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中国香港剧情电影《明月几时有》
于2017年上映
由许鞍华导演
何冀平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以香港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
在1940年代风云变幻的香港展开生死救援的故事
片中
历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生死大营救”事件是重要的叙事线索——彼时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克服重重困难
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数百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成功营救出战火纷飞的香港
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时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
许鞍华的电影《明月几时有》如期上映
这部以香港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
讲述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故事
在当前的背景下颇有点献礼的味道
对于熟稔抗战题材电影的观众来说
香港作为电影故事的发生地似乎一直游离在这个宏大的主旋律电影题材之外
也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
才会促使电影人选择这样的一个切入点来主动靠近这个话语体系
然而
作为一个长期处于被殖民状态的渺小的岛屿
香港人的家国情怀总是处于一种纠结状态
犹如一个被抛弃的小孩长大后回到父母身边面对家人那种爱而无措的心情
体现在电影文本中
便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将革命故事去英雄化、去浪漫化
展现在翻滚的大时代里夹杂着个人悲欢的挣扎与抉择
抛开《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个案本身
个体化的表达与群体形象的塑造两种创作倾向在主旋律电影中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去年国产电影《湄公河行动》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现主旋律电影
这种充满热血的、英雄的、浪漫化的英雄电影仍然是在以一种“超人”式的主人公的塑造方式来展现群体特征
无独有偶
去年上映的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通过讲述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的真实经历来展现美国主旋律精神的电影
两者在展现主旋律精神上无疑是共通的
同样
与《明月几时有》遥相呼应的还有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除却电影技术上的革新
李安用一场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过程中
揭露比利林恩等这群士兵战场上经历给他们留下的心理创伤和个人的挣扎
我们看到
这两部电影试图将沉没在宏大题材群像式表征之下的个人化意绪表达出来
试图以一种更加深沉、更加个人化的方式来展现主旋律精神
两种创作趋向在市场和口碑方面都有天差地别的表现
前者赢得了市场
后者赢得了口碑
那么
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最终指向的是什么?按照当前的电影创作实践来看
人性主体的表达是最终目的
如果说
《湄公河行动》、《血战钢锯岭》等电影指向的是爱国爱家形而上的精神的张扬和表达的话
那么《明月几时有》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则是指向个体化的生存境遇和个人挣扎的表现
我们看到
《明月几时有》里消解了夸张的戏剧冲突
将笔力倾注于个人日常生活的表现
方姑的抗战方式更多的是表现为散发传单、递送情报;方兰母亲为自己的饭碗而殚精竭虑;无所不能的刘黑仔却身处无力救出方姑母亲的挣扎的局里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
无论是战胜方还是战败方
战争对个体造成的伤害是一样的
而目前这种表现方式还难以得到市场和观众的认可
《明月几时有》中
方兰曾朗诵茅盾的《黄昏》片段:“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
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这像一个隐喻
在历史的大潮中
个人最终会隐没在幽寂的大海似的时代中