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剧情/悬疑电影《公民凯恩》
于1941年上映
由奥逊·威尔斯导演
赫尔曼·J·曼凯维奇 奥逊·威尔斯 编剧
影片讲述了“玫瑰花蕾
”公民凯恩临终前给全世界开了一个玩笑
所有人都相信
“玫瑰花蕾”这个字眼背后一定掩埋着一段秘密
为了满足读者的窥视欲
记者汤姆逊走访了凯恩身后的每一位亲友
竭力要拉开一直掩盖着真相的窗帘
帷幕拉开了
凯恩的一生在每个人的心灵舞台上复活
每个人都那么苍老、疲惫
为生活奋斗挣扎了那么一大圈
最后都是空的
看到凯恩飘雪的童年
他的奋斗
他开创出崭新的报纸风格
结婚、生子
享受成功和财富
他野心勃勃
却在政治上猛栽了一个跟斗
两次婚姻都很失败
一个人就那么颓败了
像豪华的仙都娜庄园一样地颓败了
凯恩
一个奋斗了一生的成功人士
在他垂死的嘴唇上
轻轻说出来的那个字眼
像是来不及开放的花朵
仍然紧裹着自己的秘密
在片中
当他初遇苏珊时
功成名就的他表示“要去寻找童年”
正是那一刻
他有点伤感地说着墙上的影子:“不
是玫瑰花蕾
”管家提供了索价1000美元的线索:当凯恩攥着那个飘雪的水晶球时
再度吐露了这个字眼
究竟什么是玫瑰花蕾?是一个女孩的名字?是初恋的定情信物?一件得不到的东西?还是一段无法抹去的记忆? 当记者得出结论“什么也不是”之后
我们看到
在烈焰熊熊的壁炉中
凯恩童年时的滑雪板被扔了进去
火焰舔掉了滑雪板上的经年积尘
渐渐地露出了这四个字:“玫瑰花蕾
”再也没有人关心真相了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到的东西
每个人还要忙碌自己的生活
只有我
心里一刹那被击痛了
“玫瑰花蕾”原来是滑雪板的名字!大火很快舔掉了这个字眼
舔掉了滑雪板
一切烧成了灰
化作烟尘
查理·弗斯特·凯恩死了
无论他有过怎样的辉煌
其结局仍然跟所有的人一样
“黄金时代”的好莱坞无疑是类型片的天下
为了高额的商业利润
好莱坞电影人在三四十年代更是加强了类型电影的观念
扩大了类型电影的规模
使之成为大制片厂制度下电影形态的理想范式
无论是西部片
强盗片还是歌舞片等各类片种都可以概括出类型片的两个主要特征:(1)它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标准情节;(2)它表现了具有广泛文化意义的人物、背景、和复杂紧张的场面
类型一方面简化了生活的复杂性
使复杂的东西变得比较简单和易于理解;另一方面
它又丰富和发展了单一事件的复杂性
使单一事件变得比现实生活更为复杂
如一个谜面般令人困惑
但电影类型化的观念不单体现在结构模式、叙事时空及形式技巧上
事实上
人和类型中都包含着特定社会中重要的思想和价值
是对于人类或民族中普遍性格、心理、梦境、文化的叙述
因而类型电影可以归结为历史规定性的积淀
它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价值
当我们都以为好莱坞会按照类型电影的固定模式继续壮大辉煌时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却以它的独特新颖与传统类型电影背道而驰
虽然遭受了票房上的惨败
但《公民凯恩》为现代美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打下了坚定的基石
《公民凯恩》是一部独特的“电影诗”
是一部纯电影的电影
它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反叛和超越体现在对传统戏剧化电影的摒弃
而是将多种类型比如新闻纪录片
人物传记片
侦探片甚至是歌舞片的特征进行杂糅
从而使此片难以确切的归入某一种类型
《公民凯恩》对类型电影观念的突破首先体现在它的情节叙事上
传统的好莱坞电影讲求的是以情节的因果关系为主线的有序完整的时空结构
而《公民凯恩》选取了5个不同的视点将凯恩的生活经历片段化
零散化
剧本的结构此时是开放的
不再局限于明晰易懂的线性叙事
“玫瑰花蕾”是全片的贯穿线索
记者的采访抽丝剥茧的揭示了凯恩富有传奇性的一生
这一符号性的指代不但设置了悬念
还成为了凯恩生命情感追求的外向化表达
观众利用观影的完型心理将有关凯恩的破碎的片段进行重组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立体、复杂而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较于爱情喜剧片简单的对抗性叙事格局以及西部片
强盗片中人物塑造上表现的单一、平面化风格
《公民凯恩》独特的“留白”手法给予了观影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摆脱了类型电影强行给观众灌输的情节架构和意识形态
凯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片中的人有不同的评价
同样的
观众在将影片中关于凯恩的内容整理筛选后也会得出自己的观点
好莱坞是制造梦幻的工厂
电影工作者试图将这些梦境转化成令观众臣服的比现实还真实的“现实”
消除观众思考和怀疑的空间
类型电影便在现实的水平上
对人做出归纳
表达社会主流意识
以期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审美趣味
在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电影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影像语言体系
连贯的剪辑和流畅性的时空组合使叙事更加明晰以利于直接传达主题
“正反拍”也成了经典的好莱坞视听语言
《公民凯恩》之所以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也是它在影像语言上的前瞻性与超越性所铸就的
进入20世纪40年代
以普多夫金、爱森斯坦为代表的前苏联蒙太奇观念在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后逐渐显现出诸多弊端
而1940拍摄的《公民凯恩》在景深镜头与场面调度上进行了全方位有益的实践
因而尼克·布朗声称:“威尔斯的功绩在于以一种尊重实践时空完整性的场面调度结构来表现故事
” 影片最著名的景深镜头要数凯恩在被带走前在雪地里嬉戏的段落
透过窗户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纵深处小凯恩在自由的玩耍
全然不知命运的转变
画面的中景是懦弱的不知所措的凯恩父亲
前景是凯恩之后的监护人撒切尔与母亲的“交易”
在一个镜头内扩展了信息量
又极其巧妙的表现了画框内人物的微妙关系
用这种纵深空间实现表意就完全不同于以往类型片平面化的简单表现
影片中经典的长镜头运用也很多
像是透过“闲人免进”的标牌对凯恩住所的“窥探”
升高摄影机经过透明天窗拍摄苏珊的小酒吧等
从前的类型电影多采用“三点布光”法配以好莱坞完善的大摄影棚使得影片拍摄的内容趋于完美
但这种过分的“真实”却往往给人刻意的不真实感
在摄影技巧上
《公民凯恩》大胆创新
其首创的仰拍
阴影逆光的拍摄方法也使得影片的叙事方式、场面调度获得了一种真实感
在《公民凯恩》的影像语言里
我们获得了与一般类型片不同的审美体验
隐藏于影像背后的深刻隐喻等待的是观者用辩证的理念去仔细挖掘
凯恩在影片中一直强调“我是一个美国人”
如最初的片名《美国人》一样
《公民凯恩》探讨的问题是缠绕在美国人心中难以释怀的个人/国家主题——“既渴望自由与独立
又渴望取得社会认可
既追求个人抱负
又要注意社会的团结
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支配美国个人主义的紧张状态
既然美国革命打翻并摒弃了旧的、传统的社会
那么美国人个人也要这样做:这是美国个人主义神话的使命
”凯恩就是所有美国人的缩影
他自信
骄傲
为了理想努力拼搏
可在他信心满满的以为终将收获时
他却失去了更多
这种矛盾成了整个美国社会最真实的回响
从前的类型电影总是有着强烈的二元对立的母题
黑白分明
光明总能战胜黑暗
可到了20世纪上半期整个西方文化在将二元文化观抛弃的语境下片面而极端的视人的非理性为生命本体
人从理性大踏步走向了非理性
软弱而渺小的人
非主体性的人
被异化的人
空心的人
荒诞的人成了艺术关注的对象
诸种非理性人本意识开始占据绝对支配地位
凯恩的形象没有了西部片牛仔形象的光明伟岸
也不同于爱情片、歌舞片里男主角的温情脉脉
电影里表现的凯恩是一个各种矛盾的纠结体
作为财富大亨他拥有魄力与智慧
作为报业帝国之王又显示出他的独断、暴躁
他对苏珊不顾一切的爱又让人为之动容
人的优缺点都在凯恩身上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这便是对传统二元对立观念的突破
《公民凯恩》中对人性的异化和孤独的质疑使其蕴含了深刻的对现代性的反思意向
这就从根本上使该片高于同时代的类型电影
它从灵魂上彻底与“大团圆”、肤浅的、商品化的类型电影划清了界限
在许多电影大师的眼中
《公民凯恩》都是“电影史上十大影片”当之无愧的第一
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美国神话
作为美国第一部现代主义的杰出电影
《公民凯恩》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类型电影的突破都是巨大的
本文浅述了该片创作上与类型电影观念的区别
以求对美国电影的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