混乱”为主轴的、具有支撑性的意义结构
就“秩序”一面的建构来看
不必说
首推人物设定上的对立统一:女与男、黑与白、春与秋(椿可以促使植物生长和开花
湫能催熟果实也能使之凋敝)、圆与方(椿与湫所住围屋与土楼的形状——《淮南子》中所谓“春为规
秋为矩”是也)…… 无不是秩序(阴阳)的生动体现;不过
真正代表秩序、捍卫秩序的
却是以后土(中央神)和句芒、祝融(四方与四季神)为代表的长老们
他们的职责在于
标识清晰明确、不可随意变更的边界
如此
万物各居其位、一切方可有序;相比之下
主人公从一开始就不啻为一个“重大隐患”——对任何社会来说
青春期都是一个危险的阶段
因其本身就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模糊:不稳定、不安分
充满未知性和颠覆性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成人礼”的本质是一种通过仪式
旨在让个体顺利地渡过这段危机四伏的特殊时期
不幸(或其实是幸运?)的是
椿不单违反了“不能和人类接触”的禁令
还带回了人间的信物
就这个意义而言
她没能成功地“通过”仪式
成为秩序中的一员;相反的
她被滞留在了模棱两可的阈限之内
从那一刻起
椿就已构成了对秩序的威胁
她虽不渴望混乱(如鼠婆)
却可以招致混乱
因为她的存在本身
就是边界含混、差异消弭的隐喻
从这个意义上看
鲲的到来何其自然!同样并不令人意外的是
当椿和鲲因洪水泛滥而遭长老们围攻之际
作为某种程度上椿的“镜像”而存在的湫
打开了海天之门并终于酿成了更大的灾祸
可以说
海天之界的崩塌是宇宙秩序最后遭受的毁灭性一击
而这一击背后的出发点
除了爱
别无其他
希腊人以为爱欲可以维护城邦的团结
而中国人却一早就强调“发乎情
止乎礼”
因为说到底
爱
也是种极具破坏性的能量
它可以细水长流、含情脉脉
却也能冲决一切、摧枯拉朽——想到这里
一个我此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忽而灵光一现:按照阴阳五行的观念
春属木
夏属火
秋属金
冬属水(官方给出的人物关系图亦如此布局);然而男孩的名字是“湫”而非“锹”(当然
那很难听)
其家族更是执掌海天之门的开合(那显然是一种与水相关的法力)
是随意糅合
抑或别有匠心?——于我
首先想到的是把男孩的名字拆成双音节的词组
于是便得到了“秋水”二字(如此
“椿”岂不就是春树?可一笑耳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泾流之大
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庄子·秋水篇》)——这是否就是影片中
湫对着奔腾汹涌的洪水大声呼喊一幕的灵感来源?再联系此前
观众随着湫
同那位“见之则其邑大水”的鹿神见了一面
你会忽然觉得
或许
《大鱼海棠》根本是一首随意拈来各种典故的而不拘于一格的诗
也正是在《秋水篇》里
你还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以趣观之
因其所然而然之
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
则万物莫不非
”你疑惑
这是否就是那句你不大认同的、“对错都是别人的对错”的源头?
倘或以上发现尚有可取之处
那么面对《大鱼海棠》
观众兴许还真不能因为一个摩奴的故事就忘了《逍遥游》
忘了庄子——“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 这几句一开始就被当作影片最佳宣传语的话
在片中竟被湫“漏”背了几句
然而
正是这个被漏掉的“化”字
却实实在在是片中最绚烂的一道风景:奶奶化为凤凰
爷爷化为海棠树
海滨少年化为鱼
湫(说他会)化为风雨 …… 仔细想一想
你所看到、听到的经过(或承诺将要经过)“化”的生命
不正是一直以来
椿忠实的守护者么?而椿自己呢
先是化为海豚
继而又和爷爷一起化为擎天巨木
最后在湫的帮助下再一次化为海豚 …… 考虑到那是在没有人间信物的情况下
“其他人”穿过海天之界的唯一方式
我以为
恰恰是这个典出庄子的“化”字
构成了对“秩序VS混乱”这组二元对立结构的最终超越——天海之间的自由游弋
是对原本泾渭分明的边界的穿越;物我之间的自由变化
是对原本各从其类的体系的消解
如果说它造成了失序
那么切不可忘记
最终也正是它成全了救赎
说到底
自然不过“大化”而已:生命从无到有的化育
是奇迹
亦是天意;水陆由分到合的融汇
也未始不是一种更优美的秩序的开始——秋主肃杀
故湫要去接替灵婆看顾亡灵;春育万物
鲲便在孕育一切的海水中
以赤子之躯与椿重遇
天地广阔如斯
既安放得了庄子的蝴蝶
也必承载得起庄子的鲲鹏
我在《为椿一辩》一文中最后写道:“在一部标榜中国风的动画电影中
‘中国’
不应该只是一些可有可无、随意点缀的‘风物’
而应当是一分深入神髓、由内而外的‘风骨’
”二刷以后
觉得片中那些点缀性的、“有来头”的人和物确实不少
但却想把这句话收回
随后便起念写了本文
“说了这么多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电影最基本的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哦
是么?我能否有幸得知这是哪位电影美学大师的断语?还是某种凌驾于一切个人判准上的先验真理?啥?大众常识?那好吧
《大鱼海棠》
也许你没能讲出一个世所公认的好故事
但谢谢你给了我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