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云图》解说文案_《云图》的哲学:达尔文主义与进化中的人性(上)

时间:2024-12-19 08:00:09 上传:风向决定发型 字数:7598 字

德国|

美国|

中国香港|

新加坡动作/剧情/悬疑电影《云图》

于2013年上映

由汤姆·提克威 莉莉·沃卓斯基 导演

大卫·米切尔 拉娜·沃卓斯基 编剧

影片讲述了整部影片由六个故事组成

而看似独立的六个故事却彼此相互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影片开始于后末日时代

一位老人坐在火堆前讲述着一个原始部落和先知人的故事…

1850年

美国律师亚当·尤因用一本日记记录了他在太平洋的航海旅行

船上恶毒的医生算尽心思想要毒害这名律师

与此同时藏匿在船上逃亡的黑人奴隶也悄悄注意上了律师的一举一动

1931年的英国剑桥

年轻的作曲家罗伯特·弗罗比舍用生命完成了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云图六重奏》

而他与同性男友鲁弗斯·斯科史密斯的恋情却永远尘封在了他们往来的书信里

1975年的旧金山

女记者路易莎·雷无意间结识了年迈的老科学家鲁弗斯·斯科史密斯

并卷入一场谋杀

而谋杀的背后是一个惊天骇人的阴谋

2012年英国

老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在火车上翻着一份稿件

回到伦敦后他因黑帮作家的"惊人之举"一夜走红

却遭到黑帮的勒索

并在老人院上演了一幕"飞越老人院"的好戏

2114年的新首尔

克隆人每日如同机械一般被人类奴役

克隆人星美-451在餐厅工作时亲眼看着曾带她偷看投影画的幼娜-939被人类杀死

星美觉醒

并与地下组织一同参与到解放克隆人的运动中

后末日时代的夏威夷岛上

人类文明回到原点

山谷人无时不刻的受到食人族的威胁

而末日浩劫中残存的先知人麦克尼姆为了寻找遗失的文明

驾驶飞船出现在了后末日时代的夏威夷岛上…

六段看似独立的故事

但彼此之间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一步步揭示着人世间的轮回道义

同时又被半本航海日记、尘封的书信、一份稿件、残存的投影画和星美的雕像纠葛、交错着

最终在浩瀚的人类文明长河上空描绘出一副跨越千年的璀璨云图

论《云图》主旨:达尔文主义与进化中的人性或

《云图》的哲学:达尔文主义与进化中的人性(一)文/空语因明0】【思考方式】讨论影片主旨

并不是揣摩导演或剧作者的意图

而是要赋予形式(使故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避开混沌

作品相对地独立于作者的意图而存在

就像看到的景物相对地独立于眼睛

本文的思考方式

是平行于小说和电影

或悬浮其上

而不是陷入其中

1】【清除理解的障碍】《云图》这个作品蕴含的是西方文化中的观念

不是东方文化的观念

更不是迷信的观念

庸俗流行而错误的解释将《云图》看作蕴含了轮回的观念

然而这种看法不但误解了这个作品

也误解了“轮回”的观念

这些误解不会为它们增辉

而是玷污它们

造成这种看法假相的原因

可能主要在于导演的兴趣

导演们将它们自己喜好的成分加入到电影中

不顾及它们是否破坏了故事原本的内涵

结果他们营造出的只是似是而非的东方观念

这种做法可能也和商业因素有关

一方面它利用西方观众对东方观念的好奇;另一方面它利用东方观众对自身观念的自尊心

导演的这种做法没有向东方观念致敬

而只是向钱致敬

2】【阐释主题词】“云图”这个词的基本意味

云图

这个气象学用语

意味着预测性而非决定性

也意味着具有层次性的变化图景

云图

这个故事具有历史视野

从过去跨越到未来

这种历史的发展只是被先前影响

而非被过去决定

【对历史的理解或看法基于对人性的理解

人性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书写历史

】云图中的六个故事呈现了不同时代的人类局部景象

先前的故事影响着后来的故事

构成一幅具有层次感的人类图景

这些时代景象本身是通过人性联系着的

但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本

其中虚构了神秘而可见的联系:彗星胎记

把这些虚构当做神秘现象来看待

对理解没有多大好处

对理解有帮助的是故事中的话语或情节

用电影故事一中尤恩的话说:如果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

那我们怎么知道哪些事情可以改变

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改变且要保持敬畏的(07:10)

这可以被看做是对机械决定论的不认同

小说故事四中表述到

“云图”是一幅描绘永远持续的难以言表之物

永恒不变的地图(小说P352)(电影对“云图”的表述与小说不同

而是作了庸俗化处理

以适应伪东方式的“轮回”观念)

这可以被看做是“云图”故事的基本主旨

3】【主旨的对应理论】用“云图”这个词汇表达的基本主旨还是比较空洞的

其中充实的内容对应着理论图景

也就是“达尔文主义”

这里用“达尔文主义”并非仅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而是指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代表的进化主义

包括达尔文主义影响之后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

一系列思想理论

该电影中对达尔文主义的体现没有该小说那么显著

而且该电影也破坏了或不具有小说所具有的主旨的一致性

撇开小说而只看电影

那么很可能得到一堆散沙似的言论

一堆混乱的故事景象

并且遮蔽理性的主旨

为了阐释出具有一致性的云图主旨

基本的原则是以原本的小说为根据

以电影为材料

并且跳出导演私自倾向的局限

4】【阐释主旨的方式】云图电影中对达尔文主义的主要体现

是在故事一和故事六中

故事一中谈到了“文明阶梯”(06:30)和弱肉强食;故事六中也涉及了“弱肉强食”这一论调

而且还说星美是名叫达尔文的智慧之神的孩子(1:49:00)

这些在小说中也有

并且内容上比电影更细致

“文明阶梯”是基督教设想的世界秩序

而“弱肉强食”则具有科学唯物论的背景

该电影中的其他四个故事没有显著地表现出云图的主旨

这时候就要根据对小说的理解

因为小说中不但在语句上体现着主旨

在故事情节上也蕴含着主旨

为了阐述出具有一致性的云图主旨

采取的方式是分两个层面阐述:其一层面列出表象形式

六个故事的表象形式构成一个序列;其二层面阐释具体内容和思想

六个故事的内容通过思想的适用性而联结成一个整体

5】【进化主义概要与主旨的形式序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一般被阐释为生存斗争(弱肉强食)

其结果就是宏观的生物种的形成和微观的个体的活着

或者说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是历史形成的现实

这是达尔文主义中“斗争”的一面

经常被宣扬的也是这一面

达尔文主义的另一面是“共生”(互助)

这也应该是自然选择的内容

并且是和“斗争”同时持久或比“斗争”更加持久的一面

但在十九世纪这一面一般被忽略

达尔文主义中斗争与共生处于张力和平衡之中

斗争与共生的前提是分化

在生物进化论中

分化常常被狭隘地描述为“遗传变异”

需要跳出这种描述

对分化进行一般地理解

分化

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层次发生

这构成了云图故事的形式序列

达尔文主义中斗争与共生这两个方面存在于云图的六个故事中

并且其张力推动着故事的进展

使得故事由斗争的这面转化到共生的那面

这构成了云图故事情节的整体

  论《云图》主旨:达尔文主义与进化中的人性(二)以下分别分析阐释云图里的六个故事

6】【故事一的表象形式】:种族的分化

【故事一的关键词】:上帝

信念;文明阶梯

弱肉强食;奴隶

贪婪;历史

善恶

【故事一的阐释】:故事一发生在十九世纪中期

这是欧洲国家进行海外扩张殖民的鼎盛期

这是一个种族分化与对立的时代

这时候的欧洲人的观念是世俗基督教的

不但认为人是所有生物中最高级的

而且认为欧洲文明是人类中最高级的

与此观念相适应的理论则是“文明阶梯”理论

这在云图的小说和电影中都有直接的表述

世俗的基督教思想家们将文明阶梯看做是引导人性登上通往神性的阶梯

这也就把欧洲文明的地位神圣化了

欧洲文明以这种观念为自己的扩张殖民找到了心安理得的根据

以此去征服和奴役其他种族

比如奴役黑人

电影中以一名牧师的话说

“奴隶就像骆驼

生来适应沙漠”(07:30)

小说中的一名牧师就没电影中那么客气了

他直白地说

劣等种族终将会从文明阶梯上被除去

也就是灭绝

文明阶梯的观念掩盖了残杀的罪恶

甚至将其看做是高尚的

这样的观念做法应该可以被认为是虚伪的

撇开附加的神圣理由

“文明阶梯”的直白表达就是“弱肉强食”

这种表述也算是科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这种观点中

道德成了驯服弱者的法则

云图故事一中的古斯医生持有的就是“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弱肉强食”的法则并不需要认为欧洲人的秩序是神意的安排

欧洲文明的卓越地位不是由于神意

而是由于先进的技术(小说P466-467)

正是先进的技术和武器征服并奴役了其他种族

这里不需要神意的安排

这样的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

在这种观点中

上帝退场了

让位给人类的欲望和技术

事实上

被欧洲种族奴役的其他种族当然不会安心接受欧洲人的秩序和奴役

但摆脱奴役

需要的是思想的发展

而不是肉体的挣扎

【真正的奴役

永远是思想的奴役

】大多数被奴役的人

像被蒙着眼睛拉磨的驴

大部分不会反抗

也许少数会反抗

但遭到的是毒打

黑人奥拓华遭到过毒打

但他不是那种完全属于“旧文明”的黑人

他说他“看过太多世界

当不好奴隶”(55:20)

这个奴隶已经在思想上觉醒了

他之所以能逃避被杀害的命运

除了他的反抗意识和尤恩的帮助之外

更主要的在于他学会了欧洲水手的技术

他作为水手的技术能够比得上航行于海上几十年的欧洲水手

技术何以先进的原因或动力就是人类的欲望

或具体到欧洲文明

就是欧洲人的欲望或贪婪

【贪婪

这也是贯穿云图故事的人性元素

】小说中的古斯医生持有的观点是

欧洲文明之所以“先进”是由于在世界上所有种族中

欧洲人的贪婪是最强烈和最不择手段的;贪婪推动了欧洲文明的发展

这是弱肉强食的根本

古斯医生不但是这种观点的持有者

也是它的实践者

他的贪婪推动他去谋害亚当·尤恩

以谋财

对于“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而言

道德只是用来驯服弱者的

掠食者会置所有罪行于不顾

只要它们能够获得利益

对于进化论斗争的一面而言

这只是一个“生存斗争”的世界

互助?朋友?这些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理由

而利益是绝对的

“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是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话

它也代表了欧洲文明的思维

小说故事一中的古斯医生的“生存的第二法则”就是“吃或者被吃”

这其实也是进化论那斗争的一面的推论内容

这样一项内容也意味着斗争的持续性

以及没有中间状态

互助大概只会发生在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

被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

但这种互助或朋友是不持久的

一旦发生利益的冲突

就可能破裂

故事一的主角尤恩并不是“弱肉强食”观念的坚实持有者

他的思想不是激进的科学唯物论

他的思想中存在没有被世俗利益脏化的基督教思想或某种理想主义的伦理观

他帮助了黑人奴隶奥拓华

这种帮助最后也帮助了尤恩自己

这个黑人阻止了古斯医生的阴谋并救了尤恩

根本地

互助救了尤恩

在个人层面

这个互助的过程促成了亚当·尤恩的人性确立;在云图故事的层面

斗争的这一面转化到了互助或共生的那一面

为了促成一个共生的世界

亚当·尤恩后来加入到了废奴事业中

在云图小说的最后

故事一的亚当·尤恩对文明历史的兴衰和人性的思考阐释了他对生存斗争思想的反驳

“历史不容纳规则

而只有结果”(P485)

这样

生存斗争其实并不是规则

善恶促成了历史的结果

信念促成了历史的善恶

应该持有怎样的信念

是生存斗争或弱肉强食吗?不是

因为

“一个完全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世界也会把自己吃掉”

完全生存斗争的世界是完全的自私

这种自私意味着消亡

生存斗争的世界中

人性就是完全的自私

就意味着“人对人是狼”(霍布斯 语)

这样的人性世界是走向毁灭的世界

只有共生的世界才是可持续生存的世界

“如果没有众多的水滴

哪会有海洋呢”(02:40:49

P486)

海洋正是水滴的共生

社会生态系统则是个体的共生

从云图小说的结构上看

故事一既是云图故事的开端也是云图故事的结束

故事一为整个云图故事确定了讲述的框架:克服单方面的斗争

转化到关爱个体的共生中

不过

故事一中发生的这种转化只是思想中的

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

十九世纪的历史现实并没有克服种族的分化

相反

种族的分化延续到了二十世纪

二十世纪中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正是种族的分化和欧洲文明中生存斗争的方面所导致的

那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毁灭性结果

也正印证了这样一句话“对人类来说

自私就意味着消亡”

种族的分化是人类世界中最宏观的分化

但这不是唯一的分化

分化发生在人类世界的多层次中

云图故事接下来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也就是另一个层次的分化

    论《云图》主旨:达尔文主义与进化中的人性(三)7】【故事二的表象形式】:阶层的分化【故事二的关键词】:生命意志

酒神精神

音乐艺术

作曲家

尼采

战争

权力欲

声誉

【故事二的内容阐释】:云图故事二的历史背景是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前期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十几年

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酝酿的时期

当欧洲文明(也即:科学技术文明)已经统治了整个人类文明之后

欧洲自身却被互相斗争着的国家分割着

当上帝退场之后

似乎欧洲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自己的利益了

历史上长期物质缺乏和贪婪的欧洲人并没有因此保持幸福

他们的社会变成了显著阶层分化的社会:贵族层和平民层

资本家和工人

或者说:上层人和下层人之间的分化在经济上变得更加显著

作为近代欧洲文明之根本的科学技术和唯物论思想是用来征服自然的

而不是用来享受自然的

驱逐了上帝的欧洲人陷入了“空虚主义”之中

生存斗争的真理没有拯救他们

而是将他们推入混战之中

[在阐释云图故事二之前要概述一下尼采哲学]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尼采构建了他的生命哲学和历史哲学

通常被称作“权力意志”的哲学

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

宣称重估价值

其实是要在思想中克服空虚主义

确立生命或人生的意义

进化论不仅给出了理解生物或生命的方式

也带来了理解历史的方式

但是

包括尼采在内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具有科学唯物主义意味的进化论不足以解释生命的本原

尼采构建了以“权力意志”概念为核心的哲学结构

用以解释生命和历史

理解生命历史和权力意志的开题概念

是“酒神精神”

这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所阐释的主题

酒神精神意味着打破禁忌或僵硬的界限

放纵欲望

融入自然;酒神状态是人生的痛苦与艺术的狂喜相互交织着的非理性状态

酒神精神是生命冲动的体现

而太阳神精神意味着

生命冲动旨在向着更强大的方向发展

酒神精神和太阳神精神(理性)的统一

就是“权力意志”

从表面上看来

权力意志似乎同样意味着生存斗争

实际上

权力意志思想的这种意味只是在理解生存斗争

是在表达人的生命冲动所设定的“真理”

理解并不意味着赞同

斗争及其前提是分化

但精神却不是分化的

酒神精神是沉浸的统一性

太阳神精神是形式的一贯性

斗争是知性的

知性就是要认识差异

其结果就是所谓的“真理”

但在权力意志的哲学中

艺术高于真理

审美高于认识

生命的艺术达到了差异的共生

不过

无论如何

处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面对的是斗争

这是由于殖民扩张而返回到欧洲自身的战争

故事二不是在讲述参加战争的人

而是处于阶层分化中的人

故事二的社会背景是英国

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英国社会不但产生了资本家阶层和工人阶层的分化

更久远的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的分化比前一种分化影响更深

这两种分化交织着影响着当时的英国社会

故事二的主角罗伯特·弗罗比舍是“一个教会重要人物的儿子”

但赌博让他欠债累累

以至于他父亲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在经济上他成了“无产阶层”

不过在掩盖了经济上的困境之后(并且声誉不被破坏)

他的社会地位仍然可以帮他获得信任

声誉维持着一个阶层中人的社会地位

隐居在比利时的英国人维维安·埃尔斯明白这一点

他后来也是靠“毁坏弗罗比舍的声誉”来要挟或控制弗罗比舍

试图以此占据后者的创作

云图小说中的埃尔斯让自己的妻子引诱弗罗比舍

让他们成为情人;而埃尔斯先假装不知情

而后威胁弗罗比舍

如果弗罗比舍不服从

那么就会向外宣称弗罗比舍强暴了埃尔斯的妻子

要让整个欧洲的音乐界都知道这件事

在这个阶层分化的欧洲

声誉的破坏是致命的

作为“上层人士”的维维安·埃尔斯这样做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旺盛他自己的声誉

他想通过占据或剽窃弗罗比舍的音乐创作而“建造一座光塔”

让后世的人记住:“看

那就是维维安·埃尔斯”(P81)

这种对声誉的渴望就是一种权力意志

维维安·埃尔斯通过卑劣的手段占据别人的成果

试图以此获得声誉的做法是贪婪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

所谓的上层人士

并不意味着高贵

虽然他们试图让别人那样认为

埃尔斯并不以他内心的贪婪而愧疚

云图小说中的埃尔斯说

“任何上层社会都有很多伤风败俗的事

否则他们凭什么保持他们的影响力?在公共领域

声誉是重要的

但在私人生活中里不是”(P435)

阶层的分化和上层社会人士的贪婪

这在云图电影故事二里体现的不是很丰富

云图故事二在电影和小说中讲述的简直是两个不同的故事

云图电影故事二对原著做了庸俗化或低俗化的改编

展示成肉欲的同性恋故事

埃尔斯不是通过让自己的妻子去当弗罗比舍的情人来要挟弗罗比舍

而是通过威胁曝光弗罗比舍的同性恋行径来要挟他

但云图小说故事二中没有这种肉欲的同性恋情节

云图小说故事二中的弗罗比舍后来沉浸在对埃尔斯女儿的爱恋之中

即便云图小说故事二有关于罗伯特·弗罗比舍和思科·史密斯两者同性之爱的暗示

那也是“柏拉图式”的

而不是像电影中那样直白着肉欲

最关键的是

云图电影对故事二的这种改编

破坏了云图故事的整体性

玷污了整个故事

并歪曲了小说故事二的“悲剧情节”

云图故事二其实应该是《悲剧的诞生》的一场实践

音乐艺术对应着酒神精神

作为作曲家的罗伯特·弗罗比舍则是酒神精神的个体体现

云图小说故事二开始于R.F(罗伯特·弗罗比舍)的一场梦

梦是酒神精神的

梦里他自己在一个塞满瓷器古董的瓷器店里

打碎瓷器

而他感觉到的却是音乐的曲调

这个“塞满瓷器古董的瓷器店”类比着充满各种陈规的社会

不同形象的瓷器这是不同的个别陈规

打碎它们

意味着破除陈规或僵硬的界限

R.F后来在创作《云图六重奏》的时候意识到

“噪音和音乐之间的界限是惯例

一个人可能超越任何惯例

只要他能够想到”(P339)

R.F后来也梦到埃尔斯的女儿伊娃

梦境里沉浸着对她的热恋

对伊娃的迷恋

是酒神精神在个体对象中的具体化

R.F先是和伊俄卡斯特(埃尔斯的妻子)保持情人关系

后来迷恋伊俄卡斯特的女儿伊娃

这正是非理性的生命冲动在向着新颖性拓展

生命冲动

那强烈的酒神精神

在渴望着新事物

在这种梦境般陶醉的爱恋中

“一条忘川隔开了日常的现实和酒神的现实”(《悲剧的诞生》第7节)

但是

R.F对伊娃的爱恋是自以为是的

它遭遇的是伊娃的冷漠

日常的现实淹没了酒神的现实

于是萌生一种悲观

酒神精神那普遍的直观是音乐艺术

对于作曲家R.F而言

就是他想要创作的《云图六重奏》

虽然R.F的创作不完全是非名誉的

但他明白名誉是虚假的

个人的作曲家是虚假的

“作曲家只不过是洞穴壁画的涂鸦者

创作音乐是由于冬季永无休止

如果不这样做

狼群和风暴就会很快扑向他”(P81)

作曲家寄存在其音乐中

依靠音乐去克服他的自私

“艺术家在酒神过程中业已放弃了他的主观性”(《悲剧的诞生》

第5节)

这种对主观性的放弃

在音乐无限之中对尘世有限的绝望

迎合而来的

即艺术家的自杀

永恒的音乐承载着艺术家的生命

个体在此之中到达永恒的梦

这样的云图故事二才应该是升华整个云图故事的

它和《海上钢琴师》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云图电影故事二中

表达了该电影所以为的“云图”的含义

赋予其轮回的观念

但这让整个故事变得不伦不类了

云图电影故事二用“轮回”的观念去诠释“云图”

说它表达着个体生命在不同的人生和不同的时代重逢一遍又一遍(01:30:00)

这样的“轮回”观念不是尼采哲学中的“永恒轮回”

而更像是印度教中的“轮回”

那种等级森严的轮回观念

这样的“轮回”观念在本质上是反自由的

云图小说提到了“永恒轮回”

但它所涉及的明显是尼采哲学意义上的“永恒轮回”(仅仅是个名称)

风向决定发型

文章

6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