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北京时间》解说文案_《北京时间》:时间开始了

时间:2024-01-11 20:09:57 上传:槿木少年 字数:1336 字

中国爱情/剧情电影《北京时间》

于2015年上映

由安战军导演

高满堂 李洲 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北京时间》是一部跨越半个世纪

讲述了两个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代北京城市建设者的故事

书写了不平凡的平凡大众相信爱、传递爱的史诗电影

富二代王小莫被公司安排看管一个曾经是建筑公司的光荣象征:全国劳动模范却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倔老头时长工

通过时长工和王小莫这一老一少两个看起来格格不入、毫不相干的两种命运、两段爱情、两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和影响

展现了不同时代北京城市风貌发展的巨大变化及成就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以北京为载体一代一代继承创新

薪火相传

“刚才最后一响

是北京时间6点整”

对于我而言

这是三十年前开始的人生最早的记忆之一

1980年代的乡村

与北京的关联也许最同步的也许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整点报时了

1995年

在巴金主播的《收获》杂志上

读到当代文坛射雕五虎将之一的北丐洪峰的长篇小说《东八时区》

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林林总总绰绰约约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2004年

来到北京

果然与外省大有不同

按照胡风的说法

时间开始了

 高满堂编剧、安战军导演

马元、陈乔恩、周秀娜等主演的《北京时间》

截取现在与1950年代的北京

对过去的那段历史做出了深情的回望

这样一种怀旧的情怀

可能再过一段并不太久的时间

创作者即使有心也无力再去承担那段时光带来的五味杂陈的、铺满阳光底色的火红岁月

当然这个底色是那个时代的“当代人”的自我感知

李保田饰演的老头

记忆逐渐失去

在当年他却是代表先进阶级的劳动模范时长工

领导者一支小队伍

活跃在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大业之中

所谓涓滴洪流

滔滔向前

过去时的故事

十大建筑中他的工友还有李瑞环和张百发

“又红又专”的工人代表是1950年代最有精气神的社会成分

他们自发的向往着明天

在今天积极的建设

尤其是人民大会堂在镜头里逐渐呈现时

时间被塑形为不朽的空间

自我命名的人民大会堂代表着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威的至高无上

建设者由此也享受着与有荣焉的自我顾盼

这个著名的建筑物

从建成之日便以人民的名义注定在未来见证震撼世界的事件

走马灯似的上台下台、改革开放、风波与下海、下岗与WTO

历史的明语与暗线

虽然不以尧存但是编导以明确的借古讽今来诉说世风日下

 劳模时长工与留苏归来的技术员薛雅兰的爱情

不能说是那个时代的标配

毕竟也是阶层不同

后者的知识分子腔调

对于一般的工人(特别是年龄相当)来说

其实有些高不可攀

不过联想到同样由高满堂编剧的《我的娜塔莎》则就明白这其实也没什么

后者的性别、国别背后的差异更是令观众喟叹造化弄人

《北京时间》最终令这段情产生衍变的是

一场意外的疾病

在漫长的20世纪革命叙事中

知识分子与疾病的联系便是明目张胆的时代病

即使这个具体的知识分子已经自觉是人民的一员

很可能这并没有事实上的数目字统计来确定

人生暮年的劳模

目睹了鸟巢的兴起

如今的北京

已然是全球最具有特色造型的高层建筑物的超级试验场

鸟巢、国家歌剧院、央视大楼等各种造型、顶戴和外号

从想象的西方和变形的东方美学

再到修旧如旧的中轴线

当下的帝都已经可以看到2046年的模样

已经从革命、政治到体育、娱乐

意识形态的威严转述为大娱乐的光芒

普通劳动者的普通焦虑已经是房屋和交通

建设者有其居的梦想

数十年来依然要做

区别在于从前谁是建设者身不由己

当下纷纭大众却是可以相对自由的迁徙和劳动

槿木少年

文章

10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