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喜剧电影《一座城池》
于2013年上映
由孙渤涵导演
韩寒 孙渤涵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讲述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
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
健叔是高我一年级的同学
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
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
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
从此
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
故事将青年人的无奈、茫然、彷徨与尴尬表现的淋漓尽致
就好像一直在寻找着一条路
然而最后发现路就在脚下
电影改编小说取得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
因为电影中的视听语言能够代替乃至升华小说中干涩的文字
即能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也可以扩展延伸其内涵和意义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这么多影迷而甚少有书迷
简单来说就是小说不如电影来的简单痛快刺激
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是根据没几个人知道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而改编的
但是
文字既然存在
就要其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魅力
为什么人们在刚认识的时候更多的是通过短信或QQ的方式进行沟通而不是直接进行通话或语音
因为文字是隐忍温柔平静的
它给人思考的空间和回旋的余地
很多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只能通过阅读在心里默念在脑中回忆
然后细细品位其中的韵味和道理
所以
并不是每一部成功的小说都适合改编成电影
韩寒的小说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就在三个月之前
因为要在班里专场晚会表演
我就挑选《一座城池》来改编成小品来弄
当时对这本原著翻了一遍又一遍
网上的话剧也是看了一次又一次
但有一个大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就是这东西根本找不到矛盾
找不到主题
小问题也一大堆
最突出的还是台词的问题
韩寒的小说本身就是以文字取胜的
搭配各种荒诞颓废有些低俗的情节
其中讽刺社会批判人性
经典的作品就这么诞生了
让人感觉这座城池离我们并不远
我们就身处这一座城池
这次去看电影根本没抱多大希望
早就有了心理预期
纯粹就是为了看电影而看电影
再就是想看看孙渤涵是怎么去解读这部作品的
他会怎么去拍这部电影
是更多的去尊重原著还是让其融入其他的元素
会不会在原著的基础上有所改变
这些都是我想看的
就像是一个等待谜底的孩子
在影院里慢慢看答案揭晓
有人担心这电影能不能被广电过审
毕竟韩寒的东西争议性还是很大的
但事实证明这真的想多了
原著中带有争议的章节在电影中几乎全部消失
也就是说让这部电影没有了现实意义
当然这个可以理解
但毕竟是一个确实
台词问题
我们在弄小品的时候想了很多办法都没能解决
原来孙渤涵导演也一样
不得不用大量的旁白来填补这个问题
好在他们还有画面让观众可看
如果是在话剧或小品中这样弄的话
一定是一个又臭又长足矣让观众往台上丢臭鸡蛋烂菜叶的作品
好在原著的语言还算精彩
使得在看话配音的时候能留住观众
可这电影中插播连环画真的是对不起观众了
我们的小品也好孙导演的电影也好
同时说明了一个问题
小说不是你想编
想编就能编
文字不是你想换
想换就能换
最主要的还是主题
反正我们在构思小品的时候是没想到有什么主题
至于矛盾也没找到
唯一一个就是一开始“我”和建叔“杀了人”开始跑路
电影里也没找到啥主题
里面的事基本都是按照原著来的
加上删掉了那些容易被和谐的部分
剩下的情节也就是些无关痛痒乱七八糟的事
没矛盾没主题
你可以说它烂
但换个角度看这也算是一个特点
几乎每个看完这部电影的观众从影院出来之后感觉只有两个字
轻松
里面主人公无论做什么事自己都没啥感觉
因为它并没有带观众进去
我们就是旁边看热闹的
“我”和建叔这一年半的时间里经历了很多
碎片似的事件
路人似的人物
王超
阿雄
永久妹妹
他们或许在某个时刻对自己特别重要
最终当“我”和建叔又回到那个篮球场的时候
发现这一切是多么的渺小不值一提
其中发生的那些事
或喜或伤
最终都是云烟
每个人都有过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或事
这就是自己的那座城池
到后来我们会慢慢走出自己的城池
走到另一座城池里
这就是生活
它没那么波澜壮阔
没那么惊心动魄
它很平淡无奇
它很低级趣味
看《一座城池》
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
你觉得这部电影很无聊
觉得很没意思
因为这演绎的就是我们的生活
它本身就很乏味
试想一下
假如把你自己一天都录下来去看
会好看么?电影有主题
生活没有
生活就是为了活着
“我”和建叔在这生活里无论是“创业”
还是看热闹占便宜
没有那么高级的悲伤
只是为了让生活多一点色彩
——201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