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捉妖记》解说文案_捉妖记 -《西游降魔》胡巴版 孩子笑完拔拔哭

时间:2024-01-09 06:10:55 上传:历尽人间 字数:3175 字

中国奇幻/喜剧/动作电影《捉妖记》

于2015年上映

由许诚毅导演

袁锦麟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捉妖记》讲述了天荫意外怀孕生下萌妖胡巴后

为保护“儿子”

与天师小岚一起对抗妖界的故事

很久以前

人与万物共存

当中也包括妖

但人想独占天下

于是人向妖宣战

把他们赶进了深山大泽

从此人和妖划界而治

一天

一对装人样的情侣妖竹高和胖莹

为了保护怀有小妖王的妖后逃避血妖的追杀

来到了永宁村

遇上了善良的天荫、降妖少女二钱天师小岚以及跟小岚对着干的五钱天师罗干

天荫目睹人妖大战

才惊觉有妖的存在

妖后为了保住小妖王

决定将其托付给天荫

二话不说把肚里的蛋塞到天荫的嘴里

男子汉大丈夫的天荫从此就怀着妖胎成为“孕夫”

葛千户重金悬赏小妖王

小岚为了得到赏金

硬拉着从没有离开过永宁村的天荫

躲避罗干的争夺

离开永宁村展开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途中遭遇大押店老板娘、厨子天师、一对萌妖等各路人物

可爱的小妖王胡巴出生

令天荫和小岚的关系起了奇妙的变化

同时也揭穿了一个重大的秘密……

《捉妖记》票房大卖无疑给中国电影工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什么粉丝、IP、明星天团通通退散

尊重电影规律

认真制作类型

这比什么都好

老话说的好

天道酬勤

就算柯震东出事重拍

还是成就了华语片票房冠军

果真是塞翁失马!中国观众主要还是看故事

对电影语言视听感受特殊效果其实都没那么敏感

叙事通过人物表演和台词来推进

这完全可以接受

估摸着这跟电影的缘起关系密切——毕竟是老外的走马灯演变来的

咱们的戏曲、话本这些都要靠嘴皮子功夫

所以中国电影普遍的镜头语言都是平铺直叙

套用句洋话叫“镜头本身doesn’t convey any information”

这不打紧

大不了让演员用嘴说出来

万事大吉

《捉妖记》的镜头设计很难说得上特别考究

当然这跟重拍是有关系的

重拍是个事实

对《捉妖记》挑剔的所有毛病都可以归咎于重拍

只不过作为观众

只能从最终的银幕呈现来品评

依前文所述

镜头语言的薄弱算是中国电影包括港片的普遍特征

而《捉妖记》其实就是一部经过好莱坞淬火的港片——导演许诚毅香港出身然后在好莱坞打拼成了“史莱克之父”

编剧袁锦麟刚拍过《风暴》

再加上制片人江志强、摄影潘耀明、造型奚仲文、配乐高世章、武指谷轩昭

幕后主创几乎是一个完整的香港班底

基本上

《捉妖记》没有特别有想象力的镜头(我必须得这么说)

中近景剪接电视剧感十足

远景与近景的组合有时也不无生硬

而一些我原以为会出现的魔幻视角的镜头在片中并未出现——跟《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的魔幻大片比

差异很明显(当然《捉妖记》一开始就定位于主攻孩子和女性的合家欢

并非魔幻史诗大片

网上显示的另一个名字《聊斋之宅妖》令我恍然大悟)

欧美电影的镜头语言设计灵动多变

举个栗子

近期火爆的《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

各种仰俯机位和行进间的动作场景令人眼花缭乱

同时又服从于统一的节奏下

这类调度在《霍比特人》的长湖镇之战中也可以看到

但是《捉妖记》基本采取了“静态”打斗

选定永宁村(住家)、客栈(外围)、登仙楼等封闭空间展开拳脚

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场面调度——永宁村村民集结和葛千户召集手下

反倒成了片中最“大”的场面

有些遗憾

最后的大决斗也比较无奇

我甚至觉得可以参考《第五元素》

“静态”打斗自然就缺少了行进间的招式

虽然全片的叙事结构是“公路冒险”

但根本没有马车或马上行进间的打斗

《西游降魔》好歹还围绕一辆车做了一场打戏

这个差异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应当说这种动作设计的套路跟镜头语言设计是相通的

由于动作设计的相对平淡

打戏的镜头剪辑也基本是电视剧式的

镜头跟着画面中的运动元素

交代清楚位置关系就行——这也是港片的常态

焦点景深都是平铺直叙的

位置感和空间关系并不突出

所以

恕我直言

《捉妖记》的3D效果并不明显(有意思的是

谷轩昭也是《西游降魔》的武指

但是表现就与《捉妖记》截然不同

看来导演的因素至关重要)

与长湖镇、霍格沃茨这些地方比起来

《捉妖记》里的永宁村、顺天府-登仙楼都缺乏质感

也没有提升观影体验的镜头展现

这一点殊为可惜

而在路上的那些行程

也剪辑得比较生硬(当然有客观原因)

想想每次哈利·波特坐着魔幻火车呼啸驶向霍格沃茨的镜头

再与宋天荫、霍小岚的风尘仆仆比起来

不可同日而语——《捉妖记》中的外景自然景观甚至在色调上都有些捉襟见肘

令人叹息

摒弃无聊炫技的长镜头是对的

但是普遍缺乏镜头内的调度

急于剪切

自然也就损失了许多“大片”的成色

CG出来妖怪们非常不易

如果索性把一些CG场景能再做得格局大点

应当会增色不少

而一些角色的出场

该有的铺垫也不够

亮相桥段新意不足

总体来看

整部影片节奏还是变化少了点

《捉妖记》整体的音效设计层次感似乎不够丰富

有些动效、环境声付之阙如(特别是外景)

有些演员的配音跟表演的节奏、气口甚至不能完全搭配

殊为可惜

音乐方面也显得有些杂乱

一来许诚毅沿用了好莱坞动画\音乐歌舞的套路

二来又有一个古代中国的背景

其实在配乐上的挑战很大

高世章自己也说

根据影片的内容

自己配成了一锅音乐大杂烩

歌舞场景就百老汇

中国风就民乐

有时配乐又要用西洋乐式的

所以整体听下来

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如果跟好莱坞大片的OST比起来

一听便知

相较而言

星爷的电影配乐就好很多

如果说

赵季平-卢冠廷的《大话西游》是无心插柳

那日向大介的《喜剧之王》、黄英华的《功夫》等都是翘楚

尤其《功夫》

《小刀会序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东海渔歌》《闯将令》等民乐打底

在特定场景中加入萨拉萨蒂的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和美式流行曲《功夫》

与画面相得益彰

整体也无违和感

悦耳称心

看到网上有人说《大圣归来》抄了周星驰

《煎饼侠》抄了《大制骗家》和周星驰

《捉妖记》也抄了周星驰

这个绝对偏激了

类型套路而已

并无知识产权保护

更谈不上抄

但是《捉妖记》整体闪现出浓厚的周星驰电影身影

这个绝对不错

整个女强男弱的主角设定

魔幻背景

都神似《西游降魔》

女主捉妖天师霍小岚对应段小姐

男主宋天荫对应陈玄奘

甚至连白百何的造型都跟舒淇如出一辙(以及误吻的桥段)

男主文弱

女主收妖

这也是《西游降魔》的基本设定

而女主死心塌地爱上男主

又是一模一样——如果最后死的是女主

那就彻底周星驰化了

老年痴呆症状的宋奶奶带来祖传宝剑

老是把孙子旁边的人错认成孙子

这就是《九品芝麻官》的翻版

误会桥段的设置乃至拿出“尚方宝剑”的动作都毫无差别;而胡巴口含果实做机枪般射出

这又是《大内密探零零发》里周星驰的经典桥段

只不过这一次是CG版的而已;至于最后胡巴救活宋天荫

若不是用妖血而是用了光波

那就完全是《长江七号》了……当然这些类似之处并不构成抄袭

有些设定也不是星爷最先用的

《西游降魔》还是比《捉妖记》暗黑得多

但是最后《捉妖记》让众人吃妖

直接蒸煮炒炸

甚至让小童星来饰演即将被大快朵颐的妖怪

又让人想起《西游降魔》里恐怖食人的猪悟能

《西游记》一直是妖吃人

《捉妖记》变成人吃妖

这不是不可以

但是合家欢嘛

最好还是不这么搞

当然《捉妖记》里的妖确实很细腻

真人结合动画如此之好

这也开创了华语电影的新纪元

细看的话

你会发现胡巴、纸片人身上的光影错落都与真人一样

这非常见功夫

但话又说回来

妖的整体设计和音乐一样

还是缺乏统一风格

初看《史莱克》的感觉很重

而且妖世界的设定也不够仔细

《阿凡达》构筑潘多拉星

《指环王》打造魔幻中土

都有细致的百科全书式背景资料

这一点《捉妖记》作为系列第一集

貌似基础不特扎实(种田阳平的美术也有这个问题

架空的时代环境需要落实的历史背景来支撑)

吹毛求疵了不少

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捉妖记》

瑕不掩瑜

对观众来说

值回票价就行——我也觉得值回了

特别是片中的核心感情建制

其实就是父子情

男主“怀孕生子”舐犊情深(请原谅我想起施瓦辛格“怀孕”的电影《威龙二世》)

最后强行卖走胡巴的镜头

简直跟人贩子没有两样

成功的移情让我在观影过程中数度落泪

后来有朋友说

有年轻爸爸看完此片后嚎啕大哭

我觉得

这算是打中心坎了

在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时

影院里有一批年轻的拔拔们妆都哭花了

我觉得这挺好

如果周星驰来看这电影

我觉得他会哭的更厉害

【微信公号:moviedianying】

历尽人间

文章

5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