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听风者》解说文案_《听风者》:缺乏历史根基的港式主旋律

时间:2023-11-13 14:00:20 上传:粉霞よ 字数:10649 字

中国|

中国香港剧情/悬疑电影《听风者》

于2012年上映

由麦兆辉 庄文强导演

麦家 庄文强 编剧

影片讲述了解放初期

国民党在大陆还残留了大量的敌特人员

意图颠覆新生政权

神秘的701组织专门监听敌台——郭兴中是701的领导

而沈静则是其中的职员

但由于沈静家庭背景的关系

所以她永远都是独来独往

武昌则负责在监听组的人确定了敌人位置之后将其抓捕回来

何兵本是个街头小混混

但因为是盲人

所以他有一项特殊技能

就是听觉非常敏锐

他也借助自己的这项技能赚钱

1951年的10月8日

701突然发现

所有的敌台全部消失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敌特分子启用了新的发射频道

而何兵的特殊本领对701非常重要

因此701派出张学宁将何兵“请”到701来

希望他能为新中国服务

但是

事情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时光影谈』2012年第9期《听风者》:缺乏历史根基的港式主旋律影谈嘉宾:沙 丹(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 董 阳(《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编辑)本期策划:时光网影评频道撰文整理:玄曦皓责任编辑:玄曦皓近几年谍战题材影视剧蔚然成风

从呈现的效果来看

各有创新

又各有弊病

2009年的《风声》采用“暴风雪山庄”模式

把推理小说的套路融入到了谍战片中

但悬念的设置却有些经不住推敲

靠酷刑场面来打造视觉奇观的行为也屡屡遭人诟病;2010年的《东风雨》虽呈现出了“珍珠港事件”中各方势力的勾心斗角

却因为线索太多

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如今

曾经与刘伟强一起打造过经典“间谍片”《无间道》系列的麦兆辉、庄文强联手麦家

一起奉上了《听风者》

《听风者》的故事背景放在建国初期

那是个波云诡谲的时代

国民党特务与共产党701部队所展开的间谍战呈犬牙交错之势

考验着诞生不久的新中国

对于“麦庄”来说

选择这样的题材着实是个考验

因为这是一段他们“不甚了解”的历史

故事中所展现出的价值观

也与他们耳濡目染的香港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况且

这又是一个关于“听觉天才”的故事

把“听觉”搬上银幕

同样是个不小的挑战

去年

麦庄在《关云长》中暴露出了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

让整个故事散发出一股港式黑帮片的气息

这种近乎“去历史化”的叙事手法

似乎并不像有意为之

而只是努力藏拙

此次的《听风者》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对那个时代的把控不利

使得谍战的标签名不副实

片中的感情元素也朦朦胧胧

没能刻画出“非常时期的非常爱情”的独特魅力

充满戏谑味道的是

早在1948年

屠光启执导的《神出鬼没》就打出了“谍战+爱情”的口号

和《听风者》如出一辙

当时

《神出鬼没》在宣传上挂出了“情弹与枪弹齐飞

碧血共丹心一色”的广告语

上映后空前火爆

“卖座竟至十成”

本期“时光影谈”

请到了两位对历史、电影史、谍战片涉猎较多的“骨灰级影迷”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谍战片与《听风者》展开了讨论

下一页:四分谍战戏

六分情感戏《听风者》中的谍战戏份是低于预期的四分谍战戏

六分情感戏——《听风者》不是一个典型的谍战戏

只是谍战戏的包装而已

——最后的矛盾都归到了梁朝伟个人的“洗心革面”上

董阳:我觉得《听风者》基本上没有进入到谍战的戏核里去

前60%都是人物情感上的东西比较多

双线

一条线是这些人物的情感

而且是多角恋

顺带交代了一点上海那边的关于谍战的情况

一直到最后周迅回到上海之后

才有了一点所谓的谍战的戏

但是这段戏又没有在谍战情节上下太多的功夫

并不是饱满的、关系复杂的、抓人心的谍战戏

实际上还是个非常简单的交代

我看到网上这两个导演阐释

说中国人的情感比较含蓄

要是放在外国

这早就上床了

在我的感觉来说

他们可能有顾忌

包括尺度问题

包括共产党的形象问题

能不能上床都得另说

感情这块

还是比较有意思

我比较喜欢

但是它没有展开

不过

跟我对于《听风者》这样一个谍战戏的期待是有差距的

期待没有得到满足

《听风者》不是一个典型的谍战戏

整个就是谍战戏的包装而已

在这一点上

还是比较让人失望的

沙丹:我也是有同感的

如果从谍战的角度来说

应该是悬疑、惊悚这样的电影

但是《听风者》几乎没有什么悬念的设置

包括起因、经过、高潮

一直到最后

让观众看到的还就是两个人情感的发展

情感的戏份占了60%以上的篇幅

这个电影比较难的地方在于以听觉作为塑造的中心

如何把听觉给视像化

同时这种视像化又能和影片本身的叙事矛盾勾连在一块儿

本身确实比较难

电影中

梁朝伟超凡的听力

麦庄展现得还是不错的

只是这和观众所需要的叙事过程中应该表现的冲突和快感相比

还有一定的距离

梁朝伟在那听

他听着了不是重点

怎么能让观众看着爽

这是最重要的

董阳:梁朝伟的这个特异功能只是停留在展示的层面上

这个东西应该是非常有戏剧化的

进入到戏本身

跟戏剧冲突产生关系

这样就好看了

现在只是在不停展现他特别敏锐的听觉

展示的很多

但是却没有进入到谍战戏的戏核里头

沙丹:这种超能力者、特异功能者在类型电影中也是很常见的

但是作为一个谍战片来说

本身应该是二元对立的关系

与你对立的敌人的那一方面

是如何和你对抗的

通过声音的较量

形成一种无形的战线

就像这个电影的英文名字Thesilentwar(沉默的战争)

如何把这种角力的方式形成影像化

挑这个主题

本身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我们应该很佩服他们有这个勇气来这样做

麦家写这个小说

放置于建国初期那个波云诡谲的环境中

在这个环境中去做戏剧冲突很强烈的文章

是非常不错的

关键是这个故事

怎么去设置你攻我守

敌人那帮人怎么能够听出来周迅就是卧底等等

这里边还是有丰富的内容可以去挖的

董阳:对手越强大

才能够显示出你越强大

但是对手没有展示

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设置

沙丹:最后就把重心归到了梁朝伟个人的“洗心革面”上

他能够看到东西以后

听觉就退化了

为了自己能更好的抓住电台、拯救周迅

又把自己弄瞎了

始终还是自身在变化

敌我之间的冲突表现就显得弱一些

董阳:他还是有变化的

从最开始那个小流氓的口吻

到最后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他的身份是有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跟敌人对抗中的一次成长

他的变化是因为周迅的死

下一页:历史的细节理应更加考究桑弧于1947年执导的《太太万岁》历史的细节理应更加考究——复杂的历史背景有很多戏可挖

但电影并没有展开

——王学兵饰演的跨身份的角色本应引发观众的深入挖掘

最终却一笔带过

沙丹:这个电影有个很确切的大陆历史背景

香港导演在把握上还是不太细致

这两天也是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说《听风者》中的一个细节

之前公布的一张剧照

梁朝伟走过上海的街道

后面有《太太万岁》的海报

《太太万岁》这个电影是1947年的时候上海文华公司拍的

且不说到了49年、50年这个时候还有没有在上海市放映

这个公布的海报是根据美国《生活》杂志当时拍的路牌

海报上“太太万岁”的标题是跟以前一样的

但是下面这些演员的头像几乎全都是错的

《太太万岁》这个电影是影史杰作

演员包括石挥、路珊、蒋天流、上官云珠、汪漪等等

可是演员的头像都是乱搞的

甚至连汪漪的名字都弄错了

所以从电影的细节、美工角度来说

如果不去做考证

把这些有确实历史背景的信息放到电影中的话

还不如不做

既然去做

就应该去和历史保持一致

《太太万岁》这个电影的编剧是张爱玲

张爱玲的好朋友宋淇是她后来的文学遗产的继承人

宋淇的儿子宋以朗也发了微博来批评《听风者》的细节问题

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的微博截图另外一个细节

从历史角度来说

在朝鲜战争时期

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电影中所说的一样

《听风者》在开头的时候

说到美国人想去杀咱们的导弹专家

有人问英国人能允许美国人这么干吗?下面说

现在都得听美国的

英国人也得听美国的

这一点

是完全以现在的人的思想来看当时美英之间的关系

四十年代中后期到五十年代

美英之间不是没有矛盾的

如果看当时的港督亚历山大·葛量洪(AlexanderGrantham)83年的时候出版的自己的回忆录

当中很详细地讲了当时美国、英国、中国包括台湾国民党之间的关系

那时候港英政府最关心的就是维护他在远东的自身利益

所有对他的统治不利的情况

他都会干预

举个例子

1954年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码头风云》要在香港上映

因为涉及到纽约工会的运动问题

当时香港本身有这方面的矛盾

为了“维稳”

就直接把这个电影毙掉了

只要是对英国的统治不利

美国的东西

照禁

所以说

那时候英国并不是为美国马首是瞻的

第二就是

《听风者》也提到了一个问题

朝鲜战争开始后

美国那时候和他控制下的“巴统组织”(巴黎统筹委员会)是对华禁运的

包括电影摄影机、电影胶片在内的很多东西都是禁运的

他们认为这都是战略物资

但是当时港英政府仍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当地很多企业和共产党政府做贸易往来

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

后来像霍英东这样的大商人为什么在大陆有这么高的声望

在于50年代初期的时候

他为大陆和香港之间做了很多的贸易往来

为共产党提供了很多战略物资

王学兵的角色是否是麦庄设置的政治隐喻?《听风者》中也提到了王学兵就是船王的儿子

其实霍英东本人就是个船王

王学兵演的这个角色

一方面

他是共产党的高级军官

另一方面

他又类似于爱国华侨

是船王的儿子

他这个身份是很有意思的

是个跨身份的角色

本身这块儿是很有意思、带点政治隐喻的地方

很容易引起观众兴趣去挖掘

但是在电影中更多的是朝向他在大陆高级军官的身份

董阳:不管年代设置也好

历史背景也好

还是人物角色的设置也好

实际上都有很多的戏可挖

但是实际上这个电影并没有展开

沙丹:里面也有一个段落

问到“船王有没有参与这个事情”

王学兵说“这个你就不用知道了”

在50年代的时候

香港包括澳门很多的爱国资本家都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战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董建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父亲董浩云在当时就是船王

船上就会有豪华的电影院

共产党当时在香港也有自己的公司

那时候叫“长凤新”(长城电影制片公司、凤凰影业公司、新联影业公司)

也就是今天的银都机构

当时他们经常把长凤新的电影拿到董建华父亲的船上给船王去放

因为大陆需要香港这样的点去把自己的电影拿出去放

推动统战工作

以便于国民党做针锋相对

香港是冷战很长时期共产党争取华侨和外援的唯一出口、自由港

而港英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只要是你不闹大事

我可以默许你这么干

但是你不能太明显地表露出自己的党派性质

这个历史背景说深了真得特别复杂

当时大陆的左派电影如果想要在香港放映

需要有左派自己的电影院

那时就找到了澳门的何贤先生出面

把普庆戏院拿下来

成为了左派机构的放映场所

何贤先生就是何厚铧的父亲

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的父亲

他们都和共产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说回《听风者》这个电影

如果去写一点这样的故事

可能更符合麦庄香港导演的身份

同时

这样的故事和背景对于内地和香港文化之间的关系有更多可聊的内容

但是《听风者》中把这些就都一笔带过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

我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还是感到有点遗憾的

这些内容原本更适合香港导演去挖掘

他们的身份和这些内容也是更为契合的

而不是跟一个完全大陆题材的间谍故事相匹配

不过

我也得承认

虽然《听风者》中涉及到的很多很复杂的历史背景

麦庄没有展开

但如果真的展开的话

观众也未必能够理解其中的趣味

结合21世纪初香港社会政策和发展的情况看

我隐约觉得麦庄在王学兵这个人物身上除了做了历史的投射

还有一定政治讽喻的功能

大陆人可能看不太明白

香港观众应该没问题

下一页:麦兆辉、庄文强的“去历史化”叙事《关云长》和《听风者》都呈现出一种“去历史化”的叙事麦兆辉、庄文强的“去历史化”叙事——《听风者》与《关云长》都表现出了麦庄对历史背景不那么了解

——麦庄的香港导演身份和内地历史语境的交错影响了电影的呈现

董阳:《听风者》和《关云长》体现的问题是差不多的

虽然一个是谍战片

一个古装片

因为他们是香港导演

可能对历史背景不是那么了解

所以就对历史语境的丰富性给过滤掉了

本身这种背景可以对故事产生的意味、戏剧上的有力的因素

都完全消失了

比如说《听风者》这个故事

和电视剧《潜伏》相比

意味就少了很多

比如个人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为什么感情戏反而成为了谍战戏的主要部分

成为了人物成长、转变的主要动力?孙红雷在《潜伏》中饰演的角色因为他有信仰

所以个人动机就和国家命运结合到了一起

但是在《听风者》中就没有

完全变成了一个个人化的转变

所以到了国共斗争的部分就没有深入

沙丹:这就是咱们俗称的“去历史化”

电影中

在共产党控制下的上海

敌人还能真的像黑帮片一样

拿着汤普逊冲锋枪照着车就打?哪能这么好打?这个场景就让人想到了30年代初期的美国好莱坞歹徒片这种类型的电影

在城市街头

拿着冲锋枪黑帮火并

这在黑帮片是可以实现的

在香港的英雄片也可以实现

但是如果放在既定的历史语境当中去

在共产党控制下的上海

明目张胆的拿着冲锋枪在街上乱打

这有点太不拿咱们党当盘儿菜了

这的确是和《关云长》的问题一样

虽然是讲三国的故事

但是把三国的背景给剃掉了

主要还是讲的英雄片中的情义

董阳:《听风者》是想要做主旋律的

主旋律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

这并不是我们大陆特有的

麦庄的《无间道》里

陈永仁就是想当好人

这种倾向很强烈

所以才有动机去做这些事儿

这个故事才成立

从这一点去深入

把戏展开

看到最后

就会让观众的心里有回味

但是现在的很多电影大多沦为视觉炫技的东西

而缺了魂

里面的人都好像是没有精神的

像去年的《刀见笑》

今年黄晓明的《匹夫》都是把人的精神性给瓦解掉了

人物缺乏动机

一味的炫技

片子就让人看得很麻木

《潜伏》《无间道》这样的作品为什么会出彩

就是角色个人都有精神上的需求

动机会很强

就会让人很信服

沙丹:从这个角度来说

麦庄的香港导演身份和内地的历史语境的交错还是影响了电影的呈现

他们毕竟还是香港人

不太了解在电影中

大陆观众需要什么

我们反过来分析

为什么《无间道》会这么成功

这个电影讲的就是香港人的身份问题

虽然是个警匪片

但是这个片子实际上讲的是“97大限”之后

香港人对自我认同的模糊感

所谓“身份错置”

在这个主题当中

有很多这样的电影

比方说像银河映像的《非常突然》

看这名字“非常突然”

就能想到97年之后香港突然变成大陆来管

回归了祖国

这对于香港人来说

他们突然不知道自己是英国人

还是香港人

还是中国人

这三个身份对他们来说很复杂

这种暧昧的情怀最后融合到了警匪的类型片中去

看这个电影的时候

观众思考的也是自我的文化认同问题

所以在香港有个著名的学者罗永生先生写了一本专著《殖民无间道》

用的就是麦庄“无间道”的概念

讲的是跨越97之后

香港人的这种无助、彷徨和身份疑问

另外

像王家卫的电影看上去都是小资小调的

其实里面具有很强烈的政治性

为什么拍电影名字叫《2046》?因为中央政府承诺香港97之后50年不变

50年大限之后就是2046

很多这种香港电影中都有政治性的东西在里面

它们把香港人关心的事情融合到了电影中去了

《无间道》就是2000年以来这一类香港电影中最成功的

用通俗易懂的警匪类型片

讲出了香港人的心声

董阳:《无间道》为什么大陆也喜欢呢?为什么翻拍到了美国

美国人也喜欢呢?这不能单纯定义成因为反映了香港人的心理

这一点当然有道理

我是同意的

但很重要的是

它把当时的历史语境和不同派别的心态更多的反映到人的身上

因此不仅香港人喜欢

大陆人也喜欢

你说的那点

我很理解

就是香港人在97回归之后复杂的心态

身份的问题

实际上是个个案

这种个案可能在每个民族

不同的时代

都会发生

都会有身份的问题

认同的问题

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种模式、这种框架在其他的文化语境里也能够被人接受

大陆人了解自己的语境

香港人了解自己的心态

对当地的了解越深刻

展现出来的动人的东西就越多

这种东西是相通的

到了《听风者》中

因为对大陆的了解不够深入

在戏上就不能达到那种深度

所以就不能用这个东西打动更多的人

我们的父辈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

确确实实有那种信仰

香港导演能不能理解无产阶级革命情怀、共产主义的理想

在他们看来甚至可能是个虚假的概念

但是共产党成立之初那么几个人

最后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

一定不是工具化的概念这么简单

当时的人是相信这个的

他们能不能够理解?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

就体现不出这里面的信仰问题

沙丹:《听风者》如果要把梁朝伟作为第一主角来塑造的话

就应该去表现他如何建立信仰的过程

把这个作为核心

所有的谍战片中

信仰都是这种类型片的灵魂所在

下一页:谍战片应当注重矛盾的展现《风声》是个类型片

《东风雨》线索太复杂谍战片应当注重矛盾的展现——《风声》是个典型的类型片;《东风雨》很有情怀

但是过于复杂

——《听风者》有些平淡、有些简单、有些想当然

沙丹:《风声》是个典型的类型片的设置

类型片首先要做到故事公式化

都是差不多的善恶之争;场景要简单化

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

去抓老鬼

这是很有悬念性的

电影又起到一个精神治疗的作用

能够洗刷观众在当下的精神焦虑

能够让观众看得很爽

很高兴

我并不是特别喜欢《风声》

因为电影中的悬念设置也很牵强

它的重点在于那些酷刑的展示

现在回想一下

片中有很多悬念设计都是很低劣的

并不令人相信

《听风者》没有这样的一个空间

没有这个空间

矛盾冲突可能就没有办法那么集中

故事一方面在南方大山里

另外一方面是在上海

首先这种地域的差异就让故事不够紧凑

由于矛盾的不够激烈

就没有把电影上升到信仰的高度上

让观众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感触

虽然最后是想要硬做一下主旋律

硬拔了一下

但是没有拔起来

这些年的谍战片中

我觉得柳云龙的《东风雨》是拍的不错的

拍的很有情怀

就是说拍出了一种“中心思想”

这个电影很复杂

他最后失败

可能就是失败在它过于复杂

电影中的势力太多

有军统的、中统的、76号的(汪伪政府的)、共产党的、日本的、美国的、俄国的

都有

观众如果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不是特别了解的话

可能也就会看的一头雾水

对于一个简单的类型片来讲

就不像《风声》这么的泾渭分明

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观众最容易去接受的

《东风雨》是很有情怀的

无论是国民党的特务还是共产党的特务

都为了自己的信仰

宁愿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要把谍报给发出去

有时候明明知道这种方式会死掉

仍然会为了自己所信的东西

去牺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最后升华的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不知道是档期问题

还是宣传问题

导致票房特别差

董阳:这种文化的深度

要有

就像你说的那个细节问题一样

说白了就是有文化你就会做的很讲究

没文化你就会做得很粗糙

这种东西氤氲在电影背后

不用去刻意表现它

只需要在这个背景上讲一个简单的故事

这个背景对故事就会有帮助

《东风雨》这么复杂的故事必须要让观众能够接受

不能让大家都很迷惑

这可能还是电影处理的问题

在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很简单的、举重若轻的展现出来

不是说把复杂的关系搞得大家都不懂了

实际上这也不是个艺术片

还是要通过“戏”来让大家接受这个故事

沙丹:一个导演在处理一个纷繁复杂的故事的时候

应当善于把其中的主要矛盾用很好的方式来给大家呈现出来

《听风者》还是平淡了一些

看完之后也没让人产生惊心动魄的感觉

这个电影的重心和“谍战片”的类型还是有一定出入的

董阳:像最后杀周迅

这里边应该是有很多戏可做

但是却把这个都简单化了

这个过程就没展开

沙丹:周迅演的张学宁是咱们党的高级干部

冒充海关关长的干女儿

身边还能没个人吗?结果就在一个大屋子里

活活被一人一刀

这有点儿太简单了

下一页:使用经典歌剧做配乐要谨慎行之《听风者》的配乐既有陈光荣的原创

又有经典歌剧使用经典歌剧做配乐要谨慎行之——基础没打牢

靠画面和音乐抒情

是不达标的

——音乐本身的内涵和画面的内涵或者呈现契合的关系

或者呈现反讽的关系董阳:《听风者》中那个类似芦苇荡的场景里

画面很抒情

音乐也很抒情

但是这种抒情的背后好像缺乏基础

没有让人在起伏跌宕之后

自然而然的抒情

而是有点刻意的煽情

主要还是戏没有展开

基础没打牢

这时候就开始抒情

是不达标的

沙丹:电影中使用歌剧咏叹调这种西方的艺术形式来做配乐的时候

还是应该谨慎一点

《听风者》中用的是很著名的《诺玛》中的“圣洁女神”段落

这段是几乎所有的花腔女高音都会去唱的

玛利亚·卡拉斯、卡巴耶等著名女高音每个人几乎都有传世名段

点击播放《听风者》中的配乐《诺玛》“圣洁女神”段落无独有偶

王家卫的《2046》中同样用到了这段音乐这一段用歌剧作为配乐

而且是多线叙事

像《无间道》《教父》已经有过很经典的使用

最好在使用音乐的时候

能让歌剧的背景和电影中的戏剧冲突有一些默契

而不能仅仅是这个音乐好听就行了

最经典的在《教父3》中

使用了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

《乡村骑士》的结构就是和《教父3》的结构配套的

我觉得《教父3》是被人低估的

这是很不公平的

电影本身就是个完完整整的歌剧结构

和《乡村骑士》是相对应的

点击播放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教父3》《太阳照常升起》均使用了这首曲子作为配乐在《听风者》中使用《圣洁女神》这首曲子的时候

音乐的内涵和影像的内涵之间缺乏深层的默契

而只是用来煽情

因为这首曲子本身讲的是“爱情与背叛”

与《听风者》的叙事关系并不太大

相比较起来

王家卫《2046》同样使用这首曲子

就妥帖得多

从世界电影的经典案例来看

科波拉在《现代启示录》中使用《女武神》去展现飞机轰炸越南村庄;抑或是库布里克反讽地把《蓝色多瑙河》用到《2001太空漫游》;抑或是乔纳森·德米在《费城故事》中对玛利亚·卡拉斯咏叹调的使用

音乐本身的内涵和画面的主旨要或者呈现契合的关系

或者呈现反讽的关系

必须要呈现一种关系

如果仅仅把音乐作为一个简单的背景贴上去就太浅了

最好要能够让观众去发掘音画之间的关系

这是最重要的

你为什么要使用这首曲子

是不是就是不可替代的

达到了不可替代的效果的时候

才是最经典的

下一页:谍战片是个早就流行过的片种中国式谍战片的“前世今生”谍战片是个早就流行过的片种——《听风者》想追寻的商业卖座元素

40年代末期的《神出鬼没》已经有了

——今天的谍战片想要成功

要与当下人产生共鸣

沙丹:谍战片看上去是这两年开始火起来的

但是这种类型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很流行了

1946年的时候

国民党的中电三厂在北平拍了第一部成功的谍战题材电影《天字第一号》

是朱石麟的学生屠光启做得导演

后来成为他老婆的欧阳莎菲在片中演了国民党的地下党

名声鹊起

这部电影也是当时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

这部电影也可以被视为一部卖座的主旋律大片

后来屠光启次年又拍了《神出鬼没》中

里面已经有了今天的《听风者》中可以学习的基本规律

就是把谍战的悬念性和爱情故事相结合

现在这个电影已经不存在了

我们只能找到当时《申报》上的广告词——“情弹与枪弹齐飞

碧血共丹心一色”

大家就能够看出来这个电影中有激烈的动作场面和悬念性的东西

“情弹”又一定有爱情的罗曼蒂克元素

这个电影和《听风者》非常像

也是暑期后上映

说是“卖座竟至十成”

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上座率

堪称奇迹

只是可惜的是

这个电影没有存下来

所以说

《听风者》想追寻的这些商业上的卖座元素

在40年代末期的屠光启的《神出鬼没》中已经有了

也就是强调悬疑性、动作性、情感性这些东西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

这种类型变成了另一种模式

就是反特片

反特片和《天字第一号》的国民党时期的谍战片很相似的一点

就是受当时表现主义电影、美国黑色电影的影响

包括像《羊城暗哨》

都是悬念性很强的故事

这个片子就是典型的冷战产物

导演卢珏把好莱坞的类型与中国本地的元素结合得非常好

到70年代末期

这种类型又时兴了一阵

像《保密局的枪声》等等

发展到今天

我们就不叫反特片了

改叫谍战片

实际上这是一种“死灰复燃”的类型

骨子里继承的还是40年代末期的元素

这个类型想要拍好

就应该赋予关照当下的一种精神

如果能够找到这个点的话

才是能够出现新意的地方

董阳:就是能够找到当下人的一种精神需要

要扣住这一点

沙丹:《听风者》的悬疑性是比较让人失望的

做的还不如当时40年代的电影

如果想要达到对观众的精神治疗的效果

就一定要掌握当代性

应该和当下的人产生一种共鸣

目前来说

是没有找到的

这可以说是比较遗憾的地方吧

董阳:信仰这个东西

在共产主义的背景下

是比较特别的

集体高于个人、利他主义的理想

和美国电影就很不一样

我们不能把这个抹杀掉

如果不能理解它

做出来的东西就很难让人信服

为什么他会做出这种牺牲?新中国成立之后

也有很多“革命+爱情”的故事

是一种革命罗曼蒂克

这不仅仅局限于电影中

而是一个非常大的艺术类别

但是这种加法不是简单的相加

在《听风者》中

革命和爱情就好像两场戏

没有太多的关系

男女主角的爱情在革命中是舍弃了爱情去搞革命?好像也没有特别深刻的体现

所以说本来是很好结合的两个元素

在这个电影中

没有起到特别明显的化学效应

缺少紧密的联系

沙丹:感情的元素如果在谍战片中使用的好的话

会给电影特别加分的

在十七年时期

谍战片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叫反特片

一种叫打入片

《英雄虎胆》就是这种打入片

咱们的侦查员打入敌军阵营

这里边最出彩的是王晓棠演的女特务阿兰这个角色

其中跳了一段伦巴

非常迷人

女特务在十七年时期成为银幕一道亮丽的风景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

她们可能是被唾弃的一方

但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她们是非常迷人的、迷惑的、危险的

罗曼蒂克的元素适当地用在谍战片中去

绝对是加分的

情感上的暧昧关系是除了谍战戏份之外

很大的一个看点

从这点来说

《听风者》的悬疑性做得不足

这里边的阵营就很简单化

不是特别复杂

比方说讲周迅是怎么打入“重庆”这拨儿人的

应该有很复杂的戏来讲

感情的暧昧性做得也不足

所以最后就像是个制作精良的鸡肋一样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董阳:这是绕着戏走的

没有进入到戏本身

沙丹:如果去讲周迅是怎么和“重庆”这些男男女女周旋的

这可能就能把女特务的多面性展现出来

我们回头再想

国民党这些谍报员也是太次了

一出动全部出动

一逮住全部逮住

哪有这样的?《听风者》找不到他的风格所在

也没有令人回味的思考主题

《东风雨》至少我们知道每个间谍都有他们自己的尊严和信仰

并为此而献身

但是《听风者》就是过于的简单化

让人觉得不够过瘾

董阳:《听风者》在类型和风格上有点摸不着北

不够典型

有点杂糅

让人感觉是在摸索新的东西

但是还没摸着

沙丹:类型杂糅是现在很流行的

这个杂糅性很正常

也是商业成功很重要的地方

比如在谍战片中融入罗曼蒂克的元素

《潜伏》这电视剧也是这样

杂糅本身没有什么错

而且杂糅并不意味着你这个导演没有个人化的风格特点

这点来说

麦庄的作品只能让人看到他们的特点是一直在用香港本地的很狭小的视野去掌控各种各样的故事

无论是香港故事

还是大陆故事

到了他们手里都是香港那种相对较为狭隘的视角

如果这算是一种风格的话

还不如不要

这种风格并不是正面的风格

  [时光影谈]往期回顾第八期 《四大名捕》:中国武侠的拿来主义 嘉宾:李小飞、武束衣第七期《搜索》:陈凯歌的企图心与无力感 嘉宾:沙丹、杨天东、赵晓兰 第六期《饥饿游戏》:假暴力惹眼球

真人秀引深思嘉宾:赛人、电子骑士、武束衣第五期 解读《雨果》

从这六个疑问开始嘉宾:梅雪风、陈世亚、杨天东 第四期 《赛德克·巴莱》:台湾电影血与骨嘉宾:曾炫淳、木卫二第三期 《黄金》与《匹夫》:讲好故事才是电影的王道嘉宾:赛人、图宾根木匠、风间隼第二期 论说《晚秋》:沉闷拖沓的外衣

文艺气质的内里嘉宾:范小青、郑芝京、张荐嘉第一期 经典再现

修复版《新龙门客栈》的多维解读嘉宾:图宾根木匠、风间隼、李小飞

粉霞よ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