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中国香港动作/剧情/犯罪电影《湄公河行动》
于2016年上映
由林超贤导演
林超贤 朱镜祺 编剧
影片讲述了2011年10月5日
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
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
泰国警方从船上搜出90万颗冰毒
消息传回国内
举国震惊
为了查明真相
云南缉毒总队长高刚接受了特殊任务
率领一支骁勇善战的战斗小组进入泰国境内
与潜伏在泰国的情报员方新武碰头
二人联手深入金三角查案
经过调查
发现案件背后果然有着重重疑点
真正的凶手在嫁祸残害无辜中国船员后
不但逍遥法外
更意图利用毒品制造更大的阴谋……二人决定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真凶
打击毒品犯罪
为无辜国人讨回公道!
看了这部口碑甚好的《湄公河行动》
谈谈感受
总体上
笔者对这部影片是持肯定态度的
在国产类似题材影片中
算是很不错
可以一看
主旋律影片要是都这么拍
观众就不会不爱看了
本片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处: (一)题材上的新突破 《湄公河行动》是根据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的真实案件(10.5湄公河大案)改编的电影
按照影片监制黄建新的说法:“以往中国在(表现我国公安人员)‘境外持枪’这样的题材上没有开放过
《湄公河行动》是一次突破”
这部由公安部主导
带有浓厚国资色彩的博纳影业出品的影片毫无疑问是一部主旋律警察影像
从开头和结尾略带说教色彩的细节可以看出这方面的影响
但是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完全是按照警匪片的模式组织拍摄的
并且请来了香港擅长这类题材的中坚导演林超贤
在投入上也比较大(目前没有看到具体的数据
但是看场面
不会小
比如商场枪战的那场戏)
因而显得制作精良
场面火爆
情节紧张
扣人心弦——所谓“全程无尿点”并不算很夸张
因而上映三天取得2.48亿的票房
也算实至名归
在笔者的印象中
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到中国大陆官方出品的警匪题材主旋律电影了(香港影人完全主导的《毒战》
或是偏文艺的《边境风云》《白日焰火》
甚至《神探亨特张》当然都不能算
)
这当然是和官方的题材审查令:“不能表现侦查案件的具体措施
不能渲染犯罪的具体过程”有关
而本片在公安部的主导之下
虽然仍然是一篇“命题作文”
但还是能够相对自由的进行创作
把影片的重心放到如何抓捕诺卡这个线索上
安排多场动作/枪战戏
就避免了题材上的敏感之处
并增强了可看性
比如高刚假扮毒品大佬商场谈判
孩子兵炸毁中国警察指挥总部
公安人员对毒贩进行逼供
杀俘以及特战队最后擒获诺卡等血肉横飞的戏在以往的公安题材影视剧都是没有的
某种程度上
这也是追求真实的体现
因为破获这样的贩毒、杀人大案
抓获匪首
而且是境外执法
必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而限于纪律
有些东西必然不能全面展示
因而创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进行适度表现和夸张
是可以理解
并且值得称道的
正如影片主人公高刚的原型
时任“10.5湄公河案”专案组组长,也是本片总顾问的刘跃进所说:“看过电影之后感觉非常真实
令人耳目一新
” (二)叙事节奏 本片导演林超贤是以擅长拍摄警匪动作片著称的
《野兽刑警》、《证人》、《G4特工》等都是明证
他秉承香港警匪片的一贯传统
特别善于表现枪战/动作场面
叙事线索清晰
节奏明快
在《湄公河行动》中
整部影片可以说是由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动作/枪战场面构成:营救人质
商场谈判
保护线人
总部被炸……到最后的抓捕诺卡
令观众紧张的喘不过气来
完全没有以往传统国产同类型影片节奏缓慢、剧情拖沓的毛病
这与林超贤的努力方向是一致的
所有的动作/枪战场面都被导演处理得干净利落
毫不拖泥带水
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么做也会带来弊端
之后将会论述)
更难得的是
编导对于几场动作戏结果的处理都是不落俗套
营救人质失败
扮贼首与毒贩商场谈判失败
最后的抓捕戏也是困难重重
几乎面临失败……公安人员虽然英勇
但也并不是神
因而通过这样的描写与刻画
更为本片增添了真实可信度
能够做到这样的叙事节奏
剪辑也是功不可没
来自银河映像的金牌剪辑David M. Richardson(戴维·理查森)
曾经为杜琪峰的多部警匪/黑社会题材影片剪辑
处理起本片这样的题材也是驾轻就熟
(三)摄影与画面 本片动作戏之所以成功
跟摄影也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的摄影都不是按照常规方法处理的
比如机位的选择
摄影机更多的是以一种类似于主观视角的方法展现
而且摆放较低
更增添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也并没有让人晃得头疼
在景别选择上以中近景为主
但也穿插了很多的远景和全景镜头
显得气魄宏大
特别是一些俯视的全景镜头
显得张力感十足
而且避免了影像的单调
本片外景主要取自泰国、柬埔寨和马来西亚
尤其是诺卡的藏身之地
取自马来西亚山区
风景优美壮丽
影片也多次表现此点
给观众带来愉悦的感受
(三)不足之处 主旋律题材的影片
切忌说教味浓厚
本片在采用警匪片的样式进行拍摄之后
已经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传统的窠臼
但某些地方仍然显得生硬
比如开头关于案情陈述的方法和结尾张涵予的独白
可以通过字幕的方式进行
无需刻意说明
甚至都可以不要
因为影片的主旨已经通过故事的叙述表达得很清楚了
这样的蛇足是不必要的
反而降低了全片的艺术感染力
再有就是编剧方面的问题
影片中的某些戏显然是有一些逻辑缺陷的
比如诺卡派孩子兵去炸我境外指挥总部的戏
虽然够残忍
损失够惨重(虽然并未具体说明)
但笔者以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发生的
按照影片的逻辑也不太可能
因为现在的毒贩即使再狂妄
也太不可能直接和国家机构作战
更遑论武力上显得强大的中国
这样不够真实(还有个细节创作者不知道注意到没有--孙淳扮演的郝局长明明在此次爆炸中身受重伤
但结尾好的跟没事儿人一样)
笔者相信
也许我国公安人员在这样的行动中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
但不会是这样的代价
影片这么处理
说服力不足
结尾的抓捕诺卡一场戏也有问题
在高刚率领中国突击队前往的同时
身份未明的宋哥带领一拨人“黄雀在后”
敌暗我明
再加上只能生擒
不能活捉的命令
从逻辑上来说
高刚等人的行动基本不可能成功
而且还会付出比影片中表现出的更高代价
只能以惨败收场
但高刚等人居然就成功了
个人觉得有些牵强
大约是囿于时间和题材的限制
两个小时的电影
笔者觉得有不少东西没交代清楚
比如宋哥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诺卡和宋哥提到的“大老板”是谁
警方如何获取情报
泰国军方在此案中恶劣表现
影片都没有说清楚
表现公安人员智谋的“文戏”也太少
这就造成了一些情节的突兀
实际上“文戏”的适当加入也是这类警匪动作片所必须的
因为适时的舒缓节奏不但不会影响到动作片的表现力
反而会和激烈的动作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和视觉反差
给观众带来更大的刺激
而且“文戏”的参与也能使影片的叙事变得更加清楚
逻辑上的层层推进也可以增加影片的说服力
据说
刻画人物向来不是林超贤的强项
笔者不认可这样的说法
《野兽刑警》中的黄秋生
《证人》、《激战》中的张家辉
都是靠这几部林超贤的作品获得了金像奖的影帝称号
而本片的男二号偶像男星彭于晏也在和林超贤的几次合作后变得越来越成熟
这些演员的成功和林超贤没有关系
我不同意
但本片中
几位主演的发挥确实一般
张涵予的表现远不如《集结号》
也不如《智取威虎山》
彭于晏和林超贤的第三度合作也不如前两部出彩
这大概是因为导演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动作场面的描绘了
留给演员的表现空间不足
林超贤真正不擅长的是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戏
本片中彭于晏扮演的方新武和女友的感情显得不伦不类
苍白无力
完全可以删去
干脆成为纯粹的“硬汉戏”可能反而好些
最后要吐槽的是本片的音乐
对于不熟悉欧美动作片音乐的观众
这部影片的配乐是合格的
对情节的铺垫
情绪的渲染也是到位
但是笔者相信对欧美动作片音乐比较熟悉的观众
很容易能找到本片音乐的模仿对象——对
我说的就是那部经典的《勇闯夺命岛》
很多音乐动机甚至旋律的进行节奏都太过相似
我不能说就是抄袭
但这样的模仿还是会让人失去好感
虽说这是现在中国乃至好莱坞配乐界不鲜见的事情
但电影配乐的“罐头化工业生产”会使影片音乐丧失个性
乃至影响影片本身的表现力
普多夫金说:电影音乐反映了对影片客观性的“主观评价”
但这样不用心的罐头化配乐
只会给电影带来伤害
这恐怕是影片创作者和观众都不愿意看到的
林超贤Dante L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