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中国|
美国动作/剧情/运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于2016年上映
由李安导演
本·方丹 JeanCastelli编剧
影片讲述了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
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
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
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
而在此期间的一连串遭遇则使他逐步意识到关于战争的实质与国家的真相
前几天还在和朋友讨论关于今年美剧的崛起与电影面临的威胁这个问题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出现恰好给我这个电影“保皇派”新的希望
而且得知接下来的《银河护卫队2》将采用8K&75帧的格式更是印证了历史的轨迹
当小银幕的火爆开始威胁到老东家的时候
总会有人用猛料将人们重新拉回影院
这次打响第一炮的人
是李安其实一开始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想过去刻意的剥离影片令人瞩目的全新技术与在北美评价并不算太好的故事
毕竟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去从各种角度阐释这种技术——疯狂的120帧
而故事也并非如北美媒体评价一般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的评价出现了有趣的两极分化
当然这不失为一件好事
从更为宏观的电影发展史上来看也是必然的
然而在明晰了几处要点之后我却发现这种剥离是不可行的
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你不难体会到本片内容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性
对于关心这次有可能成为电影史上重要节点的电影的影迷们
120帧的原理大多已熟记于心了
每秒120帧的播放速度让画面无限地逼近于现实画面
尽管我还是难以想象最顶配的4K版本
但2K&3D&12帧给我的震撼程度也绝不亚于前者
毕竟对于看惯了24帧以及适应了国内电影院为了节省成本而大幅调低的银幕亮度的观众来说
60帧的观感已经是前所未有的飞越了
更何况是120帧
上一次关于高帧的尝试还是在《霍比特人》系列的时候
制作方采用了48帧
尽管只是翻了一倍但也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差距
这也招致了极大的争议
不少电影人认为太过真实的画面让电影失去了原有的形式感
如同高清纪录片的画质令人很难产生代入感
由于设备的限制
当时能看到48帧的机会并不算多
而李安的尝试在各方面都全面超越了前者
最大的挑战还在于这不是一部科幻或是奇幻题材的电影
120帧的画面流畅度很难通过形容来进行表达
这真的需要亲眼看到才有感觉
用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近视眼忽然戴上了眼睛”
用最通俗的话讲一下我的感受
刚刚看到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快进感”
当时我还以为是机器出现了问题
而事实上是那些曾经被模糊掉的细微动作都被捕捉到了
但就像看了十来年DVD的我第一次看到蓝光画质时的感受
这种飞跃与人眼接收习惯产生的不协调需要花上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来适应
你会觉得你眼前的一切触手可得
但如此重大的变化影响的绝不仅仅是拍摄与放映技术本身
它波及到电影制作的每一个角落
演员的表演
特效的制作
布光的选择
景深构图等等问题
同样对于观众也是如此
虽然IMAX在普通银幕的基础之上扩展了画面
但却没能扩展视野
画面语言依旧牢牢地将焦点锁在你该关注的地方
大多是银幕的中央
然而这次的感受则不同
高清晰度高帧数让面前的世界变得真实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信息量的增大
曾经处于画面边缘一些会被忽略的元素同样进入了视野
当银幕右边军人正在交流的时候
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左侧的橄榄球训练
是时候把注意力放在故事上了
120帧令电影获得非同凡响的话题性的同时也削减了大家对于剧情的关注度
而在故事上我认为李安同样没有出现所谓的“失误”
对于已经一身成就的李安来说最可贵的就是他对于电影探索的精神
从技术到题材
而这次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后再一次革新了这两项要素
用最新的视觉技术去探索人物的内心
这就又要绕回到一个争议问题上来了
便是技术与奇观之间的联系
在商业大片与超现实题材的发展中每一次的里程碑影片似乎都与技术的节点脱不开关系
以至于让人产生了一种必然联系的感觉
而李安在主观与客观的双重条件下选择了另一条路
一条不会直接造成广泛的业界革命但同样留名青史的路径
可以设想
如果这项尝试换到卡梅隆身上并且用诸如《阿凡达》一类的视效大片来推广其受众反应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应该会好不少
不论如何使奇幻的场面趋于现实比现实题材的浓重现实感更加符合当前受众的口味
诸如斯皮尔伯格这样的“造梦师”也评价到对于新技术复刻现实的做法并不看好
除了心理因素之外
120帧对于成本的要求也实在太高
而正如李安所说
“120帧能把人看透”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演员脸上一块极小的斑点都能清晰可见的清晰度
或是曾经那些被忽略掉的微小动作
包括胸口的起伏
白里透着红的皮肤
面部最细微的抖动
即便是下意识的也被放大成为了表现与挖掘角色情感的重要途径
这对演员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即是与画面一样
将表演无限的贴近现实
所以我们看到片中并没有多少通俗意义上的“震撼大场面”
激烈的战争戏也只是作为回忆出现
热闹的中场表演也在压抑复杂的情感下变得恍惚
大量的中近景、面部特写以及透过银幕正对镜头的直接对话才是李安对于故事诠释的重头戏
故事将目光投向了一群在伊拉克战场“为国争光”的年轻人
因为一次偶然的战斗
年仅19岁的比利·林恩以及其所在班被全国人民熟知并成为人气爆棚的战争英雄
影片围绕着他们参加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表演的事件展开
从一个美国的年轻战士的眼中去审视这场战争
更进一步
去探寻战争的本质以及整个社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其丰富的社会心理视角也正好可以应景的对比一下刚刚落下帷幕的堪称史上最肮脏的一届美国总统大选以及那个令人震惊的结果
(顺带一提
本片在北美被评为R级~你懂的) 比利·林恩从一开始作为战争英雄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
在一派欢声笑语之中仿佛只有他的眼中饱含着忧伤与质疑
全片就是一个这种情绪慢慢展露的过程
一个真相被不断挖掘的过程
作为一部反战题材的电影
在如此的技术下李安显得有些内敛
也许正是观众对于故事内涵与表现手法的不同理解方式才会导致评价的分化
回想一下
李安似乎从来不是那种让你一眼看穿的人
一如当年《卧虎藏龙》中武林的诗意令不少期待激烈打斗的观众倍感失望
又如《绿巨人》中着重表现班纳内心挣扎在北美引起的水土不服
很显然这不是一部《拯救大兵瑞恩》或是《父辈的旗帜》
李安的电影总是会聚焦到角色的内心成长上
而比利·林恩则是这次精神探寻的载体
一开始的比利参军只是因为维护自己的姐姐而受到的惩罚
无论对于战争还是亲情或是其他什么动机都是迷茫的
而电影的结尾他却选择回到了战场
即便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险
在回国接受荣誉的这段时间
既展现了战争最虚伪的一面
也同样让比利找到了自我
在战场上他们和敌人黑白分明
大多数时候真的不存在什么家国大义
拼死搏杀只是为了生存
甚至在刀尖逼近你的动脉时连家人都已被抛之脑后
所以当发布会上那些记者采访他的感受时
比利表现出了一丝不满
战争本身太过庞大
没有一个人能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所有层面
更何况是一位年轻的战士
而在国内的媒体和民众严重
他们既是战争英雄
也只不过是拼凑出自己脑海中对战争面貌臆想的一块儿拼图
虚伪与不安在空气中不断蔓延
而表相与真相在这个年轻人忧郁的眼中不断被撕裂开来
李安用了最直白的方式来表现这一点
同时展现了这个年轻人在物质世界面前最本真的一面
当他流着泪庄严敬礼的时候脑海中却浮现的是他和拉拉队心仪姑娘做爱的画面
可以说这是所有对比中最意味深长的一个
美国梦的假象被不断揭露
在权势面前这些出生入死的人只不过是被随意利用的蝼蚁
他们自认为的存在价值在一片欢腾之中被一点一点瓦解
在民众的眼中他们可能是英雄也可能是杀人机器
唯独被忽略的一点就是他们作为“人”的身份
毕竟大家都在庆祝比利生命中最糟糕的一天不管怎么看都相当讽刺
虽然范·迪塞尔饰演的施洛姆依旧是一副从《速度与激情》片场跑过来的样子
不过角色却相当重要
比利的成长其实也是对施洛姆意志的延续
片中两次对战友一一说出“我爱你”的桥段绝不是偶然
前后呼应给主题创造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在当今能让几个大男人互说“我爱你”还不会被误读而是备受感动的也只有这些军人之间的感情了
美国的一家媒体评价李安根本不懂如何去展现战士之间的友谊
这是我完全不能认同的观点
不是只有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与血泊中相互扶持才能展现
这种手法早已司空见惯
当然战场的残酷是反战电影的重要元素
但心灵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理解的差异可以参考一下国外媒体对于《血战钢锯岭》的评价
进行一下对比
影片中的一个画面在构图上令人极为印象深刻
在那棵树下施洛姆与比利的交流充满了禅意
那段对话仿佛在喧嚣的战场上为战士们
为比利
点明了通往心中净土的方向
充满了东方式的哲学思考
不管战事如何
这都是政治家们的游戏
而这些军人却承担了太多本不属于他们的责任
在承担了英雄之名后也承担了无端的怒火
人们将对于战争的不满发泄在这些焦点人物的身上
影片在赛场
家中与战场三者中还原一个战士的内心
而一次次的冲突却是发生在美国民众与士兵之间
那些有意无意的嘲讽与工人们的愤怒
实则都是对这场战争的不满
影片对于细节的捕捉在表现这群战士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状态时效果出众
每一次大的声响换来的都是一次神经紧绷的惊吓
那是这些年轻人出生入死后的第一反应
对于他们来说
“中场战事”真的比战场还要难熬
这种内心的痛苦在最后与工人的冲突后达到了高潮
也是讽刺中自始至终的基调
之后你会觉得“我们还是回战场吧
回我们的老窝吧
回到安全的地方”绝不仅仅是句说笑
至少在那里
在生死面前
你分得清谁是敌人
结尾的隐忍与释然正是李安在一众美国电影中最具特点的精神内核
片中有一个小细节呼应了比利内心的成长
那就是止疼片
比利·林恩一开始便觉得头疼
当他勇敢的维护了军人的尊严并与商业大佬摊牌后
终于拿到了止疼药
相比那头痛也随着心中的迷茫消失了
总而言之我非常看好李安的这次尝试
对于“电影感”还有几句话
不久前的《驴得水》被批评缺乏电影感
那是因为影片的转场调度问题
是内在与外在形式的剥离
然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士》一直在尝试的是为120帧打造独特的电影语言使内在与外在进行融合
意图上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毕竟是第一次
缺憾也在所难免
但正如李安导演所说的
希望观众进电影院
不管你以哪种形式来看
能用敞开的心情去接受新事物
给它一个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