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传记/剧情/历史电影《至暗时刻》
于2017年上映
由乔·赖特导演
安东尼·麦卡滕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将带领观众重返二战时期的1940年
其时
不可阻挡的纳粹势力席卷整个西欧
入侵的威胁迫在眉睫
一群毫无准备的公众
和一个怀疑论国王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必须面对他最黑暗的时刻——是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附属?还是与世界人民站于一边共同反抗法西斯?最终他决定团结一个国家
为自由理想而战
并试图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
《至暗时刻》没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虽然它曾经无限接近
但想一想表现撤退的《敦刻尔克》和全景表现登陆的《最长的一日》也没什么斩获
心气立马也就能平了
毕竟它没有王者之气
话说2017主角是丘吉尔的《至暗时刻》和2006年表现伊丽莎白二世的《女王》在故事的立意架构上如出一辙
两部影片都将视角聚焦到两人一生中最紧张最纠结的一段难关来表现人物
《女王》是戴安娜王妃死后的应对
《至暗时刻》是丘吉尔号召人民反抗的前夜
从这个比较上来看
两部影片一得奥斯卡影后
一得奥斯卡影帝
真的不意外
《至暗时刻》的时间线非常的短
所以情节并不是影片的重点
丘吉尔在上台前、愉快上台、遇到难题和挑战、转而鼓起勇气、坚定信心的这种心路历程才是影片所真正想表达的
加里•奥德曼非常好地表现了人物的这一种心理
从他演绎的丘吉尔那种嘟嘟囔囔、含含糊糊、略带口吃的口音中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
比如从初见小秘书时含糊但跋扈嚣张的嚷嚷
到内阁会议被逼问时费力选择字词的含糊和困惑
再到地铁上与英国大众沟通时的随意和从容
直至最后的高潮外阁和议会中丘吉尔越来越坚定、洪迈的语调
整部影片被这种演绎带入了一路螺旋向下的无形压力和最后的烟花绽放
我始终困惑于历史人物传记影片的一个问题:影片中的角色和真实的人物究竟相差多少?就像是还在世的伊丽莎白二世拒绝看那部《女王》一样
历史上真实的丘吉尔是这样的吗?我们会不会就把很多影片中的丘吉尔当成是了真实的丘吉尔?更加不堪的是我们会不会用自己内心对丘吉尔的主观印象来要求影片?老话说历史是个小姑娘
任人打扮
我们看到的故事片中演绎的人物和历史上真实的人物
即便是在纪录片里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一旦将人物的生活浓缩到一个半小时的影片中
肯定会舍弃掉很多的背景和关系
更加不要说真实人物行为背后隐含的原因了
这是人物传记影片编剧、导演、观众都十分难以把握好的一点
《至暗时刻》用一个小美女秘书的眼睛来代替观众旁观主角丘吉尔
让人想起了《帝国的毁灭》中承担同样作用的特劳德女秘书
起同样作用的角色还有《狮子王》里的丁满和彭彭
东映映画《天鹅湖》里两只小松鼠汉斯和玛格丽塔
再往前数数
还记得《匹诺曹》中著名的小蟋蟀吉明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