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一秒钟》解说文案_保留“女儿已死”只会更糟

时间:2023-11-25 16:00:14 上传:阳光下的阴霾 字数:1135 字

中国剧情/历史电影《一秒钟》

于2020年上映

由张艺谋导演

邹静之 张艺谋编剧

影片讲述了张艺谋导演作品《一秒钟》由演员张译、刘浩存、范伟主演

讲述了没赶上电影场次的张九声与刘闺女因一场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的故事

故事灵感来源于张艺谋导演早期经历

是其一贯对文化展开追忆和寻根的风格

“一根筋”

是中国文艺片的基本程式

张艺谋屡试不爽

影评人屡吹不爽

大众审美疲劳后却真的不爽

影评人

一般会站在编导的立场

赞扬编导的原创——这样做

首先是因为安全

不容易被反驳;更重要的是

编导是影评人寄生的宿主

编导的作品是影评文章寄生的宿主

通俗说

如果不死死抱住编导的大腿

影评人的身体和声誉的生存都是问题

于是

鼓吹编导的原创

就成为影评人的本能

这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是

打击任何反原创——如果有人说原创不好

影评人就果断冲上来说

“你没看懂!”如果官方机构要对电影审查

影评人就马上跳出来说

“艺术需要自由!”如果有人胆敢删改原创

影评人就立刻暴跳如雷

“你们阉割了艺术!”《一秒钟》的影评

充分地暴露了寄生虫的本性

点赞多的影评

都非常虔诚地呵护着原创

鼓吹“女儿已死”是如何必不可少

删掉之后如何地破坏了情感

真的是这样吗?不妨清掉“技术原因”的先入为主

更多地从电影本身来分析

1.“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女儿而去看电影”

这被认为是保留“女儿已死”的重要根据

传说张艺谋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无言以对

持此观点者

大概忽略了影片的一句台词

“他们一直在火车站汽车站瞎找”

要抓回逃犯

最快捷的是去家中

男主角回家找女儿

无异于自投罗网

2.不去找女儿

是对女儿的保护

这样才能体现对女儿的爱

如果去找女儿

首先会给女儿造成非常大的精神痛苦:要不要断绝父女关系?要不要举报父亲?在“坏分子”和亲情之间该怎样选择?其次

如果找女儿被时被他人撞见

女儿也可能受到举报

完全破坏女儿通过《新闻简报》带来的光荣

3.女儿已死才想到去看女儿的影像

明显浅薄

如果女儿还活着

而且成为工作上的先进

男主角存在强烈的看女儿的冲动

证明他一直希望女儿过得更好

这样

更能体现爱的深度

更能体现爱不需要理由

更能体现爱是常态

而不是由失去后的痛苦转化而来

4.女儿已死才对类似女孩关爱

略显阴暗

公映的版本

男主角和小女孩的情感

和真的父女之间差不多

他们的这种情感

从一开始就很默契

女孩因为缺乏而需求

男主角的情感更像主动的付出

如果遵循“女儿已死”的设定

男主角的情感就成为失去后寻找安慰

可能引起观众阴暗的联想

而女儿一直活着

双方的情感就都非常阳光了

5.鼓吹“女儿已死”

可能旨在抨击那个年代

可是

那个年代早已定论

从上至下

远离了那个年代的观众何苦还要消费死亡?6.“女儿已死”和“放100遍”明显矛盾

如果女儿活得好好的

女儿的影像会越看越爱看

而如果女儿已经死了

而且死于扛面袋

还会希望看女儿扛面袋的影像吗?还会看100遍吗?还会连续不断地欣赏女儿死亡的相似情形吗?

阳光下的阴霾

文章

3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