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情电影《同桌的你》
于2014年上映
由郭帆导演
傲立编剧
影片讲述了1993年的夏天
文静秀气、戴着一副小孔眼镜的转校生周小栀
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同桌——坐在最后一排的捣蛋男生林一
他们一起经历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青葱岁月
林一对周小栀说:“总有一天
我会带你去一个只有我们俩的地方
”一晃十年……
文/公元1874 对我而言
《同桌的你》是个挺遥远的回忆
十多年前
这首歌是我学吉他时的入门曲目之一
且据我印象里模糊的不完全统计
它可能是我这辈子弹得最多的一首歌
这并不是因为我特别喜欢这首歌的缘故
其实我对这歌没什么感情
对它唱的东西也没什么共鸣
在我的校园生涯里
除了初二时的同桌还稍微有点印象之外
其他时期的同桌要么是欺凌弱小的混球(怪就怪我那时候太弱小)
要么是在桌上划好线
一不注意超过就使劲掐我拿圆规戳我搞得我胳膊伤痕累累的死三八(为什么那时候的女同学都那么热爱三八线)
对同桌的各位
我基本没什么好感
这导致我对《同桌的你》也基本无感
但这首歌实在太好弹
和弦也太简单
相比起同时期我喜欢的Beyond的那些难弹到爆炸的歌(比如《木吉他》我足足弹了两年才基本流畅)
《同桌的你》简直是上帝的恩赐
后来有段时间
我带着乐队在酒吧卖唱
突然发觉这首歌又简单又能假High又能让全场都跟着唱
那些喝得半醉的酒客们也能跟着哼
十分热场
于是
这歌就成了每场必有的保留曲目
于是
在看电影的时候
我一直在回想一个问题:这首歌究竟弹了有多少次
两百遍?三百遍?反正打不玩乐队离开校园
这首歌再没主动碰过
连MP3都没下载过一回
真的是听够了
弹吐了
幸好电影里只出现了两回
作为一个不太怀念学生时代的人
在电影院看这么一出高晓松编剧加监制
打正怀旧旗号叫《同桌的你》的电影
甭管看的时候旁边的姑娘不停抽纸巾
散场时看路人说有多感人
我是一滴眼泪都没流
只是觉得胸闷
犹如一记重锤
敲得自己说不出话
电影里
林更新扮演的男主角林一
看见转校过来的周冬雨扮演的女主角成为自己的同桌
就此一见钟情
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青梅竹马
跟所有我们在美好故事里看见的初恋一样
电影里的这段感情里
少不了校园里找欺负她的人打架
也少不了一起下课放学
少不了为别的同学亲近而暗地里吃醋……林更新从高中演到大学再演到工作
跨度大但没什么违和感
莫名让我想起有句“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的歌词;周冬雨也还是《山楂树之恋》那个纯纯的模样
一如初见
有人喜欢这故事的前半段
而我却喜欢后半段
校园时代是我其实没那么怀念
那时候每天被迫学很多没用的知识
上很多没用的课
经济也独立不了
能不能买这个月的《童话大王》全得看父母的脸色
我一直觉得
一个人如果想人格独立
首先得经济独立
所以在那个憋屈的学生时代
我做的不是自己
只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管束下
去做一个他们想做的好好学生罢了
更何况
后来当我在高二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便如同电影里的林更新那样
已经勇于和班主任对着干
经常逃课
到班主任忍无可忍
出动“请家长”这个必杀技的地步
电影里
林更新的爸爸那一耳光可算是把他给扇醒了
而我的爸爸也曾因我几个昼夜未归
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打我一耳光
让我颜面尽失
好久都不想去上学
电影里
周冬雨最终成为林更新发愤图强的动力(以下为叙述省事我都用演员名字代替)
他让她努力的去考大学
只为了可以继续呆在一起
两个人如愿以偿的到了厦大
他又要为着她下一个目标去奋斗
那就是和她一起去美国
去斯坦福留学
而他因为她
就真的开始继续拿出高中时候考试的劲头
去背英语
考四级
考托福……他先去了国外
说好等她一年后来
但是一年后
她却没有来
后来的故事就是《那些年》等相同电影的套路——两人再见面
已经是十多年后
青春不再
林更新收到周冬雨的结婚贺卡
思索再三
他还是踏上了回国的路程
在充满怀旧味道而又略显尴尬的同学聚会上
借着酒醉的胆量
两人才说出了心底话
只是
说了又能怎样呢? 越渴望见面
然后发现:中间隔着那十年
电影里有一幕我很感触
林更新在美国生活、工作
在旁人眼里
在他自己的幻想里
他在美国生活得很舒服
有自己的房子
有高薪的工作
有温柔娴熟的未婚妻……但其实
这一切也仅仅只是幻想
仅仅只是别人看到的光鲜亮丽的那一面
林更新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回家
看见未婚妻和别人在房间里偷情上床
他只是安静地把房门带上
这个画面里林更新演得太好了
一个人在离家万里的地方独自打拼
他的压力是外人不得而知的
他也没有办法将这些压力发泄出来
讲给其他人听
不但不能讲
还得维持着一个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形象
西装革履
头发梳得整齐
光鲜亮丽
越在这个社会里苟活
人便越来越失去自我
讽刺的是
即便你知道你在装
可你依然得装下去
在结婚的现场
林更新想起当初周冬雨说
要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畅想
如今的确是在教堂里
只是站在上面的是另一个人
他幻想了自己在神父说“你是否愿意”时站出来抢婚
如同在大学非典时拉着她的手逃出已被封为疫区的大楼那样
勇敢而无畏
只是那份勇敢
那份无畏
只属于青春
青春已逝
如今的他
再也做不出这样的事了
那一刻
坐在教堂里
看着神坛上的她为别的男人交换戒指
他会后悔吗? 我想
如果自己代入到这个场景
我会后悔
你我在人生里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充满遗憾的事情
作为一个事儿逼的处女座
我做事一般不给自己留后路
要做
就会想好一切可能性之后破釜沉舟不计代价去做
所以很少后悔
但是对于这段俗称“初恋”的校园恋爱
却充满了遗憾
电影里
林更新为了喜欢的姑娘
不顾班主任的反对
强行从理科转到文科
一定要到姑娘所在的班级去
因此被分配到讲台旁边的特殊座位——那座位十分憋屈
坐着难受得要命
我很荣幸地表示坐过
不过
和电影里的林更新不一样的是
我为了躲她
转去了别的学校
为什么要躲?现在说来可笑
仅仅是当时年轻气盛的我觉得
如果要分手
就应该用最狠的方式
其实现在想来
真的要最狠
那应该是自杀才对
不过
我又没那勇气
只好退而求其次
以转校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电影里
林更新为了她
考了大学
去了国外;现实里
我认识的那个她去了国外
而我去了北京
一眨眼
就已经十一年没见
最近一次得知她的消息
还是从初中同学口中
据说她留在了澳洲
并在那里定居
结婚生子
有时候和别人说起这些往事
朋友会笑我
说
初中的感情能有多深?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可偏偏怀念
有时候怀念得多了
就连自己也不明白
究竟是因为未得到产生了遗憾而怀念
还是因为怀念而所以感觉到有遗憾?换个方式来看
如果当初真的能在一起
现在难道就会真的很幸福? 但是现实
连这个“如果”都不给我机会去做
十一年没见面
没说过一句话
断绝一切联系
我连在学校时留下的照片
也将有她出现的
装在一个盒子里
封存起来
那么多年
记忆里她的样子也已经开始模糊了
甚至当时和她在一起
在街上散步时偷偷牵手、公园里和她一起坐海盗船、她奶奶去世时我在电话里安慰她的那些话……都已经开始不太记得了
时间最可怕的地方
不是没法倒流
而是让你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
都能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渐渐抹去
最后不留痕迹
我其实挺希望《同桌的你》在最后的结婚现场
林更新真的能拉着周冬雨的手
带着她冲出教堂
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可电影里
林更新只是坐在教堂里幻想这一幕
看着台上自己爱过的女人对别的男人说“我愿意”
原本我觉得电影能够造梦
能让人暂时在电影院里脱离一个半小时的现实
去实现一些现实里做不到的事
可讽刺的是
在电影里
这件事都只能幻想
男主角都做不到
连虚幻的电影都不能有真正美好的结局
人生的讽刺与残酷
大抵如此
走出影院
北京毫无征兆的下起了雨
iPod里传来陈奕迅的歌
《明年今日》
我想
我还是重新许愿
或在同伴新婚的盛宴
惶惑地等待你出现;明年今日
未见你一面
谁舍得改变
离开你六十年
但愿能认得出你的子女
临别亦听得到你讲再见
在有生的瞬间能遇到你
竟花光所有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