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奇幻电影《大鱼海棠》
于2016年上映
由梁旋 张春导演
梁旋编剧
影片讲述了所有活着的人类
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出生的时候他们从海的此岸出发
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越大海
有时相遇
有时分开……死的时候
他们便到了岸
各去各的世界
四十五亿年前
这个星球上
只有一片汪洋大海
和一群古老的大鱼
在与人类世界平行的空间里
生活着一个规规矩矩、遵守秩序的族群
他们为神工作
掌管世界万物运行规律
也掌管人类的灵魂
他们的天空与人类世界的大海相连
他们既不是神
也不是人
他们是“其他人”
少女椿
作为生家族的继承人
掌管着海棠花的生长
不惜违背族人戒律
逆天而行
在海底世界秘密饲养人类少年的灵魂——一条拇指大的小鱼
文/浮光·掠影 庄子《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化而为鸟……《大鱼海棠》
便是这样历经十二年修炼的大鱼——鲲
十二年的等待和修炼
以期待一飞冲天
《大鱼海棠》
从前几年的众筹
到预告片的产生
到如今电影的上映
可谓真的是多折多难
《大鱼海棠》画面精美
音乐动人
即便如此也掩盖其致命缺陷:孱弱的故事不能承担起精美的画面
《大鱼海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体系
椿、秋乃至大鱼鲲的设置明显借鉴庄子《逍遥游》
通过《逍遥游》而形成的故事体系
配上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气质的画面和音乐
形成宏大的世界观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本可以如同宫崎骏动画一样
书写出爱与希望的篇章
但事实相反
《大鱼海棠》的剧情走向明显浅薄化
救赎
作为全片唯一的主题
选择救赎
便意味着要从对个体的救赎进而展开为对群体的救赎
鲲、椿、椿之间的救赎更多的是个人的救赎;但影片的救赎仅此而已
对于群体的救赎则相当漠视
甚至出现为了拯救个人而忽略群体的价值取向
这种一根筋似地救赎
显然忽略了救赎本质:对于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
救赎作为主题
并非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自然的敬畏
更多的是诠释出一种“为了救赎而救赎”的风格
特别是在作为主线椿对鲲的救赎行为上集中体现
相反
辅线湫对椿的救赎则更加彰显主题
湫出于对椿的爱而拯救她
甚至不惜牺牲性命
尽管没有升华主题
却是某种程度上的完整意义的救赎行为
《大鱼海棠》除了剧情走向的孱弱
故事人设的扁平化也是其一大败笔
作为主角的椿
从头到尾她的成长显得乏善可陈
并未通过拯救的这一行为获得足够的成长
人物性格设置单一
另一主角鲲
除了其拯救椿时体现出了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之外
完全摒弃其视角
特别是中途的逃跑等关键时段
其态度的湮灭
造成了人物个性的呆滞
主线双方人物设置的呆滞使得整个影片主题苍白无力
尽管湫的这一辅线的人设相对完整
湫从头到尾其对椿的爱显露无疑
这是促成其行为重要因素
但其意义也就仅仅而已
辅线的完整不能改变整部影片的基调
更加不能升华整个影片的主旨
《大鱼海棠》的问题
属于当下国产的通病
深究其原因
在于在有限的影片时长内无法承载导演多元化的诉求
什么都想讲
结果什么都没讲好
也许
对于当下的电影创作者来说:学会做减法更为重要
《大鱼海棠》亦是如此
《逍遥游》有云: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
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每一条大鱼鲲
都向往怒飞为鹏
但并不是每一条大鱼
都是能怒飞为鹏
电影
亦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