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英国动作/冒险/剧情电影《罗宾汉》
于2010年上映
由雷德利·斯科特导演
布莱恩·海尔格兰德 伊森·瑞弗 编剧
影片讲述了五岁的罗宾汉亲眼目睹父亲被杀害
他亦自此被迫离乡别井
自小四海为家
颠沛流离
擅长弓箭射术的罗宾汉在李察的军队中当步兵
军队刚于第三次十字军征战中回国
但在回国途中
李察被法国军拦途截劫
期间受重伤身亡
他的母后心痛欲绝
并把皇位传给幼子约翰
但英国内忧外患不断
国库空虚
刚继位的皇帝约翰腐败无能
任由人民受苦
甚至苛征税项
令百姓的苦况雪上加霜
罗宾汉在圣地征战五年后
来到诺丁汉
眼前只有饥荒与暴政
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整个国家因皇室的无能和长期征战而陷入贫穷及纷乱当中
乱世出枭雄
罗宾汉不忍国家腐败
人民受苦
他反抗及挑战当权者
除了劫富济贫外
更是要唤醒人民起来掌管自己的命运
罗宾汉与一班志同道合、出生入死的好友连手起义
绿林英雄侠盗就是这样冒起
看《罗宾汉》的海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雷德利·斯科特与克劳那部不朽的《角斗士》
除了克劳少了几分英气其他都很相似(仅限于海报)
《罗宾汉》是老哥俩在各种题材兜了一圈之后的回归
重回事业最巅峰时期的史诗巨制
毫无疑问
《罗宾汉》赌上的不只是那2亿$
还有雷德利和克劳经过数次滑铁卢后仅存的名望和号召力
很可惜
驾驭经典传奇的小诙谐、大制作的庄重、文戏武戏结合的节奏感《罗宾汉》通通没能做到
最令人伤心的还是雷德利带有传奇色彩的过激暴力和人物情感变幻以及克劳久违的杀气也都没能找回
首先
雷德利应该在片名前加上episode或是origin
提前告知观众这部电影其实是影史众多《罗宾汉》的前传
雷德利打造的罗宾汉避开其领袖生涯的黄金期无疑是个创新的突破口
但这位英雄在英姿飒爽之前竟是个如此无聊的人实在令人始料未及
看到片末克劳与凯特在树林偏偏起舞时有种被愚弄的感觉
雷德利用2个多小时刻画罗宾汉哀怨忧郁的一面
绿林好汉在成为无拘无束冒险家之前居竟然是一位性格模糊
战场上求自保的逃兵
倘若这前传拍得带劲
避重就轻也值得
可惜这番折腾反而使得故事更加立不住
最缺乏可信度的一段当属罗宾汉从逃兵向英雄的转变
凭借剑柄上的一句话和残留的对父亲的记忆
罗宾汉鬼使神差来到诺丁汉
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颇具军事家、政治家气场的大英雄
且不论片中对罗宾汉的苍白塑造根本支撑不起爱国将士头衔
这个人物本身的浪迹天涯痞子魅力也让人完全感受不到
人们对罗宾汉的固有印象应该是身形魁梧、胡渣长发、麻布绿衣、背着弓箭袋飞檐走壁
是个人英雄主义和非主流自由侠客的完美诠释
克劳版的罗宾汉膀大腰圆、步履蹒跚、身材走形、肌肉松弛
而这居然是他绿林好汉生涯的前奏
今后的中年危机和爱国情操该怎样平衡
真令人匪夷所思
其二
罗宾汉是真实存在的绿林好汉还是民间流传的神话人物我搞不清楚
这部《罗宾汉》的歪解史实功力倒是足以让影片讲述的故事被称为野史
影片被命名为《罗宾汉》重点却不是罗宾汉和他周遭的事件
相反导演雷德利对英法战争和英国皇室动乱着重下力
并打乱了相当一部分史实和时间顺序
比如狮心王理查德战死的经过等
导演这样改编的意义在于罗宾汉可以亲历各个影片涉及的历史重大事件
但罗宾汉一路走马观花活像个打酱油的
每个部分都有参与却是个十足的局外人
传说中罗宾汉隐居在舍伍德森林随时等待英雄救美
影片中罗宾汉参与朝政明争暗斗;传说中罗宾汉亦正亦邪做自己逍遥自在的法外英雄
影片中罗宾汉伺机逃亡发国难财却一脸忠厚朴实相
罗宾汉的至爱玛丽安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出身名门
却与征战期间收取苛捐杂税的郡长们作斗争
所以玛丽安是一个集神秘、豪气、美艳、洒脱于一身的女丈夫形象
布兰切特的女王气场和古典气质当然毋庸质疑
但雷德利削弱了玛丽安的宗教性
也为了平衡影片的阴柔和阳刚而不让她过于英勇
凯特版的玛丽安很像圣母玛利亚
解救安抚难民
她出现的场景很诗意
却少了几分干净利落
搭配温吞的克劳
宛如一对忧国忧民的老夫妇
最后
《罗宾汉》与现代影迷之间几乎没有共鸣
全片有近四分之三的文戏
拖沓冗长罗嗦
很像一部被埋葬资料室20多年终于重见天日的老电影
首先应该表扬本片的动作戏没有过分依赖CG
打斗场面很有上世纪老导演追求的那种靠体力拼腕力真刀真枪的震撼
但文戏的催眠效果实在太好
罗宾汉是真实人物还是传说还无法确定
雷德利就已经开始效仿《亚瑟王》杜撰生硬干瘪苍白的人物和故事了
没感情没激情
编剧有意将几个重要角色刻画得有血有肉
无奈他们与时代特征的契合度实在太低
可能对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感兴趣的观众对本片的影响会好些
但克劳和凯特基本可算作是影史最苍老最苦大仇深的罗宾汉和玛丽安
怀着对雷德利、克劳和凯特女王的景仰看《罗宾汉》
感觉这是一部还算有诚意
但缺乏庄重气质、严苛剧情
有些冗长无聊的遗憾之作
完全没能让人感受到自由驰骋凌驾皇室的罗宾汉魅力
现在影片在北美已酿成票房评论双重杯具
真为一班优秀主创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